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慧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心率变异性在针灸研究领域中应用的现代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总结其规律,指导临床和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时间为1980-2010年,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全文;并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疾病、测量时间等进行计量学研究.结果:有25篇文献符合标准.文献研究对象主要为健康人、病患和实验动物;研究的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观察时间以10 min的短时程测量居多,24h长时程观察次之;时域指标应用频率排名前5的有SDNN、RMSSD、PNN50、SDANN和SDNN Index;频域指标应用频率排名前5的有LF/HF、HF、LF、VLF和TP.治疗的干预手段有手针、电针、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结合西医西药等.针灸干预应用穴位主要有内关、足三里和神门等.结论:应用HRV进行针灸研究的相关报道虽然较少,但已形成了以短时程HRV观察为主,重点研究循环系统疾病等特征,为以后HRV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伍沃操;陈俊琦;王娇;甄尔传;张佩;陈伟明;林仁勇;黄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疏肝解郁、退乳消胀,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肝气郁结、乳汁郁积等证.因炮制方法不同,临床有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之分.生麦芽疏肝健脾,消食通乳;炒麦芽回乳汁、下积滞;焦麦芽健胃消食.
作者:朱建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上所遇一些疾病,虽病名不同,症状各异,但只要辨证有血瘀证的存在,就可使用该方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疗效满意.
作者:郑春叶;雒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笔者于2010年6月-2010年9月,应用无锡市中医院自制癣净灵液浸泡治疗角化型手足癣7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12~ 75岁,平均(35±4.2)岁;病程1 ~ 30年,平均(8.5±1.5)年.对照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0~70岁,平均(30.0±2.0)岁;病程1~25年,平均(6±1.5)年.均经真菌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
作者:吴一斌;王力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医学上,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其成书是与当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内容不乏“整体”“运动”“辨证”等哲学观点,在《黄帝内经》“阴阳”“五行”“气”等中医理论学说中,到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
作者:王金先;张慧;崔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流派,其崇阴思想、清净养神思想、顺时养生思想和节欲养生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均有体现,对中医学养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赵成志;李雪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生黄芪、白芷、贝母、防风、赤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足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的愈合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19%(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荣春;邓新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当归饮子(药用当归、白芍、生地黄、白蒺藜等)加减治疗.结果: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当归饮子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作者:柳静;张旭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针对脾胃纳运失健,气机升降失司,导致清气(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生的各种疾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顾护脾胃“后天之本”疗效显著.凡证属脾气亏虚、气机升降不合之证,均可尝试运用此方加减.
作者:燕东;周斌;刘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傅青主女科》,首创以色论带,将带下分为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强调带下的产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疗带下关键在于疏肝、扶脾、补肾,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方药,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作者:张慧;王金先;陈立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Engineering Village、SCI Expanded、VIP、CNKI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全面搜集有关针灸对MCI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 5.0.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治疗组167例,对照组1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搜集的病例对照文献的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OR= 3.12,95% CI:1.96~4.96).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针灸对于治疗MC1有较好的效果,但上述结果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金欢;陈军;严定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多数学者认为,颈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颈椎退行性变引起支配心脑的植物神经受刺激、脊前动脉缺血、脑干及高脊髓内的网状结构缺血等因素有关,中医采用中药、推拿、针灸、拔罐、针刀及穴位注射等法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满意.
作者:巩浩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的脑风、头风范畴,其患病率在我国为985.2/10万,国际调整率为762.5/10万,男女比例约为1:4.本病发病率较高,疼痛剧烈,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发现透刺法对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广里;王晓涛;全松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缪希雍,明末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和《神农本草经疏》为其代表作.缪氏无论在用药上、还是在辨证论治上都有其独到见解;同时,临证特别注重诊法的应用: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屏弃偏见,注重问诊;精通脉理,善于观察;切磋心得,协力诊治.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四诊,综合分析,善于变通.
作者: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范畴.《黄帝内经》[1]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的早认识.本证其本在肝肾阴虚,其标在“痰浊”“瘀血”.瘀阻脉络,临床多表现头晕目眩、口干、腰膝酸软、胸闷、胸痛、耳鸣耳聋等症状.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灼津而生痰;“肾为胃之关”,肾阴不足,关门不利,传导失常,致使大便不通,瘀而化热,煎灼津液而生痰浊.
作者:尚鹏;邬左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健康体检中心应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性化服务”意识,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服务质量及正确处理患者投诉等手段,达到与患者多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的目的.
作者:梁美荣;李洪军;梁丽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周绍华主任医师对难治性不寐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擅长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通过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法,化痰清热利湿、除烦安神法,清肝利胆、宁心安神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法,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法,补血养心、清热安神法,益气镇静、定志安神法,消导和胃、清热利湿安神法8法治疗不寐,效如桴鼓.
作者:鲁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内经》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素问·痹论》日:“痹在于骨,则重”,表现为骨节沉重,活动不利,其病理特点为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软骨下及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同时常合并继发性的滑膜炎症.
作者:李冰;张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痰凝郁结是肿瘤的重要病机之一,痰邪停聚于脏腑、经络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诸般怪症皆属于痰”.化痰散结法药用半夏、天南星、贝母、海藻等治疗肿瘤,可调节免疫,抑制肿瘤.
作者:李志鹏;周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肺脏论治,从脾脏论治,从肾脏论治,三脏同治,内外兼治,外治,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哮喘再发,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建秋;夏广彬;李竹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