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 通过观察和发放调查表掌握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现状、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度.结果 病区辅助人员岗前接受手卫生培训仅达69.72%,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仅为43.89%,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27.08%,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应加强对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管理,开展岗前手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切实提高病区辅助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吴朝晖;余慧茜;姜雅萍;游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富阳市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质量,以加强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管理.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富阳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2003-2012年连续10年监测,富阳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3.11%.不同年度间消毒质量合格率时有波动,但无规律性变化.平均合格率较低的是工作人员和幼儿手卫生质量.不同类型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富阳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教职工手和紫外线辐射强度合格率相对较低,应重点加强管理.
作者:盛金芳;陆栩梁;陈昌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前医院诊疗活动中已普遍应用信息化管理,临床科室的工作运行离不开电脑使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的感染管理控制全面开展,但对电脑键盘的细菌学污染调查不多,执行力不强,现将我们对2所医院各临床科室共60台电脑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结果与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吴朝晖;陈立浦;金益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再生器械及物品的清洗质量,完善清洗、消毒和灭菌标准操作流程.方法 2007年6月起消毒供应中心开始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逐渐取消全院自备包,将再生物品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对PDCA循环应用前后清洗质量、氧气湿化瓶消毒全院日平均人力及耗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用PDCA循环后,手术器械、麻醉喉镜清洗质量显著提高;氧气湿化瓶、气管内套管等物品的清洗质量明显提高.全院氧气湿化瓶浸泡消毒耗材与人力分别节约85%、81.48%.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体现质量持续改进,节约成本,使消毒灭菌工作更加制度化、标准化.
作者:谢金兰;秦颖;钱巧珍;石纯娟;张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加强PICC处置室管理,降低PICC置管患者感染发生率.方法 以加强PICC处置室管理实施前264例作为A组,实施后318例作为B组,比较2组的感染情况.结果 A组感染率为9.09%,B组感染率为7.23%,B组比A组降低了1.86%.结论 通过实施对PICC处置室的加强管理,降低了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芳;刘艳清;杨贵荣;崔静;李冬霞;安晓玲;张秋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2011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两年内共收治不同病种的重症病人684例,发生医院感染136例,感染率为19.8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61.3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构成占42.65%;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3.97%和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占11.03%.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结论 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严格无菌操作和执行手卫生措施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主要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周冬梅;马玲霞;侯瑞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干区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加强和规范消毒质量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辖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器械清洗效果和医院污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3年总合格率为97.5%.2009-2011年度合格率分别为96.6%、99.5%和96.1%;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96.7%和98.2%;器械潜血试验、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医院污水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96.6%、98.9%、99.0%、99.5%和94.4%.结论 江干区各级医疗机构总体消毒质量较好,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质量管理,尤其是要加强污水的规范处理.
作者:高海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对医疗机构污水消毒的卫生管理.方法 对152家医疗机构污水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1年和2012年医疗机构污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0.85%和79.57%,2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未检出沙门菌和志贺菌,超标项目为总余氯和粪大肠菌群.结论 2012年昆明市医疗机构污水监测合格率较2011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需加强监督监测力度和消毒工作指导,使医疗机构污水达标排放.
作者:周卫民;韩瑞萍;董丽琼;邱裕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烟雾剂现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和培养方法,对该消毒烟雾剂杀灭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在28 m3的房间内放置该烟雾剂2枚(折合有效氯112.5 mg/m3),点燃该烟雾剂,在常温常湿条件下熏蒸作用60 min,对现场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为95.83%.结论 该三氯异氰尿酸烟雾剂具有较好的除菌作用.
作者:贾瑞忠;黄清臻;史慧勤;石华;韩华;李彦;杨振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腔镜器械如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输尿管镜、膀胱镜、电切镜、喉镜、食道镜、鼻内窥镜等.其特点: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管腔关节齿纹多,污染重,清洗难度大[1].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CSSD于2012年3月正式接管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工作,运行4个月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田桂登;刘贤婷;黄金亚;舒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病房设早产儿室、足月儿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承担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危重患儿的救治工作.每年收治的早产儿、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和重度窒息儿等危重几千余例都属于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1].为了有效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我们根据新生儿感染特点,制定出管理控制措施.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通过标本分离培养菌种鉴定方法和药敏试验,对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调查分析.结果 该医院在1年半的时间里,从住院病人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89株,其中ESBLs阳性率为55.02%,主要分布于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和肾内科.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比较敏感.结论 该医院住院病人尿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某医院产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调查期间,该医院共发生职业暴露186例,其中产科助产士34例,占18.27%.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21例;暴露来源以血源性暴露为主,主要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羊水,其次为梅毒患者的血液羊水.结论 助产士职业暴露多数发生在治疗操作中,应加强助产士标准预防措施,采取防护措施.
作者:罗长华;王华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报告开胸手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103例开胸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所调查的103例开胸手术患者中,有37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35.92%.引起开胸手术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高龄、严重基础病和机械通气等.结论 该医院开胸手术患者医院获得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直接与病人本身状况和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关.
作者:洪丽霞;吴惠文;黄凤玉;冯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穿刺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效果.方法 按穿刺针回收日期分成二组,实验组用30g/L过氧化氢浸泡10 min,对照组用1∶100多酶溶液浸泡10 min,然后均用多酶溶液清洗;比较二组清洗后隐血试验阳性率,评价其清洗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53%、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氧化氢浸泡+多酶溶液清洗的穿刺针清洗效果明显优于1∶100多酶溶液浸泡+多酶溶液清洗的穿刺针.
作者:夏小莲;周凤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医疗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内镜技术的手术量迅猛增长,使得不同类型的内镜器械和相关设备使用率增高.由于设备昂贵,在内镜手术增多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加快器械的周转速度.近年来,针对以往分散式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将内镜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CSSD)标准化管理流程,实施集中式管理模式已逐渐被国内医院所采用.
作者:钱小芳;刘桂华;徐爱梅;念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有卧床病人时母婴同室病房的空气消毒.方法 利用平板沉降法采样培养法,对食醋消毒母婴同室病房空气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用浓度为25g/L的食醋3~10mL/m3加热熏蒸30 min,母婴同室病房在行食醋熏蒸前细菌数为400 ~ 800 cfu/m3,而消毒后细菌数为75 ~150 cfu/m3.结论 母婴同室病房使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可降低病房菌数,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
作者:李成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性疾病分布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样现患率调查方式,对2012年7月25日0:00-24:00在某院内科系统住院的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该医院内科系统共有住院患者704例,有感染性疾病280例、290例次,感染率为39.78%、例次感染率为41.19%;其中医院内获得感染率占15.00%,社区获得感染占85.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2%,以治疗性用药和Ⅰ联用药为主.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3株,医院内获得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标本中还检出一定比例的EB病毒.结论 该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感染以社区获得感染为主,除细菌感染之外,还发现病毒感染,应加强社区获得感染的干预措施和管理.
作者:薛菊兰;詹嘉琪;高祖梅;樊红英;王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血液透析病房透析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共监测患者910例,发生医院感染117例,感染率为12.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构成比为38.18%;其次是尿路感染,占18.32%.长时间住院和透析、高频率插管操作等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王海燕;鲜万华;王书会;付敬;王静娜;王伟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消毒管理工作现状,规范血透室卫生消毒管理.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部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以及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结果 宝鸡市各级医疗机构血透室在消毒隔离和手卫生设施配备方面存在不足,管理不到位.物体表面和手卫生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 本地区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硬件设施和管理存在不足,消毒质量合格率较高,应着重改进硬件设施条件和加强管理.
作者:张宝芳;李旭龙;张铮;王军浩;杨培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