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波;张秀和;张连仲;林柏松;赵洪序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又称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病因不同,以侧卧位腰穿压力低于0.69 kPa为特征,并且已除外脑脊液外漏、中毒、内分泌障碍,低张性脱水、低血压及腰穿等情况,具有特征性头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预后良好.系由Schaltenbranol于1938年首先报道,临床中少见,极易误诊为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及脑供血不足等疾病[1].本文作者总结及探讨了自1983~1997年期间收治的2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病人的诊治体会.
作者:陈加俊;陈薇;邬英全;方乐;张淑华;霍鹏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淋巴瘤细胞核定量在诊断分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对22例经免疫组化标记后的骨恶性淋巴瘤细胞核进行检测.结果:各亚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不能完全依据细胞核体积划分恶性程度.
作者:杨华;卢振霞;崔亚南;赵连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喉癌(CA)和不典型增生(DS)的核仁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gNORs染色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9例CA和34例DS核仁的生物学改变.结果: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颗粒计数(GC)和颗粒面积(GS)及P53蛋白表达率也增高.结论:AgNORs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AgNORs染色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做为早期定性诊断的指标.
作者:王银萍;郭晓峰;王万德;杜宝东;林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本文作者对15年来我院收治的4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
作者:何敏;张桂华;段德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洛沙坦(Losartan)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选择性和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Ⅱ亚型受体发挥降压效应.已有研究表明,洛沙坦对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明显少于转换酶抑制剂.但其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报道尚少.本文重点观察洛沙坦对并发有心肌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孙旗;赵炜;冯辉;贺威琼;王津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7岁,农民.鼻阻、左侧偏头痛2周,加重4 d.半月前因患感冒、全身发热不适,体温持续在38℃左右,无恶心呕吐,左侧阵发性偏头痛,服用去痛片后疼痛可以缓解.曾分别行头颅CT和克瓦氏位鼻窦片检查,在卫生院诊断为:左急性上颌窦炎.行左上颌窦穿刺冲洗,有少量脓液流出,静点用药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
作者:曲生强;曹军;于增杰;王丽;滕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方法: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种植在培养板中,观察其生长情况,且用间接酶免法及电镜下进行内皮细胞鉴定.结果:种植在培养板中的内皮细胞4 h开始贴壁生长,48~72 h生长快,7~10 d呈多角形.内皮细胞胞浆中有VWF相关抗原和电镜下可见胞浆中有W-P小体,可确定培养的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用胰酶灌注脐静脉消化内皮细胞是获得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好方法,获得细胞数量多、成活率高.
作者:王立岩;佟晓红;宫桂兰;朱凤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88年1月~1997年12月,对71例小儿急性脓胸采用病灶清除和纤维板剥脱术,使肺膨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旭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观察低剂量全身照射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右后肢肌肉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10 d后给予75 mGy X射线全身照射,在照射后18 h处死小鼠并采用3H-TdR掺入法或释放法测定荷瘤小鼠的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力、脾细胞对ConA和LPS的反应性、脾脏内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细胞毒效应.结果:75 m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荷瘤小鼠的上述免疫学参数明显高于假照射荷瘤小鼠(P<0.01).结论:低剂量辐射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可能在癌症防治中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乏力、食欲不振、恶心1周,目黄2 d而于1995年7月27日入院.入院查体:T36.5℃,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张凯宇;吕美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氯化钐(SmCl3)、氯化镨(PrCl3)对地塞米松(DX)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小鼠连续肌注DX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后,腹腔注射0.05 mg/kg,0.5 mg/kg SmCl3和PrCl3,连续7 d,采用定量细胞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吞噬实验方法观察PM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结果:两种剂量SmCl3和PrCl3对DX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PM,可使酸性磷酸酶(ACP)、α-醋酸萘酚酯酶(ANAE)含量和刀豆蛋白A受体(ConAR)数目明显增多.电镜下,PM胞质内溶酶体增多,表面皱褶及微绒毛增多.吞噬中性红染料的能力增强.结论:SmCl3和PrCl3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PM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作者:崔丽;李颖;黄可欣;聂毓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病例1] 男性,24岁,工人.右耳外伤4 d,1998年11月7日入院.
作者:曲生强;曹军;于增杰;滕明明;王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硬膜外阻滞后血压下降是其对循环系统影响的常见表现.尤其对体质差、低血容量和高龄病人,为防治硬膜外阻滞引起的低血压,临床上除采用快速补液外,升压药常首选麻黄碱,但麻黄碱肌注具有吸收不确切和起效慢等缺点,而静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且持续时间有限.本研究在硬膜外腔注入的局麻药中加入新斯的明3 mg,观察用药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旨在探索其对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作者:段立波;金善爱;刘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及对细胞内外蛋白质交换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方法.结果:75 mGy X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 h,细胞浆出现5个新蛋白点、4个增强蛋白点及3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浆中的5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照射后细胞外液出现1个新蛋白点、1个增强蛋白点及1个减弱蛋白点.正常细胞外液中的3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正常细胞浆中的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分别减弱和消失,而在细胞外液中出现和增强.正常细胞外液中的2个蛋白点在照射后消失,而出现在细胞浆中.结论: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蛋白质表达变化,并促进细胞内外大分子物质的交换.
作者:陈沙力;孟庆勇;刘树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男性,68岁.右乳腺无痛性包块9个月,用气功治疗2个月,包块继续增大,乳头间断溢出少量淡黄色液体偶伴血丝.查体:右腋窝可触及2个黄豆大之淋巴结,活动度好,质中等无压痛,对侧腋下及双侧锁骨下未触及肿大之淋巴结.
作者:赵晓敏;蔡红岩;孙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硒对饲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饲料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方法:GSH-Px采用DTNB法,LPO采用碘量法测定.结果: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50 g/kg)饲料喂养大鼠30 d,血中GSH-Px活性明显降低,同时伴有LPO含量升高.补硒后上述变化均有明显纠正.结论:PUFAs长期负荷能够降低动物体内抗氧化能力,硒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胡秀丽;荣会;姜熙罗;安汝国;朴松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门诊1994~1998年3月以氯丙咪嗪治疗早泄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安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据报道,命名性失语患者临床表现以命名障碍为主要症状,自发谈话为流利型,复述、听理解、阅读和书写障碍均较轻,而纯失读者自发性语言和听理解基本正常.我们观察一病例却表现为命名性失语及纯失读两种综合征的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全仁子;全顺子;张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性,继而引起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的一种常见的进行性风湿性疾病.既往认为,骨关节炎与遗传、肥胖、创伤、内分泌和酶的异常关系密切,而少有关于OA病人免疫学改变的报道.近几年的研究表明,OA病人在免疫细胞、免疫介质等诸方面存在异常,简述如下.
作者:毕黎琦;赵世光;周广宇;宋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是维持体内平衡的重要方式,使得细胞数目得以控制.如果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失去平衡,则会伴随疾病的发生,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细胞增生性疾病及艾滋病、神经变质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和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细胞过量死亡性疾病.以往人们过多关注细胞的增殖,对细胞分裂的正调节因子及抑制因子对细胞分裂的调控机理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进展.现在发现细胞死亡的调节同细胞分裂一样复杂,对维持体内平衡,使生物体健康存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纯章;高申;高秋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