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已婚待孕夫妇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

冯会广

关键词:已婚待孕夫妇, 乙肝, 血清学标志物, 两对半检测, 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已婚待孕夫妇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以便为孕前优生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站随机收集的868份已婚待孕夫妇的血清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站采用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对这868份血清标本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这868份已婚待孕夫妇的血清标本中,乙肝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指标全部呈阴性的血清标本有453份(占52.19%),在乙肝5项的检测结果中,至少有1项检测指标呈阳性的血清标本有415份(占47.81%)。在乙肝5项检测中除去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的以外,共检测出7种阳性表现模式。结论:在已婚待孕夫妇中开展HBV检查,对保证孕妇母婴的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此外,还应做好室内、室间的相关质量控制工作,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总积分、肺功能相关性指标及其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相关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使用固本祛痰化瘀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部功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跃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84例急性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布地奈德进行吸入治疗的急性喉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立群;左燕青;李娜;李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臭氧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改善的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1,P<0.05)。结论:用臭氧液为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安全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翔云;顾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宫颈涂片法进行筛查,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筛查,并将其检查的结果与其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的符合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进行传统的宫颈刮片筛查相比,为患者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较高,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施行舒适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施行舒适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我院为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舒适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参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的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舒适护理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参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8%,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舒适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邵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为(25.5±1.5) h,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为(75.5±16.5)h。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缩短其黄疸消退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6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爱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使用氨氯地平片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8%,对照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06%,观察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12%,观察组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倪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论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从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者从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降低其发生麻醉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启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技术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及声像图表现。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的声像图表现及所有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在这60例孕产妇中,被确诊发生胎盘早剥的孕产妇有48例,诊断的准确率为80%;漏诊的孕产妇有10例,漏诊率为16.67%;误诊的孕产妇有2例,误诊率为3.33%。在被误诊的2例孕妇中,有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有1例被误诊为胎盘血窦。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金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助产士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助产士对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可明显缩短产妇的产程,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其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中老年尿频尿急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中老年尿频尿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对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大尿流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双能量减影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用双能量减影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数字化X线摄影术和双能量减影术对这9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查,这94例患者中有82例患者被诊断患有肋骨骨折,检出率为83.67%。经双能量减影术检查,这94例患者中有93例患者被诊断患有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4.9%。经手术探查和临床检查等综合检查证实,这94例患者全部存在肋骨骨折。用双能量减影术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双能量减影术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高。此检测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育;全超明;陈茂恩;宋庆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及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被评定为症状部分缓解的患者有40例(占80%),为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例(14%),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7/50)。结论:在为肺癌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期间,为其施行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柯蕊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釆用安全性留置针与传统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输液治疗的72例患者根据建立静脉通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安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为安全组患者采用安全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对比分析其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输液的通畅率及针剌伤的发生率。结果:为安全组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的脱针率为2.8%传统组患者的脱针率为5.6%,二者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输液的通畅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安全组患者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相比,采用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剌的成功率和输液通畅率较高,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低,更适合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疗的8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生长抑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所用药物和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内镜下多点套扎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陈卫星;黄乾雄;余飞跃;张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PICC护理的效果评价对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8例进行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进行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率。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进行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29例)和Ⅱ组(29例),为Ⅰ组患者实施经胸锁乳突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为Ⅱ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5)min,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15)min,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0±16.8)ml,Ⅱ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0±15.2)ml,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麻醉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用肝肾同治法协同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肝肾同治疗法联合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肝肾同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肝肾同治疗法联合活血化瘀疗法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肝肾同治疗法与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慢性肝病的效果显著,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南宁经开区2013年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状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南宁经开区2013年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的状况。方法:对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小学和幼儿园2013年秋季入托、入学儿童的疫苗接种证及补证补种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其进行疫苗接种的情况,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结果:在7026例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托、新入学的儿童中,持疫苗接种证的儿童有6996例,持证率为99.57%;应补证的儿童有30例,共补证30例,补证率为100.00%。在7026例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托、新入学,需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漏种疫苗的儿童有2458例,漏种率为34.98%;补种疫苗的儿童有2364例,补种率为96.18%。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片区新入托、入学儿童对脊灰疫苗、白破疫苗、A+C群流脑疫苗的漏种率偏高,对A群流脑疫苗的补种率低(为0.00%),对百白破疫苗的补种率为63.21%。吴圩镇已补种全的儿童有572例,那洪已补种全的儿童有852例,槎路已补种全的儿童有855例,补种全率达92.72%。结论:南宁经开区儿童的持证率较为理想,但漏种率偏高,对该区新入托、新入学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证查验可提高其疫苗补种率及补全率。我们应将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及加强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性等方面。

    作者:玉震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