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2~2001年部队肺结核发病特点和趋势分析

孙海龙;范国英;刘玮;冯丹;张习坦;韩光红;曹务春

关键词:肺结核, 疾病监测, 部队,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分析近10年来部队肺结核发病特点和报告情况,为部队肺结核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肺结核的诊断按国家统一标准.数据资料来源于全军疾病监测中心的疫情报告数据库.用军队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及EpiInfo、SPSS、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季节指数以分析时间发病趋势.结果1992~2001年全军共报告肺结核14 331例,10年期间均居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1996年以前,肺结核发病数逐年升高,1996年以后,逐年降低;所有病例中,男性占92.31%,干部占25.64%,战士占66.07%,发病年龄以19~25岁居多;发病时间以5~10月份较高;28.13%的病例发病1月后才就诊,近30%的病例报告延迟超过5 d.结论近10年部队肺结核发病仍较严重,发病特点与部队人群构成有关,部队肺结核存在就诊延迟和报告不及时的问题,建议在病例的发现、报告、治疗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部队肺结核的蔓延.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湿热环境下部队野外驻训情况调查

    为了解湿热气候的环境因素对野外驻训官兵健康的影响,我们于2002年7~12月,随海军某陆战部队赴海南训练期间进行了有关调查.

    作者:张九海;邹声听;冷朝阳;回方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训练强度士兵的应激适应能力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士兵的应激适应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应激适应能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同一地区甲、乙两支训练强度不同的部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队训练强度、体能及应激反应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甲部队士兵动态心率平均值以及大摄氧量均明显高于乙部队士兵(P<0.05),说明甲部队的体能训练强度和士兵体能状况优于乙部队,甲部队在同一应激过程中的收缩压、大心率[(13.6±1.2)kPa,(89.3±12.4)b·min-1]均明显低于乙部队的[(15.0±1.70)kPa,(95.2±15.9)b·min-1,P<0.01];而视觉反应时间和记忆字长[(1393.9±336.2)ms,(8.2±1.1)位]则明显高于乙部队[(1284.2±372.2)ms,(7.9±1.1)位,P<0.05].结论体能较好的甲部队在面对同一应激源时,应激反应水平较低,表现出了较强的应激适应能力;而体能较差的乙部队情况则相反.提示,适当的提高训练强度,有利于战士应激适应能力的提高.

    作者:王新兴;钱令嘉;冷雪;杨发青;吴淑庆;胥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起腺病毒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某军校一起腺病毒疫情暴发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确定疫情性质和病原学.结果在8 d内发生126例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人.血清腺病毒特异性IgM测定68例病人阳性率为76.5%,100名无症状者阳性率为37.0%,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7名病人咽拭子脱落上皮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腺病毒抗原,有3例阳性;以1例病人咽拭子标本腺病毒PCR产物测序,发现此株病毒是腺病毒5型.病人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结论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起由腺病毒5型感染引起的暴发,传播途径可能是气溶胶导致的呼吸道传播.

    作者:刘雪林;宋宏彬;张伶;李泉根;李新军;翟庭身;庄英杰;刘京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目的围绕巩固和提高卫生防疫综合保障能力这一根本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推进卫生防疫机构全面建设.方法依据<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结合新疆地区特定条件下卫生防疫保障的特点和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归纳出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的4点基本做法和经验:(1)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整建达标的切入点.(2)立足现实,更新装备,把基本建设作为整建达标的突破口.(3)面向部队,立足本职,把质量建设作为整建达标的根本目标.(4)强化战备意识,加强平战训练,把快速反应能力作为整建达标的重要内容.结论这些做法使卫生防疫机构业务建设稳步发展,卫生防病工作扎实有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作者:吕方成;徐海山;王天祥;党荣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种生物制剂对芥子气眼角膜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3种促进上皮再生的生物制剂对兔眼角膜芥子气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2只兔左眼角膜以芥子气染毒后,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用氯霉素眼液(对照)、bFGF、EGF及FN处理,分别于染毒后2、8、16、24、36、48和72 h对角膜荧光素着色区拍照,计算其上皮愈合速率和上皮破损率.结果bFGF、EGF和FN治疗组的角膜上皮愈合速率(3 d)分别为(1.276±0.152)、(1.294±0.158)和(1.373±0.177)mm2·h-1,与对照组的(1.094±0.154)mm2·h-1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个组的角膜上皮破损率(27d)分别为51.9%、54.2%和52.8%,与对照组的(73.6%)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bFGF、EGF和FN 3种生物制剂可促进芥子气眼损伤的角膜上皮修复.

    作者:蔡季平;赵杰;胡维国;朱明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运用心理测量指标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

    目的探讨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的简易、可靠方法.方法对参加海上实习的90名学员进行心理问卷测量,经单因素分析,选出13个变量引入判别分析,得出分类判别函数,对样品进行回顾性回代,观察预测效果.结果对实际发生晕船与用分类判别函数进行预测晕船的结果列配对为:实际发生晕船且预测发生晕船者为29人,实际未发生晕船而预测发生晕船者为12人,实际发生晕船而预测不发生晕船者7人,实际未发生晕船且预测不发生晕船者42人,该方法预测符合率为78.88%,灵敏度为80.56%,效果较为理想.结论:运用心理测量指标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不失为一种简易、可靠的筛检方法.

    作者:杨月珍;王尔贵;沈兴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地下医院真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地下医院真菌污染状况及来源.方法用常规方法对某地下医院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真菌计数及菌株鉴定.结果主通道空气中真菌数低,平均为11 550 cfu·m-3;综合病区盲端空气中真菌数高,平均为67204 cfu·m-3.油漆全部脱落木床架及床垫表面真菌数分别为41 720cfu·m-2及133 600 cfu·m-2.结论某地下医院环境真菌污染源主要是木床架及复合物制备的床垫.用1.5%稳定性过氧化氢溶液对物体表面喷雾消毒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作者:郑世英;张永良;郑铁钢;李达;阮仕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沉着应对科学防控严防禽流感疫情传入部队

    目的总结禽流感防治的做法,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方法回顾1个多月防治禽流感工作中组织指挥,宣传教育,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总结出防治工作的3点具体做法:(1)及时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强有力的组织指挥;(2)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官兵防控能力;(3)采取果断措施,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由于采取这些措施,全区部队未发生禽流感疫情.结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体系,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战区疫情报告网络体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者:江建荣;李健;赵冲;余永昌;刘诚;向前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军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军事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军队预防医学人才能否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在分析军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该校的实践,提出了军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主要包括4个方面:(1)优化课程整体结构;(2)拓宽专业口径;(3)强化素质和能力训练;(4)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王冬;陈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征兵体检与新兵复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目的摸清新兵体格质量和疾病发生情况,探索杜绝身体不合格兵员发生的有效办法.方法调阅1998~2002年预征对象体检和济南军区新兵体格复查资料,并通过与各级兵役机关、卫生行政部门和连队官兵、接兵干部座谈,全面掌握情况,统计疾病分类.结果5年中,鲁、豫两省在预征对象体检中,淘汰率约为三分之一;济南军区新兵体格复查检出不合格新兵约占总数的0.8%.检出的疾病构成比为:外科22%、眼科21%、内科39%、精神病科10%、其他8%.针对征兵体检和新兵复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5点建议:(1)加强征兵体检队伍建设;(2)增加征兵体检检测项目;(3)界定征接医疗责任关系;(4)统一兵员体检复查手段;(5)加大体检监督检查力度.结论根据调查分析所提出的建议对搞好征兵体检和新兵复检,杜绝身体不合格兵员进入部队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郑天兰;高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目的观察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高脂饲料+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实验4周后,取血清和肝匀浆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的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都发生了改变,其中血清和肝脏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分别升高53.0%和69.3%(P<0.05),含硫氨基酸的蛋氨酸、半胱氨酸水平则下降超过60.0%(P<0.05),必需氨基酸下降也很明显,尤其精氨酸下降分别为66.4%和87.7%(P<0.05),合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氨基酸下降>18%(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一些游离氨基酸的改变可能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景玉;郭俊生;余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驻京部队23个营区二次供水卫生现状评价

    为了解驻京部队营区二次供水卫生现状,我们于2001~2003年对驻京的23个二次供水单位进行了调查检测.现将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杰;高淑萍;郑金福;南新中;谭红卫;刘丽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训对官兵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训对官兵血浆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水平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浓度,用常规方法检测血压、心率,分别在海训前、初次和末次海训时、海训结束后对某部300名官兵检测上述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海训前、初次、末次海训时及3个月海训结束后官兵的血浆CGRP浓度分别为(42.9±9.2)、(47.9±6.8)、(48.9±7.1)和(42.2±6.2)ng·L-1,表明训练时明显增加(P<0.01),训练结束后恢复正常;末次训练时收缩压为(19.2±1.5)kPa、舒张压为(11.9±0.9)kPa、心率为(127.0±8.4)b·min-1较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显著升高(P<0.01),但与初次训练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海训时指战员血浆CGRP值与血压、心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海训时官兵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变化,可能与血浆降钙素相关基因肽水平有关.

    作者:徐峰;毕向军;王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生血胶囊对小鼠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生血胶囊对小鼠抗疲劳效果及其可能机制,为深入研究其作用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成年雄性小白鼠,每日服用生血胶囊(2 g·kg-1)并进行游泳训练,连续4周,检测耐缺氧时间和力竭游泳时间,以及力竭游泳运动后小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血尿素氮(BUN)浓度、血红蛋白(Hb)浓度与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结果游泳训练后生血胶囊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315.33±38.50)min]和耐缺氧时间[(22.44±5.23)min]明显高于训练对照组[(201.46±32.23)min,(17.22士5.03)min,P<0.01,P<0.05],力竭游泳后血液中Hb浓度和肾组织SOD、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高于训练对照组(P<0.01),而血液LDH活性、BUN浓度和肾组织MDA含量则明显低于训练对照组(P<0.01).结论生血胶囊有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生血胶囊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减少自由基,以及保护肾组织有关.

    作者:王彩云;涂宏海;汤爱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某部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质量调查

    部队医院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承担着每年新兵入伍、手术及需要输血患者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由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特有的严肃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要求有严格的管理,因此,定期进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对于促进军队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2003年1月,我们对某部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了考评,结果如下.

    作者:靳晓红;顾薇;苗青;刘元东;苗仲水;徐建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军队卫生防疫人员素质分析

    目的对我军卫生防疫人员学历构成、专业对口情况及从事预防医学工作年限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增强我军卫生防疫队伍整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以参加全军1~5期卫生防疫所长培训班学员所在的防疫机构为抽样主体,整群抽样与多层抽样相结合,抽取74个防疫机构中的315名军队卫生防疫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1)防疫人员学历构成:一、二、三级防疫机构中本科学历人员分别占78%、28%、21%,大专学历人员分别占22%、54%、46%,二、三级防疫机构中防疫人员的学历构成低于<军队卫生防疫机构工作规定>要求.(2)专业对口情况:预防医学专业毕业人员在一级防疫机构中所占比例为44%,而二、三级防疫机构中所占比例较低,仅为27%和15%.(3)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从事防疫工作时间<5年、5~10年、11~15年、16~20年、20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1.1%、21.6%、12.1%、9.5%和5.7%.结论我军卫生防疫人员的素质现状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大对防疫人员的培训力度.

    作者:贾海英;汤浩;王守广;曹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电磁辐射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多种神经递质、调质以及受体间相互协调作用直接或间接参加学习记忆过程.现就有关电磁辐射对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红;王德文;彭瑞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驻深某部官兵对SARS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为预防SARS、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在SARS流行期间随机抽取驻深圳某部队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关于SAR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资料.结果在收回的1 256份有效问卷中,对SARS主要症状、传染性、传播途径及可以被治愈等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均在90.0%以上,SARS知识主要来源于媒体,由电视获得者占97.1%;69.0%的人表示不害怕SARS;对疫情表示非常关心者占54.2%,关心者占41.2%,有点关心者占4.1%,而不关心者仅占0.5%;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类似SARS症状时,98.2%的人愿意就诊;认为SARS对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或无影响者分别占46.6%和27.6%;对主要预防措施的实践率在80.0%以上;对政府控制SARS措施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占95.6%;对医护人员表示非常敬佩者占78.8%,敬佩者占18.1%;认可我市疫情真实性者占88.2%;认为现阶段卫生部门应该尽快找出病因(75.1%)、加强宣传(66.3%)和全力救治病人(66.0%).结论驻深官兵绝大多数对SARS有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并能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在对SARS的宣传教育上,媒体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政府在这次SARS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和医护人员的表现得到了大多数官兵的认同.

    作者:潘建军;张顺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防某部坑道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价

    为了解驻海防部队坑道水源卫生状况,指导部队搞好水源的卫生防护,为部队应急用水做准备,我们于2002年4月~2003年5月,对海防某部37个坑道的水源水质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海云;王伟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22例直升机飞行员精神健康测评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陆航直升机飞行员精神健康状况和特点,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直升机飞行员心理选拔和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康奈尔健康量表(CMI)对122名现役直升机飞行员进行测试并与飞行学员组及普通士兵组比较.结果陆航直升机飞行员CMI总分高于飞行学员组(P<0.05),低于普通士兵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MI总分高于精神筛查标准分者占4.1%,与飞行学员组(2.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普通士兵组(14.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R部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1因子为不适应,第2因子为情绪不稳定.结论部分陆航直升机飞行员存在不适应和情绪不稳定精神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赛晓勇;张建国;闫永平;徐德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