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

孙昕;冯桂梅;何婷婷

关键词:活血化瘀, 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剂/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自拟活血化瘀汤荆治疗,对照组38例,西医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肯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和酚妥拉明组,疗程7 d,观察3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及咯血缓解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酚妥拉明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1.9%、68.8%;副作用发生率为6.3%、34.4%、18.8%;咯血缓解时间为(3.48±1.35)d、(5.58±1.26)d、(5.63±1.33)d.结论:联合治疗组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的优点.

    作者:陈济明;李志莹;刘红光;宋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增长.我国平均年龄男性为70.6岁,女性为70.1岁,目前已列为世界长寿国之一.本人仅就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浅谈护理方法如下.

    作者:尚金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内踝前缘至股骨内上髁连线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开关及部位设计皮瓣,修复感觉接近正常.结果:所有6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区外形和功能均较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可靠的血液供应,操作简便.为下肢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王民亮;李静;郝信;何利民;王玉发;刘东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护理治疗顽固性呃逆35例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对症护理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循经点灸结合对症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1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7l%,总有效率为9r7.14%,对照组治疗愈率为51.43%,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对症护理,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与护理.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建设探讨

    迅猛发展的Intemet互联网技术造就信息时代,在网络时代,以旧有模式经营的高校图书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但如何将高校图书馆融入网络化大潮,在这方面,高校图书馆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作者:王叶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干眼症治疗现状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干眼痘的研究和治疗成为眼科的热门话题,各种学说和治疗方法较多,对中西医治疗干眼症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宿艳;郭晓玲;徐湘辉;张洪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通闭汤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186例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以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5年,我们运用自拟益气通闭汤口服,同时保留灌肠治疗186例,并设对照组99例,进行疗效观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军梅;杨珂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晚期并发症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213例患儿,234例髋进行总结性回顾.结果:总优良率83.3%;1~6月新生儿,优良率94.1%;8~12岁儿童,优良率45.4%.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因素不大,就诊年龄是主要因素.

    作者:王路斌;杨娇;肖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

    目的:了解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归纳总结法进行.结果:低血糖指数(G1)饮食组与高GI饮食组比较,空腹和餐后血糖明显改善,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对糖、果糖胺、胰岛素、血脂有一定影响,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DM)患者应以低GI饮食为主,低GI饮食可能通过改善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对防治并发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锁骨钢板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

    目的:总结采用锁骨钢板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按JOA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总结疗效.结果:经4~2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切口感染,终骨折均愈合,其中8例骨折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及内固定物断裂.按JOA肩关节功能评分,患者得分85-100分,平均95.4分.结论:合理掌握临床适应症,锁骨钢板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顾鸿程;蒋兴良;徐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复制全口义齿的技术研究

    复制全口义齿(也可称暂时替代义齿)是将蜡基板的全口义齿或已完成的全口义齿完整地复制出来.利用水杯为铸模盒,用可逆性印模或不可逆性印模材将蜡制或树酯的原全口义齿包埋在水杯内,使用粘在全口义齿上的棉线或手术缝合线呈拉链式割开这个铸模体,然后阴模充满自凝塑料.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熏药治疗痹证的护理

    痹证,相当于西医学的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软骨炎等[1.3].中药熏药神灯照射治疗本病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

    作者:宋丽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温病条辨》中吴氏独创方研究

    <温病条辨>载方208首,包括师承前贤方,据前贤创新方和独创方三部分.分列温热类治方、湿热类治方、寒湿凉燥治方三方面.吴氏独创温热治方,以补温病卫分、气分及阴虚之证治;创湿热治方,以济伏署卫气同病及痰饮证治,又可正分利治痢之名;创凉燥、寒湿治方,以补前贤.

    作者:刘宏艳;肖照岑;年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院药学服务与药师职能的转变

    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对药师的培养以及医院药学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1],一是药师自身的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传统观念使社会对药师的作用缺乏认识.三是从目前医药改革的形势看,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后,一部分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生开处方的,药师完全有权利、有能力推荐指导病人用药,促使药师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不断提高自己.

    作者:梁晔辉;梁兰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杜仲不同片型及其制品煎出率的比较

    目的:探求提高杜仲煎出率的佳切制方法.方法:将3种不同片型杜仲(即横切丝、纵切丝及市售品)分别进行盐炙、砂烫和烘制后,再进行收得率和煎出率比较.结果:横切丝的煎出率明显高于纵切丝和市售品,横切丝的收得率高于纵切丝和市售品(除市售杜仲烘制品外).结论:杜仲横切成2~3 mm的细丝再进行烘制入药可提高其收得率和煎出率.

    作者:白润娥;张晋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杨金坤教授论治消化系统肿瘤经验

    杨金坤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致病因素复杂,属于一类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的整体疾病,癌瘤只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中,倡导攻补兼施,扶正为主的原则.同时考虑到消化系统肿瘤的特性,扶正以健运脾胃为首要治则,辅以温肾阳养肾阴,强调脾肾同补.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诊治中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中西医结合.

    作者:严敏;白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院校教育是基础,继续教育是关键.中医药继续教育在形式与手段上也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进入到现代远程教育时代,并将成为不断加强中医药行业队伍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段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与饮食控制并存、血糖监测、术前准备;术后通过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糖尿痛护理、留置管护理、预防感染等方法.结果:57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的实施是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胡学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现代英语教学打破了以单一方式进行单项传播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式、互动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英语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和情感互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张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养血定颤方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自由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养血定颤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点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考察养血定颤方对模型大鼠平均转速、TH阳性细胞数和自由基损伤的影响.结果:养血定颤方能显著降低平均转速,增加黑质,IH阳性细胞,降低MDA水平,提高sOD、GSH水平.结论:养血定颤方能改善帕金森痛大鼠旋转行为,保护受损神经元,其机制与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刘冰;马立;石玉龙;张伯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