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夏云枝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 手术, 综合性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3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治疗,这33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他们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6.1%,他们平均的住院时间为5.8±1.2d。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术的效果,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BI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促进其日常基本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费用较低,该疗法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召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采取口服维生素E丸+静滴维生素C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取口服中药汤剂+针刺疗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该病的理想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冰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蓬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68例患儿治疗期间,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68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其家长能够准确掌握有关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这68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为3.1±0.5天,住院的时间为5.2±0.6天。这68例患儿家长能够准确掌握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几率为91.2%,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5.6%。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缩短其治疗的时间,提高其家长对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方面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唐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三组两两易混淆的中药进行鉴别的方法

    月季花与玫瑰花、荆芥与薄荷、芦根与芦竹根是三组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在这三组中药中,每组中的两种中药在外形上都十分相似,很容易被混淆和误用。本文从这三组中药的来源、性状和功效等方面论述了每组中两种中药的鉴别方法。

    作者:牟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使用唑来膦酸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甲状旁腺激素和骨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序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臂骨的DBMC (远端骨矿含量)、DBD (远端骨密度)、PBMC (近端骨矿含量)、PBD (近端骨密度)以及其S-ALP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S-Ca(血钙)的水平、S-P(血磷)的水平、U-Ca与Cr(尿液尿钙与尿肌酐)的比值、U-HOP与Cr(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的比值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前臂骨的DBMC、DBD 、PBMC和PB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LP的水平、S-Ca的水平、S-P的水平和U-Ca与Cr的比值、U-HOP与Cr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的人数大体相当,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骨肽序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矿含量,提高其血液中钙、磷等物质的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优选方法。

    作者:谢沛军;欧治平;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初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加用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前两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闫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治疗的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遥观镇儿童发生疫苗接种副反应情况的调查分析

    在各种可引起儿童接种副反应的疫苗中,以百白破疫苗引起接种副反应的几率为高。在发生接种副反应的129名儿童中,1岁以内的儿童发生副反应的比例高。这129名儿童发生接种副反应的时间主要为接种后的24小时内。结论:在2012年~2014年期间,遥观镇儿童发生接种副反应的几率尚处于正常的范围内。遥观镇的医务工作者在以后的疫苗接种中工作中,要更加严格地掌握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时对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以进一步降低儿童发生疫苗接种副反应的几率。目的:对遥观镇儿童发生疫苗接种副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2012年~2014年期间遥观镇进行疫苗接种的65800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65800名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后发生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在这65800名进行预防接的儿童中,有129名儿童发生了接种副反应,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为千分之1.96。

    作者:王玲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风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检测,并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T值为(37.4±0.82)%,对照组患者的HCT值为(36.2±2.78)%。两组患者的HCT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为(11.8±2.82)mg/L,IgA为(3.63±0.49)mg/L,IgG为(28.07±13.42)mg/L,IgM为(3.19±0.44)mg/L;对照组患者的CRP为(5.13±0.74)mg/L, IgA为(2.34±0.55)mg/L,IgG为(2.83±4.74)mg/L,IgM为(1.39±0.52)mg/L。观察组患者CRP的水平、血浆黏度值、IgA水平、IgG水平以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并将其血液检验结果与健康人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比较,有利于进早对患者的风湿并进行确诊,并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田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将观察组患者按照其病灶结节的大小分为大结节组和小结节组,其中大结节组有13例患者,小结节组有15例患者。再次对观察组患者使用CT增强扫描进行诊断。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结节组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与小结节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的准确性高,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丕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25例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实习的时间顺序,将这25例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3例护生,对照组有12例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代教,使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代教。代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以及他们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对代教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代教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总积分、肺功能相关性指标及其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相关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部功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跃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的声像图表现及所有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在这60例孕产妇中,被确诊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有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0%;漏诊的孕产妇有10例,漏诊率为16.67%;误诊的孕产妇有2例,误诊率为3.33%。在被误诊的2例孕妇中,有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1例被误诊为胎盘血窦。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金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早期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早期护理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早期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9例孕产妇。我院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孕产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在这两组孕产妇出院前,比较她们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0%。对照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77.6%。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作者:沈凤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为中风患者进行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为中风患者进行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理疗等常规康复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及进行治疗结束后两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分法进行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在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FMA评分、MBI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相比,为中风患者进行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4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分阶段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分阶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近期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应用抗结核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酞咪哌啶酮和抗结核药物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41.94%,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酞咪哌啶酮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虎飞;常小红;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