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致其胃黏膜损伤的风险研究

袁丽华

关键词:阿司匹林肠溶片, 缺血性脑卒中, 慢性胃炎, 胃黏膜损伤, 风险
摘要:目的 :分析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导致其发生胃黏膜损伤的风险.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玉门市中医医院接诊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E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3.3%)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有3例患者(占10%)出现胃炎复发的情况;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占6.7%)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有4例患者(占13.3%)出现胃炎复发的情况;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胃炎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 :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会增加其发生胃黏膜损伤的风险,安全性较高.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对发生肝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目的 :观察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对发生肝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36例发生肝转移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使用FOLFIRI方案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加用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患者CEA及CA199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PR及DC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对发生肝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肿瘤标记物的水平,缓解其病情,控制其肿瘤的进展.

    作者:柯炳欣;叶科骏;王赛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进行化疗的40例胃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饮食护理组(20例)和比较组(20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对其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饮食护理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评分、住院的时间、住院的费用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饮食护理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评分〔(26.5±7.81)分〕低于比较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评分〔(39.2±8.07)分〕,P<0.05.与比较组患者相比,饮食护理组患者中住院时间在14 d以内患者的占比、住院费用在7000元以内患者的占比均更高,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其恶心呕吐的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减少其住院的费用,降低其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施康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016至2017年某二级甲等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及防范措施

    目的 :研究2016至2017年某二级甲等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及防范措施.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二级甲等医院发生的171次职业暴露(共涉及52名医务人员)的相关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71次职业暴露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这171次职业暴露的具体类型、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职业、所在科室、年龄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对其进行处理的方法等,然后总结防范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措施.结果 :这171次职业暴露的类型主要是拔针时不慎被针头刺伤、接触患者的血液、接触有害气体或液体等.在这52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有护士31名、医生11名、保洁人员8名、检验师2名;有20~25岁的医务人员32名、26~40岁的医务人员13名、40岁以上的医务人员7名;有输液室的医务人员20名、急诊科的医务人员14名、手术室的医务人员10名、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8名.在这52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和对症处理,其预后良好.结论 :2016至2017年某二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主要是被针头刺伤及接触患者的血液等,且该医院输液科、急诊室、手术室的年轻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较高.该医院应加强对以上科室的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并进一步完善职业暴露的报告管理体系,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黄锡华;曹娴;王玉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利培酮与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用利培酮与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宜都市第一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7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有44例患者,乙组有43例患者.为甲组患者使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阴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及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量表的评分、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阳性症状量表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量表的评分、阳性症状量表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较低,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与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相比,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郑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53例患者设为比较组,将其中接受预警性护理的5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检查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检查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君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加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6及TNF-α 的水平均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 :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2015年至2017年某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分析

    目的 :分析2015年至2017年某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2015年至2017年某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所在科室的分布情况、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结果 :2015年至2017年,该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为2.89%.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所在的科室主要为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中医科与胸外科.其中,ICU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高于其他科室的患者,P<0.05.2015年至2017年,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其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结论 :2015年至2017年,该医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为2.89%,该医院ICU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高,且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

    作者:汪爱兰;曹娴;王玉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不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用不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加用乙胺丁醇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结核灶改善的总有效率和肺空洞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结核灶改善的总有效率和肺空洞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结论 :与加用乙胺丁醇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在使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范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小梁组(n=40)和房角组(n=40).为小梁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为房角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房角组患者的视力高于小梁组患者,其眼压低于小梁组患者,其前房深度深于小梁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针刺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针刺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药物组和针刺组(100例/组).为药物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针刺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其子宫的体积、月经量、疼痛症状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针刺组患者子宫的体积小于药物组患者,其月经量少于药物组患者,其疼痛症状的评分低于药物组患者,P<0.05.针刺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高于药物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4%),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低于药物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7%),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缩小其子宫的体积,缓解其疼痛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应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激励式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激励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对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产妇实施激励式护理.然后对比两组产妇转行剖宫产术的比率、产程持续的时间和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转行剖宫产术的比率低于常规组产妇(P<0.05).研究组产妇中自然分娩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持续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产妇中自然分娩者(P<0.05).研究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等不良分娩结局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产妇(P<0.05).结论 :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激励式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转行剖宫产术的比率,缩短其产程,改善其分娩结局.

    作者:任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局部剥除联合经皮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的效果评析

    目的 :探讨用局部剥除联合经皮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射阳县四明医院收治的30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B组患者进行局部剥除联合经皮缝扎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手术切口的数量、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患肢手术切口的数量和术中的出血量均更少,其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更短,P<0.05.结论 :用局部剥除联合经皮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患肢手术切口的数量和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作者:吴朝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用有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使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吸氧、解痉、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其FEV1及FEV1/FVC均较高,P<0.05.结论 :用有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徐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用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卫生院嘶马分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就诊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胃溃疡的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胃溃疡的愈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用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孙兴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儿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儿使用磷酸肌酸进行辅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CK(肌酸激酶)的水平、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LDH(乳酸脱氢酶)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和HBDH(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 :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其心肌损害的程度.

    作者:陆美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盐酸阿扎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用盐酸阿扎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患者应用盐酸阿扎司琼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昂丹司琼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化疗所致恶心的有效率(67.3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化疗所致恶心的有效率(46.94%),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有效率(79.59%),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用盐酸阿扎司琼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道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43例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前后接受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Ⅰ组,将手术前后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及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接受护理后,Ⅱ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心理问题的总发生率均低于Ⅰ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降低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祺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放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接受放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64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为B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对接受放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线粒体醛脱氢酶在酒精性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酒精性心肌病是一种继发性心肌病.此病是指由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心肌病变.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线粒体醛脱氢酶在酒精性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酒精性心肌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苏停停;张勇;王东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接受集束化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接受护理后,Ⅱ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与住院的时间.

    作者:廖姝;王莉;李娟;曾雯;赵乐琴;兰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