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数据库安全防护

王宁

关键词:医院数据库安全防护, 角色管理, 加密
摘要:医院数据库中信息主要包含:患者数据、医疗数据、临床学科或专业技术数据等.它们对医院有重要作用,便于统计处理各种信息,提供决策,那么怎样有效地保障数据库安全运行,笔者就医院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浅谈如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指多种鼻咽部的疾病所致的炎性分泌物刺激咳嗽反射感受器而导致慢性咳嗽的一种疾病,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和光明的前景.急性期以疏风宣肺为主,兼清热或散寒;缓解期标本兼治或固本调整,以达长期缓解,终痊愈的目的 .

    作者:吴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易善复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肌苷片和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明丽;方瑜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法配合耳穴压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一年来,笔者收集40例在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病例,运用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法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瑞生;王涛;林宇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痛经片中丹参、香附及白芍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研究痛经片中丹参、香附及白芍的专属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 鉴别方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结论 可供痛经片中上述药材鉴别参考.

    作者:张绍轩;张红岩;司云珊;刘嘉熹;张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1].多年来,护理研究者一贯提倡临床教育来源于临床实践.循证护理实践已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护理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作者:王洋;玄英哲;赵德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介绍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等方面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针灸能够治疗腰肌劳损,而且疗效好、方法多、无不良反应.结论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有一定疗效,但临床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研究水平.

    作者:杨丽;郑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学体育教学中应注意运动创伤的研究

    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再体育训练中不讲究运动卫生,或方法不当,忽视安全,就容易引发运动创伤,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作者:吴运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72例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7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春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整体护理

    笔者于2007年6月~2009年1月对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六疗区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即灌肠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4项护理措施,收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

    血清胱抑素C(Cys-C)作为一种新的反映GFR的内源性标记物,为肾功能损伤特别是轻微和受损早期疾病中GFR的变化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我们测定Cys-C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性高、所需样本少、可与其他生化指标同时检测等优点[1-2],适宜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连坤;王晓红;蒋本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舒肝解郁饮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饮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病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应用舒肝解郁饮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对照组分别应用舒肝解郁饮、耳穴按压治疗.结果 经治疗30 d后,舒肝解郁饮组(对照1组),其总有效率为83.3%;耳穴按压组(对照2组),其总有效率为60.0%;舒肝解郁饮配合耳穴按压组(治疗组),其总有效率为93.3%.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肝解郁饮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效果更佳.

    作者:王超;王婷婷;李有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仙鹤草及常见伪品的鉴定

    仙鹤草为不常用中药材,但随着近年来对其药理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新用途被发掘出来,仙鹤草的用途也渐广泛.但其同名异物品种、伪品、易混品种也很多.<中药辞海>、<全国中药名鉴>及<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就载有名为石达穿的药材数种,它们的来源、功效各不相同,临床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作者:韩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护理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综合症(ADHD),患病率约为4.31%~5.83%,估计全国共有患儿1461~1979万,其中约65%的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精及麻醉剂滥用的高风险人群.其主要病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递质(在各个神经接头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缺乏引起的.但家庭因素、教育环境、心理因素等,在ADHD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现结合我院100例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资料,就其心理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刘颖;陈亚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结果非病理性异常原因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迅速发展,实验室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的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而错误结果,将给临床医生和病人造成很多困难.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情况不吻合,甚至出现临床上不可出现的结果,我们把这些结果称为非病理性结果.引起这些错误结果的原因很多,如患者因素、标本的采集、运送、检验过程及结果审核每一个环节.

    作者:唐丽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保留血管及阴道穹隆的三角形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施行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腹完成5例手术,手术时间60~90 min,术中失血100~40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7 h,留置尿管平均32 h,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满意.结论 三角形子宫切除术在切除子宫病灶的同时,保留了部分正常的子宫两侧壁浆肌层、子宫血管上下行支,有利于维持卵巢功能,同时保持了骨盆底组织的完整性,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董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明汤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72例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变性的遗传眼病.笔者自2002-2007年,采用中药配合静滴葛根注射液及口服西药维生素类及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苍耳子辛夷合煎液指纹图谱变化分析

    目的 建立苍耳子辛夷合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研究临床苍耳子与辛夷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变化提供可行手段.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选用Diamonsil C18柱(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8 nm.通过对配伍后与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各峰相对保留时间的比较分析.进行主要色谱峰的药味归属;利用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对比,鉴定相关色谱峰.结果 建立了苍耳子与辛夷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未见新成分的增加,苍耳子与辛夷合煎有相互增溶的作用,并对辛夷某些成分溶出有抑制溶出作用.结论 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较好的分离效果,为苍耳子与辛夷临床配伍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荧荧;冯紫薇;高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产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妊娠期是妇女一生中一段特殊的时期,是女性一生中应得到全面完整照顾的护理时期,本文主要探讨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一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腹横纹切口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6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

    作者:顾毓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配伍前后麻杏石甘汤中总钙的含量测定

    麻杏石甘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4味药组成,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的功效.复方中麻黄和石膏共为君药,杏仁降利肺气而平喘,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为佐使药[1-3].本实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麻杏石甘汤中含钙量进行测定.

    作者:陶贵斌;蔡广知;殷丹;贡济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