学术投稿

少女妊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韩丽丽;韩志安

关键词:少女妊娠, 生殖健康
摘要: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相关文献
  • 患流感妊娠妇女的围产结局

    作者:孙立;李梅;韩志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新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故促排卵成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治疗重点,同时对恢复规律月经及防治子宫内膜癌也有重要意义.新兴的减肥、胰岛素增敏剂及其他药物、手术治疗新方法的促排卵效果,以期为今后制定更合理的促排卵方案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作者:张钰娟;李奕;刘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正常月经周期在IVF超促排卵时反应差妇女的卵泡期特征提示卵巢老化

    作者:徐凤琴;张云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透明带避孕疫苗抗原的研究

    发展透明带(ZP)避孕疫苗是生育调控的理想策略,但天然ZP来源有限,且ZP免疫容易导致自身免疫反应,这都成为发展ZP避孕疫苗中的严重障碍.基因重组解决了ZP来源的问题,通过ZP糖蛋白的表位研究,正在逐步解决ZP免疫的安全性问题.归纳出ZP避孕疫苗的抗原从天然ZP糖蛋白、基因重组ZP蛋白、ZP表位肽段抗原的发展方向,而探寻以ZP的精子受体相关的B细胞表位为基础的嵌合肽抗原为成发展ZP避孕疫苗的主流.

    作者:曹佐武;王自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免疫调解制剂综合治疗尿生殖衣原体病的有效性

    作者:孙立;李梅;韩志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在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影响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因素的实验室证据

    作者:任晨春;朱楣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6~59岁妇女对全科医生咨询、HRT应用及妇女筛查项目参与情况:一项问卷调查

    作者:黄向华;王振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未治疗PCOS和正常妇女血浆苗勒抑制物与其他生殖激素间的关系

    作者:穆荣梅;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放置IUD造成子宫穿孔:是否发生率较以往报道升高?

    作者:金涛;刘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ERT在长期应用醋酸甲羟孕酮者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晨;刘晓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抑制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抑制素(inhibin,INH)是由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的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NH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理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卵泡的发育过程中INH与促性腺激素、甾体激素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鲁海鸥;张宁;阎素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少女妊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作者:韩丽丽;韩志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热休克蛋白与生殖

    热休克蛋白(HSP)为存在于所有生物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应激蛋白,与生殖过程相关的HSP主要为HSP60和HSP70.对男性生殖中的HSP、女性生殖中的HSP、体外受精中的HSP、生殖中HSP的病理学及HSP与影响生殖的妇科疾病等进行如下.

    作者:张红烨;陆金春;黄宇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卵巢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的一种生长因子,近年研究发现BDNF及其受体在卵巢中也有表达.BDNF参与颗粒细胞功能的完成和卵母细胞体外发育的调控.对于BDNF及其受体TrkB在人卵巢的表达、生物学作用、信号转导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付娟;邢福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卵巢内调节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及糖代谢紊乱疾病,以往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肾上腺和卵巢的酶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遗传因素等方面对PCOS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卵巢自身分泌的某些因子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对近几年在研究卵巢内分泌调节因子在PCOS发病中作用的进展如下.

    作者:胡静;杨菁;徐望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内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

    宫内移植造血干细胞(IUHSCT)是替代出生后骨髓移植治疗先天性血液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胎儿耐受概念和供者干细胞竞争宿主造血位点.目前,动物实验支持IUHSCT,但临床成功例数不多.通过加强干细胞生物学及移植耐受方面的研究,IUHSCT有可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东至;何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卵母细胞纺锤体观察及在辅助生殖领域应用与展望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对卵母细胞染色体的运动、分配和极体的排出非常关键.以往研究动物卵母细胞纺锤体的方法都是侵袭性的,对于人卵母细胞不能广泛应用.近来,活卵母细胞纺锤体的观察方法已基本成熟,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可以非侵袭性地观测研究卵母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态和动力学特征.在人类辅助生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亮;邢福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FSH峰做为预测排卵日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作者:宋学茹;程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植入前胚胎自分泌因子与胚胎发育

    在植入前胚胎生长发育及着床过程中,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调控,其中生长因子的作用被受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胚胎能以自分泌方式产生生长因子,促进其生长发育.其中,IGF-Ⅰ、IGF-Ⅱ、PAF和LeY寡糖与胚胎质量及妊娠潜能密切相关.对这几种与胚胎质量密切相关的因子进行了.

    作者:隋凌云;石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产前诊断45,X和45,X嵌合体: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评价的需求

    作者:杜雪;张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