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化槐定碱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大脑GAT-1表达的影响

高进贤;张秀娟;余建强;蒋袁絮

关键词:氧化槐定碱, 福尔马林, 镇痛, GAT-1, GABA, 大脑
摘要:目的 观察小鼠大脑GABA转运体1(GABA transport-er-1,GAT-1)的变化对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舔足法观察小鼠静脉(intravenous injection,iv)给药后OSR的镇痛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OSR对小鼠大脑皮层和丘脑GAT-1免疫阳性细胞的影响,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OSR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大脑G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v OSR 500、250、125 mg·kg-1可延长福尔马林所致小鼠的舔足潜伏期(P<0.05,P<0.01);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ip)OSR 500 mg·kg-1可使小鼠丘脑和大脑皮层的GAT-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对小鼠大脑的GAT-1 mRNA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OSR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中枢GAT-1 表达的下调相关.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还脑益聪方提取物含药血清对APP/PS 1双基因转染细胞γ分泌酶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还脑益聪方提取物(Huannao Yicong decoction,HYD)含药血清对β-淀粉样前蛋白swe基因(APPswe)人类早老素(PSEN1dE9,PS1)和早老蛋白1dE9基因(PSEN1dE9)人鼠淀粉样前蛋白融合体(APPswe,APP)双基因转染人胚肾293(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HEK293)细胞γ分泌酶活性及相关蛋白的影响,分析含药血清影响γ分泌酶活性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APP/PS1双基因转染(HEK293)人胚肾细胞株为载体,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7.5%HYD含药血清组,15%HYD含药血清组,HYD直接给药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组,复苏传代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HYD含药血清(大鼠灌胃10 d,取血清并进行血药成分检测)对人APP/PS 1双基因转染细胞的生长活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 γ分泌酶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γ分泌酶组件及相关蛋白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鸟苷酸结合蛋白(GTP binding protein,CDC42)、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前咽缺陷蛋白-1α(anterior pharynx defec-tive-1α,Aph-1α)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结果 15%HYD含药血清组对细胞株的增殖作用高于其余各血清浓度组(P<0.05,P<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线粒体膜不完整,有轻微肿胀,线粒体嵴模糊,胞质内有较多的脂褐素沉积,其余各组数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和减轻.γ分泌酶活性结果,给药后24 h和48 h,与模型组比较,直接给药组、DA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DAPT组比较,15%HYD含药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分泌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PS1蛋白、CDC4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IP蛋白表达和Aph-1α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YD直接给药组HIF-1α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YD含药血清具有改善人APP/PS1双基因转染细胞超微结构、抑制γ分泌酶活性的作用,其机制涉及促进CDC42蛋白的表达,抑制PS1蛋白水解生成PS1 CTF/NTF异二聚体,同时抑制HIF-1α蛋白的生成,进而降低γ分泌酶的活性.

    作者:韦云;刘美霞;梁晓东;刘剑刚;李浩;魏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AQP-4、P-gp黄芩苷、栀子苷配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保护机制研究

    课题组前期发现,黄芩苷、栀子苷(7 :3)配伍具有抗脑缺血作用[1 -2].本实验进一步考察黄芩苷、栀子苷 (7:3 )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QP-4、P-gp影响,探讨黄芩苷、栀子苷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李敏;王斌;曹慧;武璞;沈甜;宋亚刚;翟小虎;侯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顺铂加重乳腺癌MCF-7细胞D NA损伤促凋亡的研究

    目的 顺铂(DDP)为广谱抗癌药物,本研究探讨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并研究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DDP(0、2、4、6、8、10 mg·L-1)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Western blot检测DNA断裂形成的标志分子γ-H2AX及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DSBs)的分子ATM、细胞凋亡信号分子cleaved caspase-3及凋亡相关的蛋白钙蛋白酶calpain的表达.结果 DDP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MCF-7活性,IC50为7.57 mg·L-1;与对照组(未采用顺铂处理)相比,顺铂处理组MCF-7细胞内 γ-H2AX、ATM、cleavedcaspase-3、calpain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DDP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与促进MCF-7细胞凋亡,诱导DNA双链断裂,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作者:袁立明;马楠;曹交欢;文艺;刘向光;周纤纤;匡淑雯;陶晓军;曾赵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recom-binant 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rSVMPI)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生成模型观察SVMPI重组蛋白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Alamar Blue分析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s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标记法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Boyden小室分析方法检测细胞体外趋化能力及管腔形成法检测体外血管新生能力;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处理后的HUVECs KDR、FGFR-1表达.结果 rSVMPI减少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密度指数,减弱由VEGF诱导的HUVECs趋化能力,抑制HUVECs体外新生小管的形成,降低HUVECs细胞KDR和FGFR-1的表达水平.结论 rSVMPI可能通过阻断VEGF-KDR或bFGF-FGFR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作者:纪明开;陈丽红;程波;师仪;林旭;林建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银杏内酯B处理组.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AnnexinⅤ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荧光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表达以及p53的磷酸化.结果 高糖(30 mmol·L-1)处理组内皮细胞迁移数量明显降低,迁移率为(66.6±15.6)%,而银杏内酯B(0.6 g·L-1)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迁移率为(94.8±11.4)%.高糖处理导致内皮细胞ROS水平增高2.75倍,与高糖处理组比较,0.6 g·L-1银杏内酯B完全抑制了高糖诱导的ROS产生.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高糖刺激内皮细胞凋亡率为(53.8±2.6)%,银杏内酯B处理组内皮细胞凋亡率为(44.0±3.1)%.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分析表明,高糖组Bax、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降低,银杏内酯B处理抑制了Bax、caspase-3表达,并增加了Bcl-2表达.此外,高糖处理增加了内皮细胞p53表达及磷酸化,而银杏内酯B抑制高糖刺激的p53活化.结论 银杏内酯B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内皮细胞迁移功能,对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坤;张明;陈北冬;赵艳阳;吴伟;齐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肝脏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红花黄色素是从红花花瓣提取出的一种含多种水溶性查尔酮成分的混合物,具有抗血小板、抗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等作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广泛用于心绞痛和脑梗死的治疗[1],但其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以下我们对其对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

    作者:高海珣;杨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头花蓼有效组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的代谢研究

    目的 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研究头花蓼有效组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转化形式,探讨模式生物斑马鱼用于研究药物代谢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UH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Metabolite ToolsTM、质量亏损过滤(MDF)等代谢产物分析技术,对各成分暴露于模式生物斑马鱼24 h后的药液以及模式生物斑马鱼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筛查分析.结果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经斑马鱼作用后,主要以甲基化、硫酸化反应为主.在斑马鱼体内外药液检测到没食子酸原形成分和2个甲基硫酸化产物,以及原儿茶酸原形成分、2个甲基硫酸化产物、2个硫酸化产物.结论头花蓼有效组分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经斑马鱼代谢后存在Ⅱ相代谢产物,这与大鼠体内的代谢机制高度一致,提示斑马鱼对头花蓼有效组分的代谢具有合理性,为阐明该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孙慧园;覃小丽;梅朝叶;李勇军;郑林;黄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蒺藜皂苷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孤立大鼠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造抑郁大鼠模型,进行开放旷场,悬尾行为学测试,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谷氨酸(Glu)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海马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细胞因子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血液中5-羟色胺明显下降(P<0.05),海马中IDO、NF-κB、IL-1β基因表达上调,IDO、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减少慢性应激导致大鼠旷场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蒺藜皂苷给药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液中5-羟色胺含量(P<0.05),上调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基因表达,明显下调IDO、IL-1β基因表达(P<0.05),明显下调IDO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蒺藜皂苷能明显改善动物行为学,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下调色氨酸前体代谢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β基因表达和降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伟;俞仲毅;梅泰中;胡凯莉;刘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Triton WR-1399通过影响VLDL-C代谢通路和RCT诱导急性HLP小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 观察肌肉注射化学表面活化剂Triton WR-1399诱导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考察时效和量效关系,并从基因水平探讨Triton WR-1399诱发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机制.方法 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分别给予小鼠0.4 g·kg-1,0.8 g·kg-1和1.5 g·kg-1的Triton WR-1399,取血时间点为24、32、48、56、72、80和96 h,观察这7个时间点小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脂蛋白脂肪酶(LPL),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胆固醇7-羟化酶(CYP7A1),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ApoB),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基于模型复制方法考察,研究贝特类和他汀类代表药物的调脂作用,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TritonWR-1399(0.8g·kg-1,1.5g·kg-1)剂量组的TC、TG和LDL-C水平明显升高,LPL、LDLR、ApoB和SRB1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降低,HMGCR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升高;非诺贝特对该急性模型有明显降脂作用.结论 采用肌肉注射0.8 g·kg-1 Triton WR-1399所诱导的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稳定,可用于调脂药物筛选,其诱导模型的机制可能与抑制VLDL-C代谢通路和阻断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有关.基于该模型的发病机制,非诺贝特比瑞舒伐他汀表现出更为明显的降脂作用.

    作者:卓俊城;曾晓会;曾巧煌;陈玉兴;蔡大可;姚楠;甘海宁;张成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氧化槐定碱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大脑GAT-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鼠大脑GABA转运体1(GABA transport-er-1,GAT-1)的变化对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舔足法观察小鼠静脉(intravenous injection,iv)给药后OSR的镇痛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OSR对小鼠大脑皮层和丘脑GAT-1免疫阳性细胞的影响,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OSR对福尔马林致痛小鼠大脑G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iv OSR 500、250、125 mg·kg-1可延长福尔马林所致小鼠的舔足潜伏期(P<0.05,P<0.01);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ip)OSR 500 mg·kg-1可使小鼠丘脑和大脑皮层的GAT-1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对小鼠大脑的GAT-1 mRNA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OSR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中枢GAT-1 表达的下调相关.

    作者:高进贤;张秀娟;余建强;蒋袁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AGEs诱导H9 C2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H9C2心肌细胞自噬(Autophagy)的影响,初步探讨GLP-1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自噬活性关系.方法 将传代培养H9 C2心肌细胞随机分4组:①Control组:加入0.9%生理盐水;②AGEs组:加入100 mg·L-1 AGEs;③AGEs+GLP-1组:同时加入100 mg·L-1 AGEs和10 nmol·L-1 GLP-1;④AGEs+GLP-1+Rapamycin组:同时加入100 mg·L-1 AGEs、10 nmol·L-1 GLP-1及5μmol·L-1 Ra-pamycin(自噬诱导剂).各组在经上述预处理24 h后,分别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结果 ① 与Con-trol组相比,AGEs组细胞生存率明显减少,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高,细胞自噬溶酶体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均明显增加;② 与AGEs组相比,AGEs+GLP-1组细胞生存率明显增高,细胞内ROS水平、细胞自噬溶酶体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均明显下降;③ 与AGEs组相比,AGEs+GLP-1+rapamycin组中细胞内ROS水平降低,而细胞生存率、细胞自噬溶酶体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未见差异.结论 ①AGEs可导致H9 C2心肌细胞内ROS升高,诱导细胞损伤并激活细胞自噬;②GLP-1对AGEs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活性有关.

    作者:张军;谷翔;黄问银;张普华;于欢;殷嫦嫦;王丽丽;毛卫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抗肾纤维化药物高内涵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可用于高内涵分析的肾纤维化体外的细胞模型,为抗肾纤维化中药化合物的筛选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本研究通过TGF-β1诱导正常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以肌成纤维细胞标志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检测指标,通过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对α-SMA荧光表达强度进行检测分析,并对细胞种板密度、诱导时间、诱导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等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的肾纤维化体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TGF-β1受体阻滞剂SB525334和姜黄素、大黄素对模型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探讨吡非尼酮是否具有抗肾纤维化功效.结果 实验通过对细胞密度、诱导时间、培养基中血清浓度进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高内涵分析的NRK49F肾纤维化体外模型的建立条件.SB525334、姜黄素、大黄素和吡非尼酮均能减少TGF-β1诱导的α-SMA过表达,抑制NRK49F的活化.结论 实验建立了可用于高内涵筛选技术的肾纤维化体外模型,并能相对稳定地筛选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吡非尼酮在本模型中抑制了成纤维化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提示其可能具有抗肾纤维化作用,为抗肾纤维化药物初筛对象的选择提供了思路.

    作者:孙雪娇;刘祎;李城;王曦廷;吴清华;张宇欣;栗世铀;李亚东;李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透析法研究麻黄汤对大鼠脑海马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目的 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中医经典方剂——麻黄汤对大鼠脑海马区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释放的影响,并与麻黄药材、麻黄生物碱的作用相对比.方法 SD大鼠分为6组:麻黄汤高剂量组(以麻黄生药计4 g·kg-1)、中剂量组(以麻黄生药计2 g·kg-1)、低剂量组(以麻黄生药计1 g·kg-1)、麻黄药材组(以麻黄生药计2 g·kg-1)、麻黄生物碱组(麻黄碱7 mg·kg-1、伪麻黄碱2.4 mg·kg-1、甲基麻黄碱1.12 mg·kg-1)以及空白对照组.在动物清醒状态下,微透析采样技术从大鼠脑海马区取样,建立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脑透析液中4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28 min内达到良好的分离.麻黄汤各剂量组、麻黄药材组和麻黄生物碱组大鼠脑海马区4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均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中剂量麻黄汤组比较,麻黄生物碱组在90 min时明显降低了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Gly和GABA水平.大鼠口服麻黄汤各剂量、麻黄药材水煎液后,海马区兴奋性神经递质Asp和Glu水平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麻黄汤各剂量组大鼠Glu和Asp水平在给药后90~120 min达峰值,随着麻黄汤给药剂量的增加,Asp和Glu含量亦增加.与中剂量麻黄汤组比较,麻黄水煎液组和麻黄生物碱组Glu水平分别在90 min和150 min达峰值,达峰值时Glu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 麻黄汤剂量与Asp、Glu含量的增加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麻黄汤中其它组分抑制了麻黄和麻黄生物碱升高Glu水平的作用,同时促进了麻黄生物碱对GABA及Gly含量的升高作用.

    作者:唐映红;王一奇;周惠芬;金湛;何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给予ICR小鼠单剂量腹腔注射脂多糖0.5 mg·kg-1建立抑郁小鼠模型.在给予小鼠LPS前每天灌胃给予辛伐他汀,连续给药1周.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试验、糖水偏好度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NF-κB p65、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 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明显减少抑郁小鼠不动时间;糖水偏好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而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增加抑郁小鼠糖水偏好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小鼠前额叶皮层NF-κB p65,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抑制抑郁小鼠炎性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炎症.

    作者:张海娜;徐慧;余旭奔;王晨之;许巧巧;戴歌心;胡卢丰;张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甲基乙内酰脲抑制家兔生长激素的分泌

    目的 探索1-甲基乙内酰脲(1-methylhydantoin,MH)抑制家兔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础分泌以及拮抗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分泌的作用.方法 将36只家兔按给药种类不同,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MH组(B组)、奥曲肽组(C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组(D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MH组(E组)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奥曲肽组(F组),每组6只.各组家兔均在注射药物之前和之后5、15、30、45、60 min各采血1.0 mL,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GH水平,同时,密切观察各组家兔在注射相应药物后的行为活动情况(1周).结果 ①A组家兔各个时间点的GH水平无差异(P>0.05);②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家兔GH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D组家兔GH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与D组相比,E组和F组家兔GH水平明显降低(P<0.05);④各组实验家兔在静脉注射相应药物后,1周之内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①MH能抑制家兔GH的基础分泌;②MH能拮抗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促分泌作用.

    作者:龙飞;赵晓春;梁庆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托咪酯对小鼠小脑皮层浦肯野细胞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依托咪酯(etomidate,ET)是一种作用强、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常用于麻醉诱导和门诊手术麻醉.研究表明,ET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丘脑皮层神经元GABAA 受体,产生GABA样的作用,或增强GABA与GABAA 受体结合所引起的效应,减少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生频率[1].ET明显抑制初级感觉皮层锥体细胞电压门控Na+通道,减小Na+电流,提示ET可能通过抑制初级感觉皮层神经元Na+通道,降低神经元兴奋性[2],而ET影响小脑皮层神经元功能的文献尚未见报道.小脑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是小脑皮质的主要神经细胞,其轴突构成小脑皮质的唯一的传出路径.因此,研究ET对小脑皮层自发性放电活动,是进一步研究ET与小脑功能的基础,也为深入阐明静脉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全杰;邱德来;初春平;邴艳华;金文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J016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CJ016对人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细胞A549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CJ016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效果;同时将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考察其对肿瘤内CD31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CJ016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34.22 nmol·L-1;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效果,抑瘤率、T/C%值分别为70.08%和27.75%(20 mg·kg-1);同时,CJ016能降低肿瘤细胞内CD31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CJ016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减少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甘萍;谭永红;金伟华;王玲洁;于波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钙信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钙信号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都受到Ca2+的调控.Ca2+可调节细胞功能,钙信号和钙稳态直接与神经病变有关.近年来,钙信号功能的报道,为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钙信号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薛芸;梁尚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肝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索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对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CYPs)的诱导及可能机制.方法 TP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或HepG2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CYPs的表达水平变化,并结合特异性抑制剂或基因敲低的方法分析TP诱导CYPs的可能机制.结果 TP能够分别诱导大鼠CYP1A2、2C7、2C11、2C12、2D2、2E1和3A1的mRNA表达,50 nmol·L-1时诱导倍数分别为18.5、2.2、31.2、3.2、21.5、88.3、34.0;100 nmol·L-1时诱导倍数分别为20.3、4.6、29.6、23.1、61.1、83.0、38.5.HepG2细胞中人CYP1A1、2B6、2C9、2C19、2D6、2E1和3 A4也被TP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内核受体PXR和CAR的活性被TP下调;TP可上调肝细胞内p53的蛋白水平,p53活性抑制后TP对部分CYPs的诱导作用受到抑制.结论 TP可在肝细胞水平诱导CYPs表达,该诱导作用可能不通过核受体,p53可能参与了TP对部分CYPs的诱导作用.

    作者:虞茜;万子衿;朱燕萍;徐海荣;廖凯;刘峰;李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以Nrf2为靶点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核因子N rf2是调控机体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其调控一系列抗氧化酶、Ⅱ相解毒酶和III相转运体的表达,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而且,N rf2还能调控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证实N rf2在肾脏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生理学作用,激活N rf2能提高细胞或组织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能力,减轻机体损伤.因此,该文综述了N rf2对各种肾脏疾病的保护作用,探讨以N rf2为靶点防治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作者:曹思思;颜苗;张毕奎;蒋云生;樊新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