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慧玲;项崇悟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对三组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对照组剃毛后用肥皂水沐浴,实验组A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实验组B不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比较三组术前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不剃毛组(实验组B)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剃毛组(实验组A、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组和B组)术前及换药前术区菌落数明显减少。实验组B术后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术前用含氯已定皂液沐浴、不剃毛的皮肤准备方法均能减少皮肤的损伤,清除术区细菌,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陈婕嫱;潘婧婧;谢张黄;薛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表方式,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和调查。结果每月组织实施背靠背观察、检查和考核等干预措施,对检查结果进行修正和处理。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39.94%提高到79.81%;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由73.33%提高至91.96%。每床每日洗手液消耗量由3.56 ml增加到14.30 ml;医院感染率由3.2%下降至2.7%。结论通过实施组合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
作者:许新玲;张宏英;万岐江;秦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探头消毒的佳方法。方法比较无菌纯化水、免洗消毒凝胶、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对超声波探头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立即采样,无菌纯化水、免洗消毒凝胶、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3种方法均符合规定要求,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使用更方便。结论一次性医院消毒湿巾是较好的超声波探头消毒方法。
作者:陈丹;田桂登;简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现状,改进医院消毒方法和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2012年28所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医院消毒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消毒效果合格率95.24%,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6.5%、95.3%和93.8%,内镜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分别是83.33%和87.21%;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医院污水、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和透析液都在90.00%以上。结论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应加强卫生管理,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加大专项投入。
作者:陶桐;李元平;宋晖;张亚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船舶压舱水赤潮藻的杀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球藻培养计数法和生物测定方法,对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浓度为0.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48 h,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率达到60%。悬液内加入0.5~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96 h,蛋白小球藻悬液内抗氧化歧化酶含量升高,叶绿素a和b及总含量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水中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藻细胞的除藻机理是通过改变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等生化组成,引起藻细胞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抑制藻类增长。
作者:金朝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止血钳为观察对象,一组资料为2010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多酶清洗剂A,共收集止血钳64123件。另一组为2011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碱性含酶清洗剂B,共收集止血钳75465件。应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后器械表面有无残留血迹、污垢及锈迹,记录清洗不合格器械数量并计算合格率,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多酶清洗剂A组不合格止血钳414件,清洗合格率为99.35%,碱性含酶清洗剂 B 组不合格止血钳512件,清洗合格率为99.32%,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器械预处理是器械清洗关键环节,应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杨苏华;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及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2年度从住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220株,90.48%的菌株分离自痰液标本,其次是口咽部和伤口分泌物。以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标本中检出率高。所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比较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曲松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以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标本居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耐药倾向,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作者:张爱勤;孙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压力蒸汽灭菌的植入物手术包实行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调查压力蒸汽灭菌植入物手术包的管理情况,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变化。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质量、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监测也更完整,记录实现了追溯。结论对植入物手术包予以规范化的管理,能切实提高灭菌保障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文碧;杨京晶;周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建立专门管理组织和保洁员的培训,达到提高医院卫生保洁质量和保洁员整体素质的目的。结果通过实施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和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建立了标准化管理和操作流程,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院内感染管理。结论新型医院保洁管理模式开展,明显提高了医院卫生保洁工作质量,有利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作者:金凤然;王国伶;曹淑杰;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问题。但生活饮用水病原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介水传播疾病在我国仍不时发生,广大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超标仍然较为普遍。如何快速、准确评价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消毒效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中,一种快速、准确而又成熟的检测技术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因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消毒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检测手段的时效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制作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装载架以解决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问题。方法根据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形状和大小自行设计制作干燥架,并进行实际使用和观察。结果经使用证明,将大量消毒后湿化瓶倒立和内芯竖立在干燥架上放入干燥箱烘干,实现了湿化瓶和内芯固定,避免了倒下横躺,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充分流出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果。结论该干燥架解决了氧气湿化瓶及内芯放入干燥箱干燥问题,经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侯秋华;郑金红;杨兴玉;陈春丽;谭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菌机理。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对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杀菌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50 mg/L二氧化氯的该复方消毒剂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以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菌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破坏。蛋白质渗漏实验表明受二氧化氯作用后的大肠杆菌细胞内容物大量漏出。结论该复方二氧化氯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致使菌体超微结构破坏和细胞内容物漏出。
作者:高金龙;牛佳静;谷娜;刘璐;王奎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国内市场抗(抑)菌剂产品质量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方法采取市场抽样检查方式,先后对国内四省市17个企业及其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企业中,有93.94%的产品安全性评价报告内容比较齐全和完整,但报告结果符合要求的仅占57.14%,配方编写符合规定要求的仅占64.71%。产品标签、说明书所标示的内容符合规范要求的占80%,但实际查验的标注内容完全符合规范的仅占51.43%。产品原料规格等级与备案配方一致的企业仅占74.07%,生产记录的投料与配方一致的占78.79%。结论国内抗(抑)菌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和软硬件建设比较规范,但在产品生产和市场管理中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作者:管若青;段亚波;王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赖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双胍盐酸盐组成的复方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该复方消毒剂由1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2000 mg/L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所组成。用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明显好于复方中各单因子,且对上述4种试验菌的T/E值均大于1.0,显示出明显增效作用。结论该复方聚胍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两种聚六亚甲基胍具有显著协同杀菌作用。
作者:陈阳;于洪梅;全艳玲;朱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便于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32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79.38%,不合理使用率为20.62%。548例非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1.79%,不合理使用率为58.21%。使用频次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该医院住院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50%以上,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黄素玲;汤利;林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