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春楠
目的:评价压力蒸汽灭菌的植入物手术包实行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调查压力蒸汽灭菌植入物手术包的管理情况,针对性采取管理措施,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变化。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植入物手术包待灭菌质量、已灭菌质量和相关记录的合格率均提高,监测也更完整,记录实现了追溯。结论对植入物手术包予以规范化的管理,能切实提高灭菌保障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杜文碧;杨京晶;周建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作者:陈金龙;王长德;帖金凤;张文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便于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325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79.38%,不合理使用率为20.62%。548例非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1.79%,不合理使用率为58.21%。使用频次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结论该医院住院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50%以上,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黄素玲;汤利;林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细菌检测方法,对桐乡市部分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查。结果2012年对25家托幼机构共采样561份,总平均合格率为84.14%,不同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教保员工手、毛巾、餐具以及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77%、82.00%、84.00%、82.11%、74.67%和90.00%。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之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总体水平一般,尤其是餐具、饮水机出水口以及毛巾的监测合格率偏低,应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障幼儿健康。
作者:张晓怡;杨幼清;方惠千;徐迪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制作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内芯装载架以解决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干燥问题。方法根据氧气湿化瓶及内芯形状和大小自行设计制作干燥架,并进行实际使用和观察。结果经使用证明,将大量消毒后湿化瓶倒立和内芯竖立在干燥架上放入干燥箱烘干,实现了湿化瓶和内芯固定,避免了倒下横躺,减少了重复劳动和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重力作用使水充分流出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果。结论该干燥架解决了氧气湿化瓶及内芯放入干燥箱干燥问题,经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侯秋华;郑金红;杨兴玉;陈春丽;谭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的杀菌作用,为消毒和抗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对肉桂油水溶液及其乳液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用浓度为体积分数0.6%肉桂油水溶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浓度为体积分数1.0%的肉桂油水溶液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杀灭对数值>5.00。相同浓度的肉桂油乳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与上述结果一致,而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则需要将肉桂油乳液浓度提高到体积分数0.8%。结论肉桂油水剂和乳剂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有一定差异。
作者:黄晓晖;陈思东;李庭杰;蔡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饮水安全问题。但生活饮用水病原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介水传播疾病在我国仍不时发生,广大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超标仍然较为普遍。如何快速、准确评价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及消毒效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中,一种快速、准确而又成熟的检测技术可为卫生行政部门快速决策提供依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因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消毒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检测手段的时效性、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段弘扬;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比较实施干预前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的原因。结果通过实施腹膜透析隧道口护理细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和无菌化护理操作等干预措施,使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由干预前的2.5%下降至0.6%。结论对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实行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儿隧道口感染率。
作者:周成;谢敏叶;任晓碧;赵玲玲;戴一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无醇型消毒凝胶的制备及其杀菌效果,为研制消毒型医用超声耦合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特殊配方工艺和滤膜法,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和三氯生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凝胶进行实验室制备,并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制得的消毒凝胶呈无色透明凝胶。用含量10 g/L三氯生消毒凝胶原液浸泡作用1.0 min,对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该消毒凝胶原液涂抹作用人体皮肤,作用5.0 min,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1.77。结论该消毒凝胶剂物理性状及其杀菌效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作者:曾文明;杨宁;赖发伟;王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灭菌在防止灭菌包湿包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按照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前后分组,A组实施前687包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B组实施后6210包在A组操作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灭菌处理。结果 A组湿包率为1.74%,B组湿包率为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规范化处理是防止湿包现象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晓祺;张梅;曹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脑梗塞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住院脑梗塞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13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7.93%,真菌占20.66%,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较高,构成优势菌群。铜绿假单胞菌中以多重耐药菌株居多,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B有较好的敏感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比例也比较高。结论该医院住院神经外科脑梗塞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
作者:何秋丽;茅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现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现场采集口腔科治疗用水系统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对嘉兴市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综合性医院口腔科2009-2013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的合格率依次为20.00%、57.41%、60.00%、55.36%和89.66%,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口腔诊所2010-2012年期间治疗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20.59%、23.08%和18.75%,没有明显改善。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治疗用水污染严重,特别是社区口腔诊所治疗用水水质亟待改进,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陈黎霞;王恒辉;何培彦;高雯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复方胍类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双胍盐酸盐组成的复方消毒剂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观察。结果该复方消毒剂由1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2000 mg/L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所组成。用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明显好于复方中各单因子,且对上述4种试验菌的T/E值均大于1.0,显示出明显增效作用。结论该复方聚胍消毒剂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两种聚六亚甲基胍具有显著协同杀菌作用。
作者:陈阳;于洪梅;全艳玲;朱秀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医院不同科室清洗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差异,为加强硬式内镜器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o-tect M检测和隐血试验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室手工清洗组清洗后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49.58%,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66.67%。消毒供应中心机洗组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经Pro-tect M检测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33%,隐血试验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清洗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质量明显优于手术室手工清洗组,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作者:念金霞;钱小芳;叶培英;郑伟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止血钳为观察对象,一组资料为2010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多酶清洗剂A,共收集止血钳64123件。另一组为2011年3-5月份清洗止血钳,应用碱性含酶清洗剂B,共收集止血钳75465件。应用目测方法评价清洗后器械表面有无残留血迹、污垢及锈迹,记录清洗不合格器械数量并计算合格率,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多酶清洗剂A组不合格止血钳414件,清洗合格率为99.35%,碱性含酶清洗剂 B 组不合格止血钳512件,清洗合格率为99.32%,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器械预处理是器械清洗关键环节,应根据器械污染程度进行综合管理。
作者:杨苏华;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锌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船舶压舱水赤潮藻的杀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小球藻培养计数法和生物测定方法,对纳米氧化锌颗粒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浓度为0.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48 h,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率达到60%。悬液内加入0.5~5 mg/L纳米氧化锌颗粒,作用96 h,蛋白小球藻悬液内抗氧化歧化酶含量升高,叶绿素a和b及总含量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水中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对藻细胞的除藻机理是通过改变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等生化组成,引起藻细胞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抑制藻类增长。
作者:金朝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种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按消毒方法不同分为碘酊+酒精组、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每组各80例,于静脉穿刺前常规消毒皮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碘伏组和安尔碘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小于碘酊+酒精组(P<0.05),三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无差别(P>0.05)。结论碘伏和安尔碘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赖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及临床分布特点,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2008-2012年期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5年间,共出院患者186186例,发生感染患者600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3.23%,例次感染率为3.3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47.92%、12.68%和10.62%。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ICU、血液科和胸外科,感染率为37.35%、9.68%和8.41%。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高的科室是ICU,应把ICU医院感染控制作为重点。
作者:贾磊;郁波;马燮峰;陆锦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醛内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及连续使用稳定性。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消毒试验方法,对邻苯二甲醛消毒内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浓度为3000 mg/L的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在清洗消毒机设定程序运行总时间25.5 min,或手工清洗全过程18.5 min,对污染在模拟消化内镜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消除对数值均>4.0。在清洗消毒机模拟运行条件下,连续使用14 d、累计消毒处理81件胃镜,邻苯二甲醛含量从5880 mg/L降至3960 mg/L,该液体处理染菌模拟内镜体仍能符合消毒要求。结论该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在模拟现场条件下,无论消毒机处理或手工处理均能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在消毒机运行累计81条胃镜,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仍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
作者:魏兰芬;潘协商;钱文理;赵永信;许激;严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开展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对马鞍山市2009-2012年医疗机构开展环境卫生学和消毒药械效能抽样检测。结果4年共采样1373份,合格1245份,平均总合格率90.68%,其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无菌物品、消毒剂有效成分、室内空气、紫外线灯管和血透液合格率分别为99.11%、96.91%、96.58%、94.02%和93.18%,医务人员手、工作台面、消毒剂染菌量和专科器械合格率分别为85.66%、84.38%、82.35%和71.79%。结论马鞍山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比较高,专科器械等部分消毒效果欠佳,应重点加强监管。
作者:毕凤桂;汪永禄;陶勇;葛大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