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研究

刘庆华

关键词:梅花针疗法, 自制的中药膏剂,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摘要:目的:探讨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衡水市冀州区医院收治的94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梅花针疗法和地塞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评分、皮肤破损程度的评分及皮肤苔藓化程度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评分、皮肤破损程度的评分及皮肤苔藓化程度的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皮肤的状况.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亚低温治疗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arnofsky)的评分.结果:治护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ADL的评分、Karnofsky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玉洁;张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博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樟柳碱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至水肿被吸收的时间、治疗开始至出血被吸收的时间、治疗开始至渗出物被吸收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开始至水肿被吸收的时间、治疗开始至出血被吸收的时间及治疗开始至渗出物被吸收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和复方樟柳碱治疗DR的效果显著,可快速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建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天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和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和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作者:黄梅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2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入院的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matched组)与观察组(observation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补液、补钾、抗感染、止泻等治疗.在此期间,对matched组患儿实施普通护理,对observation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observation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96.36%)高于matched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86.36%),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方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联合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用针刺联合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富源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为乙组患者单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为甲组患者联用针刺疗法和推拿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各项TCD检查指标〔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SV、TMFV均快于乙组患者,其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I、RI均低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用针刺联合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促进其颈部活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航天医院2012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33例中重度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VV、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其SpO2、PaO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中重度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急救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2.56%)发生肺不张,有1例患者(占2.56%)发生复发性气胸,有1例患者(占2.56%)发生胸腔内器官损伤,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占7.69%)发生肺不张,有1例患者(占2.56%)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有2例患者(占5.13%)发生复发性气胸,有2例患者(占5.13%)发生胸腔内器官损伤,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晨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缓解其焦虑的情绪,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态磁共振检查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检查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7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这些患者清醒、睡眠状态下对其进行动态磁共振检查,观察其软腭的形态、长度、厚度及其硬腭与软腭的夹角.结果:1)在清醒状态下,本组患者软腭的形态呈正常形、镰刀形、鱼钩形或倒S形.在睡眠状态下,本组患者软腭的形态呈正常形、鱼钩形、倒S形、镰刀形、竖条形或感叹号形.2)与清醒状态下相比,本组患者睡眠状态下软腭的长度更长,其硬腭与软腭的夹角更大,P<0.05.本组患者清醒状态下与睡眠状态下软腭的厚度相比,P>0.05.结论:对OSAHS患者进行动态磁共振检查可反映其软腭形态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其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建军;刘亚运;梁斌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17年2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50例/组).为对照组患者单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垂体后叶素和酚妥拉明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咯血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咯血症状消失的时间〔(2.93±1.32)d〕短于对照组患者咯血症状消失的时间〔(4.56±2.12)d〕,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0%),P<0.05.结论: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作者:周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NSE、ProGRP、LDH与CEA联合检测在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小细胞肺癌 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NSE)、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血清ProGRP)、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LDH)与血清癌胚抗原(血清CEA)联合检测在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血清NSE、ProGRP、LDH与CEA联合检测,然后比较不同病理分期的患者其血清NSE、ProGRP、LDH与CEA的水平,同时比较临床疗效不同的患者及病情复发时间不同的患者其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结果:4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ProGRP、LDH与CEA的水平高于3期小细胞肺癌患者、2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与1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3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均高于2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与1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2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均高于1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其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治疗效果一般的患者,P<0.05.病情在3个月内未复发的患者其上述四项指标的水平均低于病情在3个月内复发的患者,P<0.05.结论:进行血清NSE、ProGRP、LDH与CEA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不同病理分期的小细胞肺癌,且能评估此病患者的疗效,预测其病情复发的情况.

    作者:吴江;李怀云;徐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射阳县临海中心卫生院接受诊治的6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observation组(34例)与matched组(34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此基础上,对observation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observation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matched组患者,其ADL评分高于matched组患者,P<0.05.结论: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赵小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抢救案例分享活动在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抢救案例分享活动在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39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6月期间,对这39名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2017年7月至12月期间,在对这39名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的同时,组织其开展抢救案例分享活动.然后比较在开展抢救案例分享活动前后这39名护理人员护理核心能力的评分及对急诊患者进行处理与急救能力的评分.结果:开展抢救案例分享活动后,这39名护理人员护理核心能力的评分及对急诊患者进行处理与急救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开展抢救案例分享活动前,P<0.05.结论:在对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其开展抢救案例分享活动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核心能力与综合急救能力.

    作者:汪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南县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6月接诊的7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桃组和西药组.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五-桃组患者加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各项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24 h尿量.结果:五-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P<0.05.治疗后,五-桃组患者的LVEF高于西药组患者,其NT-proBNP的水平低于西药组患者,其24 h尿量多于西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其水肿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礼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参芪降糖片和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参芪降糖片和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宁波市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西药组和中成药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中成药组患者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参芪降糖片和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中成药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P<0.05),其餐后2 h血糖(2 hPG)及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均低于西药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参芪降糖片和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该病患者血糖的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钱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放化疗.在此期间,用阿片类镇痛药对其进行镇痛治疗,然后观察其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种类、接受镇痛治疗的时间、治疗后癌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癌痛症状的评分及其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这120例患者中,使用氢吗啡酮、芬太尼、可待因、美沙酮及他阿片类镇痛药进行镇痛治疗的患者分别有34例、25例、20例、18例与23例.这120例患者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进行镇痛治疗后,有112例患者的癌痛症状得到缓解.其接受镇痛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2.63±7.17)d,其接受镇痛治疗后癌痛症状的评分低于接受镇痛治疗前,P<0.05.这120例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结论:用阿片类镇痛药对老年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癌痛的症状,但易导致其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作者:赵文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对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富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儿均进行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这80例患儿在接受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后,有70例患儿套叠的肠管一次性复位成功,其套叠肠管一次性复位的成功率为87.5%.在余下未一次性复位成功的10例患儿中,有5例患儿在重复接受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后其套叠的肠管复位成功,有5例患儿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有2例患儿接受了肠管复位术,有2例患儿接受了肠管部分切除术,有1例患儿接受了肠管复位术和肠管修补术.结论: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促使其套叠的肠管复位.

    作者:罗洪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25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2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比较组(CP组)与试验组(TR组).对CP组患者与TR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对CP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TR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结果:接受护理后,与CP组患者相比,TR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持续的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和胃管的时间及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可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冯美丽;宋洁;赵丽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气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气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的变化贯穿于整个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从气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能帮助医师更好地把握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该病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于青云;张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毒症患者出现微炎症状态对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出现微炎症状态对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核工业416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5例尿毒症伴微炎症状态患者与45例单纯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尿毒症伴微炎症状态患者设为观察组,将45例单纯尿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单个核白细胞中AngⅡ和TNF-α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比较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单个核白细胞中AngⅡ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得知,观察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出现微炎症状态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增高.

    作者:曾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