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艳;叶迈蕴;叶小聪;徐爱华;汤李忙
目的:评价压力蒸汽灭菌的植入物手术包实行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调查压力蒸汽灭菌植入物手术包的管理情况,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变化。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质量、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监测也更完整,记录实现了追溯。结论对植入物手术包予以规范化的管理,能切实提高灭菌保障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文碧;杨京晶;周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方针的提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取消部分消毒产品(除"三新")行政审批的政策,但越来越多的进口消毒产品进入中国,如何在新政策下"监管"进口消毒产品,确保进口消毒产品在国内安全有效的使用,这是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了解国外消毒产品上市、审批和监管等环节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进口产品,进一步指导我们"监管"和科学使用进口消毒产品。本文就化学消毒剂在北美及其他地区的注册监管法规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流波;沈瑾;管若青;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问题。但生活饮用水病原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介水传播疾病在我国仍不时发生,广大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超标仍然较为普遍。如何快速、准确评价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消毒效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中,一种快速、准确而又成熟的检测技术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因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消毒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检测手段的时效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和观察以及查看手卫生设施配备等方法,对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士问卷调查、现场洗手操作考核调查结果相对较好,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调查结果洗手设施不足,现场观察结果护士用戴手套替代手卫生频率高,更换手套频率低。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床边交接班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有必要加强床边交接班手卫生管理。
作者:钱淑艳;叶迈蕴;叶小聪;徐爱华;汤李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赖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2008-2012年期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5年间,共出院患者186186例,发生感染患者600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3.23%,例次感染率为3.3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47.92%、12.68%和10.62%。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ICU、血液科和胸外科,感染率为37.35%、9.68%和8.41%。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高的科室是ICU,应把ICU医院感染控制作为重点。
作者:贾磊;郁波;马燮峰;陆锦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脑梗塞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住院脑梗塞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93%,真菌占20.66%,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较高,构成优势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多重耐药菌株居多,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比例也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神经外科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该医院连续5年间从医院感染病人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675株,其中鉴定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79株,占大肠埃希菌总数的26.52%。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多种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作者:刘水桂;季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桐乡市部分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结果2012年对25家托幼机构共采样561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4.14%,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教保员工手、毛巾、餐具以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77%、82.00%、84.00%、82.11%、74.67%和90.00%。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总体水平一般,尤其是餐具、饮水机出水口以及毛巾的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障幼儿健康。
作者:张晓怡;杨幼清;方惠千;徐迪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1年从住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331株,分离率居前3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分离率依次为41.2%、29.7%和8.6%。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占83.4%;其次是血液标本,占10.3%。临床分离的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敏感,但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嗜麦芽寡氧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ICU和呼吸内科,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
作者:黄晨;诸林俏;余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泌尿外科和妇科门诊患者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该医院在2010-2012年期间,从733份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174株,检出率为23.7%。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中,女性占76.4%,男性占23.6%;年龄21岁~40岁感染率构成比为67.2%。临床分离的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均比较敏感,但对环丙沙星呈现出耐药倾向。结论女性和中青年是解脲支原体感染高发人群,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田河;邸彦橙;白吉祥;宋静;南锡浩;冯铁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供水已成为世界各国21世纪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饮水卫生质量令人堪忧。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水源性疾病每年达10亿人之多,其中400万儿童因水源性传染病死亡。不安全饮用水成为发展中国家80%疾病、30%死亡的根源。采用安全、高效的饮用水消毒方法,严格执行饮水卫生标准,是防止水源性疾病发生,维护人类健康的根本前提。世界各国为确保饮水卫生质量均采取了严格措施,其中消毒一直是给水处理的核心问题,一种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或消毒方法应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并能迅速释放广谱杀菌的有效成份,且耐储存、便于运输,同时所采用的消毒操作也应简单方便,易于普及。然而国内外研究者至今没有发现一种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消毒方法。目前除了常用的氯消毒外,还有很多新的消毒方法具有推广价值,但这些新方法也存在生产制造、成本、应用条件等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作者:费春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洁净手术室的运行和管理现状,为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静态条件下的微小气候和空气洁净效果进行监测并对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共抽检广州市18家医院的53间洁净手术室,静压差、温湿度、截面风速、空气洁净度和沉降菌等6项指标监测都合格的洁净手术室比例为18.87%。各项指标中,温度、沉降菌和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88.89%、88.68%和83.02%,相对湿度、静压差和百级截面风速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0.00%、58.49%和54.72%。少数医院洁净手术室未按规范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存在过滤系统过滤器清洗和更换不规范。结论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欠规范,空气洁净合格率总体偏低,需要加强日常监督监测和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燕;贺征;陈坤才;梁颖茹;刘鹏达;张旭;林云万;邓小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以mRNA为基础的RT-PCR方法用于大肠杆菌活菌检测,并初步用于水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利用基因技术原理,建立以mRNA为模板的RT-PCR方法对大肠杆菌的uidA基因进行检测,并与平板培养法和普通PCR方法对比,评价水消毒效果。结果采用以UidA基因为模板的RT-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灵敏度为3.6×103cfu/ml;使用此方法检测经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检测结果与平板培养法一致。而以DNA为模板的PCR方法则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所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活菌,在水消毒效果的评价中具有指示作用。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季铵盐消毒巾用于新生儿暖箱消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新生儿暖箱消毒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500 mg /L浓度的聚维酮碘擦拭消毒法,实验组采用季铵盐消毒巾擦拭消毒法,消毒后分别对新生儿暖箱内壁进行采样,生物监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监测合格率均为100%。实验组消毒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使用季铵盐消毒巾对新生儿暖箱表面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可靠,操作方法简单。
作者:蒋慧玲;项崇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止血钳为观察对象,一组资料为2010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多酶清洗剂A,共收集止血钳64123件。另一组为2011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碱性含酶清洗剂B,共收集止血钳75465件。应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后器械表面有无残留血迹、污垢及锈迹,记录清洗不合格器械数量并计算合格率,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多酶清洗剂A组不合格止血钳414件,清洗合格率为99.35%,碱性含酶清洗剂 B 组不合格止血钳512件,清洗合格率为99.32%,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器械预处理是器械清洗关键环节,应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杨苏华;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双胍盐酸盐组成的复方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该复方消毒剂由1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2000 mg/L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所组成。用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明显好于复方中各单因子,且对上述4种试验菌的T/E值均大于1.0,显示出明显增效作用。结论该复方聚胍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两种聚六亚甲基胍具有显著协同杀菌作用。
作者:陈阳;于洪梅;全艳玲;朱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术前不同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对三组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对照组剃毛后用肥皂水沐浴,实验组A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实验组B不剃毛后用氯已定皂液沐浴,比较三组术前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和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不剃毛组(实验组B)皮肤损伤率明显低于剃毛组(实验组A、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组和B组)术前及换药前术区菌落数明显减少。实验组B术后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术前用含氯已定皂液沐浴、不剃毛的皮肤准备方法均能减少皮肤的损伤,清除术区细菌,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陈婕嫱;潘婧婧;谢张黄;薛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的杀菌作用,为消毒和抗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对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用浓度为体积分数0.6%肉桂油水溶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浓度为体积分数1.0%的肉桂油水溶液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5.00。相同浓度的肉桂油乳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而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则需要将肉桂油乳液浓度提高到体积分数0.8%。结论肉桂油水剂和乳剂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有一定差异。
作者:黄晓晖;陈思东;李庭杰;蔡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