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王巧琳;段春燕;付艳丽;林燕

关键词:蒿芩清胆汤, 化疗, 胆囊癌, T细胞亚群
摘要:目的 探讨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晚期胆囊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并采用卡氏评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为(79.5±1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9.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及CD14+等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蒿芩清胆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刘德玉从虚、瘀论治膝骨性关节炎

    刘德玉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是肝肾亏虚与瘀血痹阻并存,虚致瘀,瘀又加重虚,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其发病的根本,瘀血阻痹为其发病的关键.肝肾亏虚,肾精虚弱,无力化肝血,致使血不荣筋骨;气血不足,运行不畅,致使瘀血阻滞;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致使关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而发病.治疗当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也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学术思想和其三位一体的诊疗思想.

    作者:程飞;袁普卫;刘德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

    目的 观察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取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桑芩汤口服,对照组以抗感染头孢替安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85.72%,对照组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在WBC、N%、L%、CRP、IL-6、TNF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朱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对116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66 ~121分,平均(80.96±9.46)分,其中23例属低水平疾病不确定感,90例属中水平疾病不确定感,3例属高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按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不明确性(33.87±4.85)分,复杂性(18.21±3.03)分,信息缺乏(17.47±2.93)分,不可预测性(11.41±2.46)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户口所在地、医疗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t 3.938,95% CI(2.549,7.708)]是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116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75.9%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20.7%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低水平,3.4%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高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主要受病程影响,病程越长,疾病不确定感越高.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支持,给予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周海婷;隋东明;丰小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龚学忠辨证治疗蛋白尿经验

    龚学忠主任医师认为,蛋白尿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以肾虚为多,兼见脾虚,同时湿热、瘀血、风邪为标.治疗蛋白尿以补肾健脾为主,兼以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祛风通络、扶正祛邪、标本同治,运用自拟参羽方(党参、黄芪、鬼箭羽、金樱子等)辨证施治,补肾固精、健脾利湿.

    作者:叶紫;龚学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对策,为民政部门提供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9月入住长春中医药大学老年病科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8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SCL-90评分结果显示,长期卧床病人照料者的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心理状况欠佳,部分照料者存在焦虑、抑郁,各级政府应关注卧床病人长期照料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张明明;曹阳;李婷;董雪;韩旭;孙佩瑶;阎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芪双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精芪双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精芪双参胶囊的开发和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 采用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后再灌注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通过小鼠常压下密闭于250 mL的广口瓶内,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用体内血栓电刺激法观察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精芪双参胶囊可明显抑制心脏指数及心电图ST段的位移变化(P<0.05),明显抑制心肌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纤维间质中红细胞沉积及炎细胞浸润,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CK、AST、LDH、MDA含量的释放,并提高SOD活力变化(P<0.05),促进血浆中PGI2释放并抑制TXA2的释放,同时升高PGI2/TXA2比值(P<0.05);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5);明显抑制成栓100%的时间和血栓长度增加(P<0.05).结论 精芪双参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缺血缺氧,对心肌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栓塞.

    作者:许艳茹;白冰;于艳辉;徐建;唐晓桐;石菊;周俊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易水学派医家运用六味地黄丸经验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钱乙所创,专治小儿五迟五软之症.因其适用范围窄,受众单一,并未得到当世人的重视.直至易水学派的医家们给予六味地黄丸极高的肯定,并扩大了六味地黄丸的适用群体和施治范围,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之祖方.现代人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并非所有的肾阴虚证都适合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且六味地黄丸的临床作用远不止于此.

    作者:王泷;孙钰;郭彦麟;张保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清代温病类医书序跋内容探析

    清代温病类医书著述丰富,使得题写序跋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序跋是医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书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医药内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往往可以通过序跋来窥斑知豹.随着清代温病医书的医学价值被不断挖掘,其序文也应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清代温病医书序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主要记载了作者生平师承、学术源流以及学科发展脉络和刊刻流传情况.了解清代温病医书序跋内容,对于解读温病医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清代温病类医书序跋内容为切入点,探寻温病医书序跋中反映出的清代温病理论的发展轨迹,为清代温病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赵婧;邢永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中老年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目的 观察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对2017年1月-10月期间在我院血透中心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患者23例采用生脉饮联合西洋参、红参等参类治疗.结果 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可升高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减少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生脉饮联合参类治疗能有效的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江巧梨;许帅;邹洪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治糜康栓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治糜康栓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期更全面地控制治糜康栓的质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7 : 93,磷酸二氢钾1.7 g加500 mL纯水溶解,用磷酸调节pH = 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 mL/min,分别对市售治糜康栓与实验室自制治糜康栓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总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市售治糜康栓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总含量约为1.52 mg/粒,实验室自制治糜康栓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总含量约为2.53 mg/粒.结论 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适用于治糜康栓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澎;宋凤媛;钱圳;董坤园;许天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评价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9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法掌握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评价临床症状的JOA表提示患者的疼痛及步行能力、疼痛上下楼梯能力、屈度角度恢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肿胀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能力Lysholm表提示其中跛行、交锁、疼痛、稳定性、爬楼梯、下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撑、肿胀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AIMS2-SF表提示患者躯体、症状、社会、影响、工作5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掌握度94.6%.结论 本项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掌握、疗效显著,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骨关节炎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方式和方法.

    作者:田雪秋;牟开今;张莲;殷立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葛根、牡蛎治疗高脂血症研究

    高脂血症(HLP)是目前中老年群体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一种病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而直接对人体造成全身性损害.研究发现,葛根与牡蛎两种中药具有较突出的降血糖血脂作用,在预防血脂升高或降血脂方面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作用温和,适用于长期服药.针对HLP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对AS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作者:治丁铭;孙聪;韩冬;马彦;隋殿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对气虚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饥饿和力竭游泳的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边造模边给药,各组给药干预60 d后,采用半自动血流仪测定大鼠血液及血浆黏度,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4项相关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PT显著升高(P<0.01),APTT以及Fbg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豆+自拟方药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200 s-1和50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显著降低PT时间(P<0.01),升高Fbg含量(P<0.05).结论 食品纳豆不能显著改善大鼠气虚血瘀模型,但有改善的趋势,且纳豆+甘麦大枣加味汤可显著改善大鼠血黏度和凝血功能,具有很好的补气益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李雅君;程嘉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冰黄散外敷护理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探究中药冰黄散外敷护理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4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外敷进行护理.2组均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下肢疼痛VAS积分变化,并且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疼痛、肿胀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71.79%(P<0.05).结论 中药冰黄散外敷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缓解患肢肿胀.

    作者:张楠;张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刘敬霞运用益气通络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刘敬霞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病因错综复杂,是多因素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与肾、脾、肝关系密切.痰瘀互结闭阻脉络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临证上,衷中参西,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审证求因,治以益气通络为大法,自拟芪蛭五藤饮为基础方,随证灵活加减.

    作者:王明科;刘敬霞;虎喜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钙磷及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钙、磷及肾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衰方加减治疗,2组共持续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肘静脉血,测定肾功能、肾纤维化及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同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cr、BUN、Cys C较低,Ccr较高,治疗后血钙、血磷、PTH水平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有效率69.23%低于治疗组有效率84.62%(P<0.05).结论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湿浊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能够调节血清钙、磷水平,延缓肾纤维化.

    作者:修静;马晓燕;远方;赵万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康复技术与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40例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20例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方案,对照组20例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常规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每周治疗6次,连续3周,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四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三项量表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以及疗程结束3月后随访当日予以评定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四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以及治疗后3月回访中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方面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四肢运动功能等症状,效果显著,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姜天鑫;吴伟伟;李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炎动物模型研究

    以近年来关于肺炎动物造模方法的文献为依据,整理出由肺炎克莱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绿脓杆菌导致的典型肺炎,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和病毒导致的非典型肺炎和其他类三大方面9种造模方式,总结大、小鼠和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的造模方法、基本的检查及模型评价等,指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肺炎发病率高,成模周期短,成本低,成模指标明确.小剂量、反复式鼻腔吸入接种更适用于小鼠造模,损伤小,死亡率低,操作简单.以期为肺炎新药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王彤;苏鑫;艾新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99例LN患者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N病理类型以Ⅳ+Ⅴ型为常见,占38.10%,其次为Ⅳ型26.30%,Ⅴ型为16.20%,Ⅱ型少,占3.03%;临床肾损害主要以肾病综合征型(51.52%)、肾炎综合征型(36.36%)为主.常见的肾外临床表现为血液系统损伤(80.81%),其次为浆膜炎(56.57%),而神经系统损伤少见(5例).Ⅳ+Ⅴ型血肌酐高,Ⅲ+Ⅴ型24 h尿蛋白定量高,Ⅳ型血红蛋白低,Ⅱ型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比其他各病理类型低(P<0.05).SLEDAI评分Ⅳ型高,Ⅱ型低,且Ⅳ型、Ⅳ+Ⅴ型评分明显高于Ⅱ型(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肾活检术对于判断肾脏病变程度、活动性,指导进一步诊治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之桢;聂萍;郑旭州;白雪;高竹梅;董长青;吴淋淋;李丽;罗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究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法进行干预.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91.42%,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使用益气养阴通络法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本病后LDL 、Hcy、 CRP等血清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通络法能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症状,降低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南明花;焦晓民;李爽;于游;吕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