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

李中国

关键词:胃溃疡/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中医药治疗还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和整体调节的优势.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临床用药特点

    《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中的临床用药特点为:注重养血柔肝以舒肝,强调“妇人以气为本,以血为用”.导师丛慧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傅青主女科》舒肝解郁法,将舒肝解郁法与傅青主舒肝解郁法用药特点相结合,在调经、止带、止崩、种子证中灵活运用,收效满意.

    作者:陈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85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赤芍、丹参、桃仁、延胡索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8.8%,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2.5%,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蹀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并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颖;陶航;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仍以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为主,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统中药、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颗粒剂具有清热化瘀、清瘟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干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钟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宋以前方书中方剂的归类研究法初探

    探讨宋以前方书的特点及对比流行的研究思路,认为现代当对于不同方书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将方书中方剂的归类研究作为首要步骤,并依据不同的对比层面来对方剂所涉及的各项信息进行深层的研究整理,这才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亦是可以准确反映出编书医家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更加科学、准确的理解古方,完善古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古方研究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许可;吴承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从三焦论治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病理变化与三焦的功能息息相关.上焦从心肺论治,以宣散为主;中焦从脾胃论治,以健运为主;下焦从肝肾论治,以滋养升清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从三焦论治,以脾肾为本,以祛痰瘀为要,令三焦通利,常收显效.

    作者:赵文冰;张艾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清法”与“补法”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辨证意义

    痴呆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病因复杂,病机多样,症状不一,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法存在差别.“补法”是使机体正气充盈,“清法”是驱除有害病理产物,分别应用于老年痴呆病程的不同阶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在临床的良好体现.单纯补精而忽视清毒祛瘀,或妄投清解而不顾护身之根本,均非良策.必须将两者结合地运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艺;张林;禄颖;王雪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腹部术后较早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证的发生.中医药采用内治法多运用承气汤类,外治法多采用中药灌肠、中药敷脐、针灸疗法等,均能有效加速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季星澎;朱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失眠5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安眠穴、内关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和肝俞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和三阴交穴;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针灸并用.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作者:许飞;尹明浩;姚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辨证分型治疗1期肩手综合征76例

    目的:探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1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痰热瘀滞型方用桃核承气汤加减,痰瘀阻络型方用涤痰汤加减,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均水煎服,日1剂.结果:76例中,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结论:中药辨证施治1期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史洪亮;王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中医药治疗还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和整体调节的优势.

    作者:李中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与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法.结果: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肛门漏气漏液现象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位减张缝合修补高位虚挂线法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钱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RE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连安胃汤(黄连、吴茱萸、栀子、党参、炒白术等),水煎服,每日1剂.观察2组临床症状疗效、内镜下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80.0%,2组比较(P<0.05);内镜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5.6%,2组比较(P<0.05);停止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和26.7%,2组比较(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和24.4% (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中药黄连安胃汤治疗RE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金华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片加服硫糖铝咀嚼片联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旋覆代赭汤加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胃镜下情况.结果:对照组综合疗效为72.22%,治疗组综合疗效为94.44%,2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张友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及利巴韦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张贺峰;罗威;曲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验案1则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散发性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咽炎、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血象表现为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1].中医认为,IM以温邪袭表,热毒内盛,耗伤气阴为其基本的发病机制.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异性治法,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现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玲;刘文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栓塞误诊1例分析

    患者,女,65岁,因胸痛伴气短7d,加重1d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缘于7d前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部隐痛,以心前区为著,无放散痛,伴气短及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痰,伴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缓解.其后间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 d前无明显诱因呼吸困难加重.

    作者:鞠蕾;麻薇;何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食疗辅助治疗肿瘤

    从肿瘤化疗后、放疗后和手术后3个方面研究肿瘤相关的食疗问题,化疗后食疗宜健脾补中、祛痰利湿等法,放疗后食疗宜滋养肺胃之阴等法,手术后食疗宜补气养血、生血填精等法.实践证明,食疗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肿瘤的其他治疗手段起到重要的配合作用.

    作者:王洪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范绍荣主任中医师膏方应用经验

    范绍荣主任医师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原则.膏方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膏方既能治病祛病,又能强身健体、防病延年.运用膏方力求做到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以防阻碍气机,滋生他病.

    作者:余宏伟;范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天牝从来,复得其往”理论指导下的瘟疫预防研究

    《内经》中“天牝从来,复得其往”理论强调在瘟疫预防中的意义是要守住鼻窍这一关,把疫气阻挡在鼻外.对于部分从鼻进入体内的疫气可以通过探鼻取嚏法,将其再通过鼻窍驱逐出去.古代医家创立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简便易行的瘟疫预防方法:如雄黄涂鼻、诸油涂鼻、药物塞鼻、取嚏法等,为现代传染病的预防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董文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B超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病例的B超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盆腔内均可发现肿块,一般为囊性或囊实性,偶可见一囊一实双肿块图像,肿块位置一般较高,少数蒂部特长者甚至可达对侧,肿块为中等以上大小,早期蒂部有压痛,后期有触痛,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29%(29/34).结论:B超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简便有效,其图像特征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孟伟莉;赖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