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春;时岩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为CAA)是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细胞因子紊乱有关,其中白介素6(IL-6)分泌水平的异常与发病关系尤为密切,本文通过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细胞IL-6的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相比较,以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疗效机理.
作者:张守琳;旋秀俊;衣春光;马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约为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治疗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在诊断名称方面,有髓核脱出、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等,能较全面地代表其病理改变,为人们所熟悉的名称还是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刘柏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繁衍发展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实践科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优于西方医学的两大特点.
作者:王景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实验课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实验课教学的辅助人员,在这里谈几点参与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体会.
作者:王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小儿多动综合征以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颇为常见.
作者:李秋明;王富春;张雷;逄紫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来,一种全新的传染性疾病SARS成了世人关注的话题,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防治SARS的战役.
作者:刘兴山;王喜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近年被临床广泛重视及认同,本病主要以左肾静脉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左肾静脉高压综合征,临床上以反复性、发作性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特点.本文对近1年我院儿科诊断为较典型胡桃夹现象6例报道如下.
作者:安笑然;孟祥辉;冯晓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材料与仪器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王永生;翁丽丽;祝洪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用祛障穴冷冻法治疗老年性进行期白内障.方法:用5%地卡因做角结膜表面麻醉,每隔2min,1次,共3次,之后用液态氮在角巩膜缘3.9点钟方位上,用棉签尖部按触,祛障穴表面,冷冻时间5s,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祛障穴冷冻前后视力显效占36.68%,有效占46.35%,无效占16.80%;冷冻冷数与视力晶状体变化显效占34.47%.有效:47.39%,无效:18.14%.
作者:张庆莲;刘桂霞;黄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医疗法对于慢性肾衰具有抑制和延缓其发展的作用,尤其是早中期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效果更为明显,这一点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共识.
作者:刘平夫;邹丽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药材GAP的制定与实施,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中药更广泛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是中药农业实现规范化的基础.
作者:邓明鲁;李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气血理论是中医的独特理论体系之一,在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有关气血理论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作一阐述.
作者:魏明;韩万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克栓胶囊是以赤芍与苦碟子提取组分为主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抗栓通脉作用,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性疾病.
作者:张永和;于秀华;黄晓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使用的针灸专业课教材,主要有<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及<实验针灸学>等,这些也是针灸专业本科生的学位课程.
作者:周莅莅;崔勿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针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理论与实践脱离在针灸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三多二少现象,既理论教学多,书本知识多,老师讲的多,学生亲自动手少,学生临床实践少.
作者:胡微芳;景宽;逄紫千;周莅莅;李秋明;郭忠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已成为老年人多发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据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老化有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比非老年人高7倍,老年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0%以上.
作者:李磊;王以庆;刘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院如何应对挑战,谋求发展,在诸多必备的因素当中,医院文化建设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代经济的竞争基本上是技术和服务的竞争,但更深一层的是文化的竞争.
作者:姜敏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以毒损肾络学说为依据,以益肾解毒通络保肾为大法,应用多年临床总结的自拟有效方剂益肾解毒胶囊对220例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南征;姜喆;何泽;南红梅;朴春丽;赵金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冠心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日益增加.
作者:赵玉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针灸美容方法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针灸学中的一朵奇葩.我国古代医家在同疾病斗争过程中,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在针灸养颜,延缓衰老及治疗一些影响美容的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纵观针灸美容的发展,可将其特点归纳如下:
作者:景宽;胡微芳;逄紫千;李秋明;刘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