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平静;李建海;刘胜军;吴云刚;李健
目的 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抗洪抢险、藏区维稳等重大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收效.结果 不同阶段实施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其方式方法应适时调整,需注重教育对象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视各阶段健康教育的要素、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军民;唐金凡;李庆;史玉蓉;王莹;张雅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西尼罗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鉴定,为快检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克隆和筛选等方法制备西尼罗病毒单抗,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FA)、ELISA方法进行特异性、效价、亚型等的鉴定.结果 获得了5株西尼罗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其中4株与所检的登革病毒1-4型、黄热病毒、乙脑病毒、布尼安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1株与乙脑病毒有交叉反应;亚型分类均为IgG2a;效价可达1:12 800以上.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5个高滴度、特异性较好的西尼罗病毒单克隆抗体.
作者:于德宪;任瑞文;张培;洪文艳;刘建伟;李曦;唐博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硫化氢检测管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为其应用于坑道内硫化氢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模拟坑道气体环境(101.3 kPa,49% RH,27℃),采用硫化氢检测管分别对低、中、高(0.06 ~0.09 mg/m3、0.14 ~0.18 mg/m3、0.29~0.39 mg/m3)3个质量浓度的硫化氢进行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评价其准确度及精密度.结果 检测管精密度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准确度的相对误差在13%以内.结论 该方法符合GB 7230-87的要求,此检测管可用于坑道内硫化氢的快速检测.
作者:王琳;于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某通信部队野外驻训卫生防病工作的做法,探索规律特点,保障参训官兵健康.方法 结合部队野外驻训卫勤保障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总结出6点做法:(1)开展外训地环境卫生及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卫生防病药品器材准备;(2)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加强营区卫生整治及消杀灭工作,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4)加强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制度的落实;(5)科学安排训练;(6)归队后对官兵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取得4点体会:(1)坚持预防为主;(2)注重卫生防病工作落实;(3)各部门通力合作;(4)做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准备.结论 通过野外驻训演习期间卫生防病工作分析,探索出比较有效的卫生防病保障经验,可供其他单位参考.
作者:吉应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根据其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将其分成PG Ⅰ和PGⅡ2个亚群.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降低是胃粘膜不同部位病变的早期客观指标之一,检测血清PG水平对诊断胃部病变及其部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80例35 ~ 60岁男性查体者进行了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现将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监测与评估野外集训部队食品安全风险,为保证部队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部队集训期间各类食品原料的现场检查、实验室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结合文献资料和Delphi专家咨询结果,确定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利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确定各类食品原料的风险水平.结果 集训期间共对肉类及水产品、豆类及制品、蔬菜水果、调料、奶类、蛋类、饮料、植物油、米面等10大类食品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监测.结果显示,风险因素阳性检出率为1% ~5%的因素共10项,检出率小于1%且大于0的因素有9项,14项因素未检出.风险矩阵评估表明,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检出、蔬菜有机磷农药超标、瓶装饮料细菌总数超标、瓶装饮料大肠菌群阳性4项属极严重风险,动物性食品运输过程达不到要求等19项属高危险度风险,动物性食品未经检验检疫等9项属中等危险度风险,米面运输车辆未专用1项属低危险度风险.结论 野外集训部队食品安全存在问题,有些风险因素属于极严重风险,值得引起重视,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作者:于瑞敏;杨会锁;王民;杜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武警某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为部队深入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立足当前形势,总结经验做法,探索发展目标.结果 总结出心理工作的5点做法:(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服务保障体系;(2)规范工作机制,组织心理工作试点;(3)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心理骨干培训;(4)严把新兵入口,扎实开展心理普查;(5)围绕中心任务,突出服务基层功能.结论 面对机遇与挑战,心理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摸索适合部队情况的新方法新手段,为促进部队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生成与提高发挥作用.
作者:宋小军;谢燕;李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了解某机关门诊部传染病疫情分布和发展动态,更有效地预防院内传染病暴发流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我们对该部2007-201 1年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就此探讨切实可行的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作者:徐洁;杜国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驻高原某部大学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驻高原某部232名大学生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部大学生官兵中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7.6%和37.1%;军龄、年龄、职别、兵源地、入伍动机均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无明显差异;通过成人自考的官兵较全日制大学生官兵的焦虑抑郁水平为高,军校毕业生与国防生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部队大学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有少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军龄、年龄、职别、兵源地、入伍动机均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应予重视.
作者:梁爱堂;衣云强;姚小军;刘宏生;王基伟;程传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处理日遗化武作业官兵作业前后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官兵作业前、作业中、干预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从准备程度来看,3次调查在“能排除干扰完成任务”一项有差异(P<0.05);从影响作业心态的相关因素来看,害怕林区作业、担心组织不力、家人态度会影响自己的心态3项有差异(P<0.05);从受测人员目前的困扰来看,“担心爆炸、泄露、出现事故等”、“蜱、蚊、蛇的袭击”以及“生活保障不力”3项有差异(P<0.05);从作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来看,“作业周期好持续一个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良好的生活保障、严密的防护措施、合理的作业周期、适时的心理干预有助于解除高危、高爆、高毒条件下作业人员的心理困扰.
作者:许志伟;张中莉;杨青;王继群;杨振中;邢安辉;贺顺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军人与地方城市男性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军人健康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湖北分别对某军队医院体系部队30~ 60岁男性干部289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的男性人群(228人)进行比较,采用Logit模型对自评健康与教育、吸烟、饮酒及居住安排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军人自评健康状况好于城市居民;军人吸烟和饮酒百分率均低于城市居民;50岁以下的军人已婚并与配偶共同生活的百分率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军人受教育程度明显好于城市居民.回归结果显示,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对自评健康的影响在这2组人群中有较大差别.对城市居民而言,不管是偶尔饮酒还是经常饮酒者,其自评健康状况均好于不饮酒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军人而言,饮酒与自评健康状况呈负相关,经常饮酒者自评健康为好的概率只占不饮酒者的22.5% (P<0.01).在城市居民中,吸烟与自评健康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军人中,吸烟与自评健康则呈正相关关系,吸烟者自评健康为好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5.32倍(P<0.01).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自评健康无显著相关;而军人的受教育程度与自评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军人自评健康为好的概率是大学以下军人的2.51倍(P<0.05).结论 军人自评健康好于城市男性居民.对军人而言,饮酒与自评健康呈负相关关系,而吸烟和受教育程度与自评健康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陈四喜;孙松梅;燕学波;王丽娟;李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团体授课、小组访谈、个别咨询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为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某部官兵1096名,以团为单位进行半年1次的团体授课,以班、排为单位进行小组心理访谈,同时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及骨干培训,于干预前和干预2年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全体官兵SCL-90除躯体化、强迫性、敌对因子外,其余各项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士官、高中和初中学历官兵、非独生子官兵的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在干预后均显著下降(P<0.05,P<0.01);义务兵、非婚官兵的SCL-90少数因子分或总分也显著下降;而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官兵、独生子官兵及已婚官兵干预前后的总分和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有些SCL-90项目测试异常(总分>160分、躯体化>2分、焦虑>2分和3分)的百分率均显著下降.结论 本研究采取的心理干预对维护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应根据不同职别、学历、是否独生子和婚姻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
作者:罗显荣;王真真;张红梅;汪粲;杨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某基层部队官兵对基本卫勤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做好基层部队官兵基本卫勤知识技能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不记名自答问卷的方法调查某基层部队官兵90人,内容包括官兵对训练伤防护、战伤自救互救和核生化武器伤防护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自我评价与需求.结果 基层官兵对训练伤防护的需求较战伤自救互救、核生化武器防护的需求高,对核生化武器伤防护掌握较差.结论 基层部队要调整基本卫勤训练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官兵需求.
作者:张少战;娄来斌;刘晓林;韩云;郑尚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某部2011年度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调查,为新兵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新兵在入伍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进行测评,比较各次测评结果,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 (1)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2011年度新兵入伍1个月时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入伍后3个月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入伍后6个月(野外训练时)强迫、偏执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2)各阶段SCL-90得分比较:入伍后3个月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入伍1个月时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入伍6个月(野外训练时)除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入伍3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入伍1个月与野外训练时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各阶段个体阳性症状的分布情况:调查对象中3次得分≥160分的4人,占0.62%;3次得分<160分的438人,占67.38%;随入伍时间延长,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下降的67人,占10.31%;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提高的108人,占16.62%;3次调查SCL-90阳性症状因子分布略有不同.结论 该部2011年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各阶段心理应激反应不同,应根据不同阶段心理应激反应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作者:孙洁;王红岩;顾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某部卫生防病工作做法,为基层部队立足现有卫生防病工作实力,充分发挥现有卫生资源,有效履行基层卫生机构职能作用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探讨总结.结果 总结出卫生防病的主要做法:(1)以“爱卫会”组织为工作平台,加强卫生防病工作的组织领导;(2)以提高卫生防病综合能力为基础,努力夯实维护战斗力支撑条件;(3)以健康教育为工作先导,努力提高官兵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4)以狠抓制度落实为工作重点,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5)以先进人物引领为宗旨,努力营造爱岗敬业工作氛围.结论 着眼现状、立足本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是较好完成卫生防病工作的基础.
作者:赵芳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军队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 结合实际,建立并运行满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结果 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总结出6点做法:(1)精心组织、周密计划,真正做好顸层设计;(2)广泛调研,借鉴经验,结合实际建立体系;(3)充分授权,加强管理,按岗按责运行体系;(4)强调资质,加强培训,切实保证人员能力;(5)完善设施,溯源设备,全面做好质量保证;(6)纠正整改,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结论 开展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应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途径,建立有效适用的文件化管理体系和确定适宜可行的能力范围.
作者:董宏彬;杨会锁;籍玉川;马涛;刘文华;刘士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某寒区部队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训练伤的分布规律及流行特点,为探讨致伤因素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对2008年我国东北地区某部658名新兵进行训练伤调查.结果 658名新兵当中,共发生训练伤102例,累计发生率为15.5%,发生高峰在训练第6周,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的构成比分别为31.4%(32/102)和68.6% (70/102).结论 寒区部队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合理的训练安排及科学施训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向楠;柯涛;王波;胡云龙;王基野;张振宇;骆文静;陈景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乙烯利在碱性水溶液中受热能够分解成乙烯的特性,建立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方法检测蔬菜中乙烯利的残留量.方法 将匀浆后的样品加入顶空样品瓶中,加入3ml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并在70℃恒温条件下水浴2h后,用顶空进样器进样,采用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的检测限为5×10-3 mg/kg;3个添加水平乙烯利的平均回收率在97.4% ~ 109.6%,相对标准偏差为3.73% ~6.18%.结论 该方法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缩短了样品的检测时间,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但由于不能区分乙烯利和乙烯,故仅适用于蔬菜中乙烯利残留量的快速排查.
作者:张伟;杨红莲;房彦军;刘焕亮;闫峻;袭著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诺如病毒基因Ⅱ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临床腹泻粪便样本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 构建质粒DNA,并转录合成RNA作为标准品,建立和优化诺如病毒基因Ⅱ型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反应体系,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并进行临床粪便样本的检测.结果 此方法低可以检出102拷贝数/μl,能特异地检出诺如病毒基因Ⅱ型,与诺如病毒基因Ⅰ型无交叉反应,与柯萨奇病毒B组、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星状病毒、甲肝病毒、埃可病毒和轮状病毒无交叉反应.针对标准品,2次批内试验的荧光信号循阈值(Ct值)变异系数(CV)分别为1.60%、0.70%,2次批间试验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40%、0.40%,均在5%以下.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基因Ⅱ型的方法,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该病毒的快速检测.
作者:夏体娇;金敏;陈照立;王景峰;谌志强;邱志刚;李君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膳食补充剂对雷达兵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为其应用于部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北方2个雷达站官兵共60人,分为2组,统一食谱进餐,同时分别服用膳食补充剂和安慰剂,连续90d.服用前、服用45d和90d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视黄醇、核黄素、抗坏血酸、硒和暗适应能力.结果 服用膳食补充剂45 d、90d,血清视黄醇分别为(506.84±82.86)和(491.85±60.28)μg/L,明显高于服用前[(396.45±97.56) μg/L,P<0.05];与服用前比较,血清核黄素、抗坏血酸、硒水平也均显著升高(P<0.01).暗适应能力在服用90d时为(15.6±4.3)s,明显短于服用前[(21.8±7.4)s,P<0.01];服用安慰剂45 d和90 d与服用前比较,血清视黄醇、核黄素、抗坏血酸也显著升高(P<0.05,P<0.01),但是升高幅度显著低于相应膳食补充剂组(P<0.05,P<0.01).结论 膳食补充剂可以提高雷达兵血清相关营养素水平,改善暗适应能力.
作者:杨昌林;罗丽华;王若永;张清俊;杜鹏;穆慧玲;辛益妹;邓昌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