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曾庆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银杏达莫注射液, 膝关节置换术后
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12 h口服利伐沙班片,观察组则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测量下肢周径,监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11.9%,较对照组同一时间的发生率21.4%、40.5%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与对照组相比缩小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微循环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其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为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小下肢周径,改善血液微循环,抗炎作用突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病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足病患者应用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联合护理干预,连续护理3周,观察2组临床症状、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1.6%优于对照组的57.9% (P <0.05);2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活血中药足浴能提高药物吸收率,有效作用于病位,疗效优于单纯护理组.

    作者:王丽颖;高天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屏哮饮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屏哮饮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表法将7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屏哮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用药前后总有效率,哮喘发作次数,每次哮喘发作病程天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和临床表现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天数明显缩短、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缓解期临床表现好转.结论 屏哮饮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缩短哮喘发作病程,增强患儿呼吸道免疫力.

    作者:白凌军;李伟洪;边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引经药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吴大龙;赵德喜;赵婧彤;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纪青山教授针刺治疗顽固性咳嗽

    纪青山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以减少顽固性咳嗽的发病率,注重预后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运用中医整体辨证的思想,从三焦方面考虑,疏上焦,重肺气,温中焦,补脾胃,调下焦,滋肾水,治疗时取穴简便、手法独特、辨证精准,使其在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疗效.

    作者:郑旭;刘春;陈春海;张楚;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目的 建立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DBS-C18分析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70∶30),流速1.2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维生素B1在浓度1.0 ~ 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294 400.5 X-65 837.9,r=0.997 9),方法回收率为88% ~92%,重现性在RSD =0.8%~1.24% (n =5).结论 本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酵母菌细胞内维生素B1含量.

    作者:尹鹏;于倩;李忻;孙岩;陈雪;王恩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热敏灸对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探讨热敏灸疗法在儿童PNS中的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将80例PN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PNS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IgG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gG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有增高,CD8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增高,P<0.01;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间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常规方案加用热敏灸疗法,能够显著改善PNS患儿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作者:刘明晖;谢湘春;王璞;赵树华;方美善;王长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叶柏教授治疗克罗恩病经验

    叶柏教授认为,克罗恩病应从“脾虚湿热瘀毒”论治,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标实有湿、热、瘀、毒不同,提出健脾扶正、益气温中以治其本,化湿清热、活血解毒以治其标,早期以标实证为主,清化活血解毒,还需顾护胃气;后期本虚为主时补益脾胃,佐以清化活血解毒;标本并重时则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施.并注意生活调摄、慎防外邪,以及汲取外科经验,内外兼顾.

    作者:崔成成;叶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医院信息环境的药物临床试验系统实施与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环境下运行与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针对临床试验过程中HIS、LIS与PACS系统、门诊、医嘱、化验室检验、医技科室检查工作流程与临床试验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构建,并介绍系统运行状况.结果 通过临床试验系统的构建及与医院各个系统的对接,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全流程信息的控制,使临床试验的各个过程更加顺畅,做到了及时入组,实时信息更新,使研究者能够在实验室检验、电诊与放射线检查得到结果第一时间对受试者进行医学判断,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并使得机构办公室能够对试验的全部流程信息进行清晰的掌控.结论 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使试验项目管理更加准确、规范,并能够对试验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质量控制,能系统的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能力与办公效率.

    作者:常天瀛;杨海淼;崔英子;冷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12 h口服利伐沙班片,观察组则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测量下肢周径,监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11.9%,较对照组同一时间的发生率21.4%、40.5%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与对照组相比缩小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微循环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其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更为突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小下肢周径,改善血液微循环,抗炎作用突出.

    作者:曾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与传统针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和传统小针刀术在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为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小针刀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2组经过治疗后,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功能和疼痛改善程度(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良率83.9%,对照组优良率6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段层套管丹参肠线栓针刀微创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时间窗长,疗效肯定.

    作者:毕春阳;王志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标实为痰、瘀、热、毒,痰、热、毒均在虚和瘀基础上形成.正虚和邪实可以相互影响,并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的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优势,可外感与内伤并重,扶正与祛邪并调.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的病机观点论治肺间质纤维化,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英;管梦月;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耳穴压豆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每晚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压豆法治疗,均治疗4周,进行效果评价.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测定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变化,VAS疼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后头痛评估.结果 2组ACA、M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改善脑血管血流速度,缓解偏头痛症状.

    作者:侯宝山;李国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银耳多糖肠溶微粒

    目的 考察并优化流化床包衣法制备银耳多糖肠溶微粒(ETPP)工艺条件.方法 以Eudragit L30-D55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滑石粉为抗黏剂,同时考察包衣后微粒的累计释放度,制备直径小于190 μm肠溶微粒.结果 载药量为40.62%,包封率为79.29%,酸中累计释放度小于10%,碱液中累计释放度大于75%,制备的微粒其平均粒径在115~190um之间,圆整度、堆密度、总收率均较理想.结论 应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ETPP,其工艺简便,稳定可行,适合小鼠药物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的需要和大工业生产.

    作者:李红月;肖旭朗;王海洋;张洪贺;徐多多;王明星;高其品;高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疏肝泻火镇静安神推拿法治疗失眠肝郁化火型

    目的 观察疏肝泻火镇静安神推拿法治疗失眠(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两个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对100例失眠(肝郁化火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疏肝泻火镇静安神推拿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的推拿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2组比较,P<0.05.结论 疏肝泻火镇静安神推拿法治疗失眠(肝郁化火型),能疏肝泻火,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吕明;王乙;吕艳明;王义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论《伤寒论》临床

    金东明教授在中医经典《伤寒论》博、硕、本教学、临床与经验研究中,对如何做好《伤寒论》临床从:目的意义、方法步骤、佳设计、注意事项四大方面首次从中医药高校教学角度、各专业特点、博硕本三级进行了系统探讨;并首次对青年教师如何做好《伤寒论》研究,分别从临床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角度以及从提高教学水平与个人素质角度进行了系统探讨.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研究报道.

    作者:金东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

    分析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特征,发现饮食治疗对超重/肥胖PCOS患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饮食疗法对PCOS患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生殖功能、代谢水平、心理因素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治疗超重/肥胖PCOS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外国学者主要采用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类、低升糖指数等膳食模式,改善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情况,进而控制内分泌紊乱状态提高促进生殖功能.在PCOS临床治疗中尤其是超重/肥胖PCOS应重视长期、规范的饮食干预.

    作者:高金金;侯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慕课思潮下的《针灸治疗学》教学改革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前的后一门专业课,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慕课思潮的影响下,整合教学结构、精简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将模拟教学、PBL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将经典歌赋、医学英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作者:董国娟;王朝辉;刘晓娜;王富春;刘飞;李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张伟教授运用风药经验

    风药质轻味辛,具有发散解表、祛邪开郁、通阳化湿、调畅气机、通络开窍、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张伟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风药加以总结及运用,不仅长于运用风药发散祛邪,而且善于使用风药调畅气机,开发郁结,在多种肺系疾病的治疗中巧妙运用.

    作者:刘庆银;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内胆管癌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癌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对肝内胆管癌综合治疗的认识.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放疗的患者187例,其中放疗组患者102例,放化疗组患者85例,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替吉奥化疗是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晚期病例姑息手术未延长中位生存期;病理Ⅲ期患者中,IMRT+替吉奥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有效途径,放射治疗旨在消灭手术切缘残存的肿瘤细胞并预防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两者联合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作者:马宏宾;杨倞;喻伟;孟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五脏俞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肝、心、脾、肺、肾五脏的背俞穴通常统称为五脏俞.现代临床研究中,除五脏俞联合应用外,还经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症、抑郁症、肝部疾病、糖尿病、腰推间盘突出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的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五脏俞现代临床应用的整理,可为同行拓展临床思维,并为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刘京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