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尤俪雯

关键词:持续护理干预, 哮喘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哮喘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哮喘病患儿进行持续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及哮喘症状持续的时间,从而减轻其痛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我院使用异丙酚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联合使用异丙酚(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瑞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除气管插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及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和拔除气管插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进行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麻醉可有效地缩小其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波动的幅度,缩短其气管插管的时间,而且安全性高。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陶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梗塞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受孕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痤疮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对痤疮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296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48例患者。我院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0%(144/14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22%(98/14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痤疮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克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2例患者均根据其骨折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5~20个月的随访,并使用X线对其进行复查。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这3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有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良,有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合格,治疗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康复的速度。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护理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用药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2.9±23.4) mmHg,舒张压为(91.9±12.4)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53.7±25.8)mmHg,舒张压为(92.6±13.8)mmHg,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5.6±14.2)mmHg,舒张压为(84.2±14.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2.6±15.9)mmHg,舒张压为(90.2±17.5)mmHg,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护理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杰恩斯古力·帕提汗;帕孜拉提·肉扎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83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有43例孕产妇,对照组中有4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孕产妇按常规进行普通护理,为研究组孕产妇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孕产妇的生产方式、胎盘娩出后2h出血量、SDS评分、SAS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率、胎盘娩出后2h出血量、SDS评分、SAS评分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娩出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其阴道分娩率,促进其产后身体的恢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俸元秀;林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病案分析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病案分析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市某医学院60例妇产科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学生。为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为观察组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使用病案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然后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经过教学后,观察组学生考试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学院妇产科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使用病案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显著。此外,相关教育研究人员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作者:武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美沙拉秦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美沙拉秦(莎尔福)与益生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美沙拉秦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在为其用药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与结肠镜下病变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镜下病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值为4.8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相比,联合应用美沙拉秦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更高,可更有效地保护肠道黏膜,促进病变组织的愈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云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细节管理对临床上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细节管理对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输液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及在我院急诊输液室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进行细节管理,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未进行细节管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室的护理服务进行细节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此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佳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发生阴道出血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使用安络血联合云南白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9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消炎痛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还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我市7所中小学校的976名学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我市7所中小学校的976名学生。我们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我市城区、农村的各1所初级中学、小学,在小学,选择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在初级中学,选择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各选择1个班。对这些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这976名学生中,检出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学生有57人,其感染率为5.84%。小学生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于中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蛔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肠道蛲虫、鞭虫、钩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学生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几率大于城区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地区学生发生肠道蛔虫、蛲虫、鞭虫、钩虫感染的几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关单位应加大对中小学生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4],为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宗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几种常用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

    中药质量的好坏可对中药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中药行业十分注重中药质量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检验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且中药质量研究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下促使中医药发展不断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因此,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中药质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杨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社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青岛市某社区20岁以上的4300名常住居民罹患高血压的情况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在这4300名居民中,对其中50名居民未能进行有效的调查,实际接受调查的人数为4250名。对这4250名居民均使用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的方法,对其罹患高血压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其中被确诊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6个月的综合干预,然后比较这些患者进行干预前和进行干预后,其血压的控制率、治疗率、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其合理用药的比率。结果:在这4250名居民中,有998名居民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3.48%。对这9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后,这些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率、治疗率及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进行综合干预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些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后其合理用药的比率明显高于进行综合干预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比率较高,对其进行短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可提高其疾病的控制率及合理用药的比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体位管理对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对其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产程指导,为观察组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长及分娩方式。结果:分娩结束后,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体位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纠正胎儿胎头的位置,缩短产程的时长,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温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用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采取PTCD进行治疗,并分析其进行治疗前后IBIL(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和TBIL的水平(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及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IBIL、DBIL和TBIL的水平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时,本组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为100%。在本组患者中,有50例患者的黄疸消退明显,皮肤瘙痒的症状基本缓解,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50/54);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有1例患者继发感染,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5%。结论: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创伤性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此姑息性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仲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手术前后其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CL-90中各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在术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美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进行三种不同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进行三种不同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三组患者均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进行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为B组患者进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C组患者使用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在进行手术前后三组患者的BUT(泪膜破裂时间)及SIT(泪液分泌试验)的结果。结果: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干眼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进行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BUT及SIT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患眼角膜缘屏障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趁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