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碧茵;孔岩;徐侣;杨亚萍;刘春风
目的 检测成人肝癌组织是否表达褪黑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MR),并探讨其结合特性.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MR两种亚型(MT1、MT2)的表达和分布.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肝癌组织MR特异性结合和动力学特性.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成人肝癌组织MT1和MT2均呈聚集型粽黄色颗粒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核中表达少.放射配体结合结果 表明,成人肝癌组织存有~(125)I标记的褪黑素(~(125)I-Mel)特异结合位点,大结合容量(B_(max))值为(0.29±0.07) pmol·g~(-1) protein,平衡解离常数(K_d)值为(48.7±6.5) pmol·L~(-1),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特异性结合特点为可饱和及可逆性结合.结论 成人肝癌组织表达MR,包括MT1和MT2,其结合特性为低结合容量、高亲和力、可饱和性及可逆性.
作者:亢晓彬;马勇;魏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精神兴奋剂是一类能够兴奋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并容易产生依赖性的精神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多巴胺在精神兴奋剂的行为效应和精神兴奋剂依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多巴胺转运体控制着神经元内多巴胺的稳态和多巴胺神经通路的传递,因此多巴胺转运体在精神兴奋剂的奖赏和行为刺激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光晓;苏瑞斌;李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群体药动学(PPK)应用统计学原理,综合评价影响药动学个体间及个体内差异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利用Bayesian反馈,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个体药动学参数.PPK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及西罗莫司的合理用药均有广泛应用.
作者:陈冰;蔡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生长、凋亡及其对p21和survivin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苯丁酸钠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 和RT-PCR 检测p21和survivin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 实验表明苯丁酸钠对Tca8113细胞株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苯丁酸钠诱导Tca8113细胞株G_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苯丁酸钠能使p2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同时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结论 苯丁酸钠通过刺激p21表达增加和抑制surv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Tca8113细胞株增殖,诱导细胞G_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并且p21 mRNA水平的上升和survivin mRNA水平的下降变化呈负相关(r_s=-0.548,P<0.01),二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亦如此(r_s=-0.514,P<0.01).
作者:潘德顺;陈伟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HR大鼠在高血压发展进程中,不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及抗高血压药物对其的修复.方法 以SHR为模型,7~24 wk(wk:周龄)给予卡托普利(3.375 g·kg~(-1)·d~(-1)),停药观察至32 wk.6、18、24和32 wk时分别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心尖小动脉形态结构,及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乙酰胆碱(ACh)浓度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检测(n=6).结果 SHR在18 wk时胸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小动脉均出现结构病变,并随时间逐渐加重,三级动脉中胸主动脉病变较之严重,表现为内皮细胞脱落和中膜增厚;随年龄增大SHR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ACh依赖性舒张度均下降,但胸主动脉舒张度降低幅度大于肠系膜上动脉(P=0.10,18 wk;P<0.01,24、32 wk);卡托普利能抑制18 wk SHR胸主动脉舒张度的降低(P<0.05 vs SHR),但对肠系膜上动脉没有该作用.结论 伴随SHR高血压的发病进程,体内各级动脉内皮细胞均发生损伤,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大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出现早,程度也往往高于中、小动脉,抗高血压药物可抑制大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但对中、小动脉内皮功能损伤无作用.
作者:王现珍;蒋嘉烨;陆家凤;罗珊珊;王勋;卞卡;可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 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 ,建立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观察天山花楸叶总黄酮(4.0、6.0 mg·L~(-1))对心脏I/R损伤后心功能、心肌组织中超氧岐化酶 (SOD) 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利用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脂质过氧化反应体系,检测了天山花楸叶总黄酮 (6.25、12.5、25、50、100 mg·L~(-1))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0 mg·L~(-1))可明显改善离体心脏I/R损伤后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大速率 (± dp/dt_(max)),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0 mg·L~(-1))处理后I/R损伤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天山花楸叶总黄酮(6.25~100 mg·L~(-1))可浓度依赖性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 天山花楸叶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付伟;刘婷;杨彩玉;王婷;郑秋生;唐辉;王振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SW199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survivin、p21 mRNA表达.结果 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均见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分析出现亚G_1峰并显示G_2/M期周期阻滞.RT-PCR分析结果 显示p21 mRNA表达增加而survivin mRNA表达减少.结论 冬凌草甲素通过诱导凋亡和G_2/M期周期阻滞来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生长,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urvivin和p21调节的信号途径有关.
作者:宋芳;冯一中;蒋小岗;顾振纶;郭次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紫杉醇耐药株MCF-7/Taxol中的紫杉醇结合的差异蛋白质,探索抗肿瘤药物新靶点.方法 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HPLC-MS联用法检测合成产物.SRB法检测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免疫磁珠偶联后与MCF-7及其MCF-7/Taxol的全细胞蛋白液反应,获得紫杉醇结合蛋白,SDS-PAGE电泳获得差异蛋白条带,LC-MS/MS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差异结合蛋白.结果 成功合成生物素化紫杉醇,生物素化紫杉醇的生物活性和紫杉醇相当.经过蛋白电泳分析,MCF-7/Taxol的紫杉醇结合蛋白较MCF-7多一差异条带,LC-MS/MS分析提示数个目标蛋白,经过Western blot验证差异条带中有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Dermcidin Precursor、Actinin.结论 成功获得了MCF-7和MCF-7/Taxol之间的紫杉醇细胞差异结合蛋白,对这些蛋白作用机制的的深入探索,可能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寻找到新的靶点蛋白,发现新的肿瘤耐药机制.
作者:张正华;梁晓华;吴学勇;侯凯生;张小平;吕中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沉默Notch1基因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Notch1-shRNA慢病毒感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筛选稳定低表达Notch1的细胞单克隆,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裸鼠种植瘤模型观察Notch1沉默对种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成功筛选得到Notch1稳定沉默的U251细胞单克隆,其Notch1蛋白下调(65.3±5.1)%.Notch1稳定沉默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慢;Notch1沉默组的平板克隆形成率为(18.6±2.5)%,低于对照组(37.0±3.3)%;Notch1沉默组软琼脂集落形成率(51±5)%,低于对照组(80±4)%;Notch1沉默组裸鼠腋下种植瘤生长速度减慢,30 d后瘤重(0.31±0.09)g,明显低于对照组(2.35±0.71)g;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RNAi沉默Notch1基因可致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能力下降.
作者:张明芳;郭亚;齐元麟;郑志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霉素诱导大鼠膈肌急性损伤时膈肌收缩特性的变化与大鼠膈肌细胞骨架蛋白和肌浆网钙泵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急性膈肌损伤动物模型,♂ SD大鼠随机分成:阿霉素低剂量组(10 mg·kg~(-1))、中剂量组(20 mg·kg~(-1))和高剂量组(40 mg·kg~(-1))及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 d后剖胸取膈肌,应用体外灌流大鼠膈肌肌条方法 ,分别测量其单收缩张力(Pt)、大强直张力(Po)、峰值收缩时间(CT)、半舒张时间(1/2RT) ,张力大上升速度(+dt/dt_(max))及张力大下降速度(-dt/dt_(max)).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膈肌骨架蛋白肌联蛋白(titin)、伴肌动蛋白(nebulin)和肌浆网钙泵(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中、高剂量模型组大鼠膈肌Pt,Po,±dt/dt_(max)下降(P<0.01),CT、1/2RT延长(P<0.01).阿霉素中毒大鼠膈肌各基因表达较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P<0.01).结论 阿霉素中毒大鼠膈肌细胞膈肌骨架蛋白titin、nebulin和SERCA mRNA表达下调,并可能与膈肌张力改变有关.
作者:胡杰;于影;高琴;关宿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是一类由细胞外酸化所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属于钠通道超家族的新成员.近来发现,ASICs不但在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神经系统以外的组织(如:味蕾、心血管、骨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对有关ASICs在神经以外其他组织中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以增进对ASICs生物学功能和病理作用的了解.
作者:袁凤来;陈飞虎;陆伟国;李霞;吴繁荣;张腾跃;王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儿茶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儿茶素各组于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2 h腹腔注射儿茶素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NS.再灌注24 h,用改良的Bederson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进行海马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PO和NOS活性测定.结果 儿茶素可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组织学损伤,并且降低脑组织中MPO和NOS的活性.结论 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作者:刘珊丽;刘宗文;卢沛琦;张艳;张建东;贾丹辉;姚昱欧;曹志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型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NNINspm对多胺转运体的识别及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NNINspm对多胺转运体识别及Akt易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NINspm对cytochrome C、14-3-3、Bad、Bcl-xL、mTOR、p70S6K、Cdk4 、p27~(kip1)、Akt、Caspase-3、Caspase-9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NNINspm具有良好的多胺转运体识别能力及肿瘤细胞靶向性,其通过抑制Akt磷酸化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信号分子发生改变,如14-3-3蛋白与Bad解离并与Bcl-xL结合,随后引起cytochrome C释放及caspase-9及caspase-3活化并终诱导细胞凋亡;此外,NNINspm诱导mTOR和p70S6K脱磷酸化,Cdk4下调及 p27~(kip1)上调并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结论 NNINspm通过PI_3K/Akt信号途径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作者:谢松强;李骞;张亚宏;王建红;赵瑾;王超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钙调素拮抗剂0-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增强阿霉素诱导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MTT法测定阿霉素、EBB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阿霉素杀伤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及其亲代细胞系(MCF-7)的作用的IC50值,用不同浓度EBB处理MCF-7/ADR细胞后用FACS法分析EBB对阿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及对mdr1 mRNA和P-gp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BB处理前后及用EBB预处理24和48 h后MCF-7/ADR和MCF-7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改变.结果 MTT结果 显示EBB对MCF-7和MCF-7/ADR都具有抗肿瘤活性;EBB还能协同提高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MCF-7组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值为0.73,MCF-7/ADR组CDI值为0.49,其对耐药细胞的协同作用更为明显.随EBB剂量增加,低剂量阿霉素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增加而且P-g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细胞内阿霉素浓度逐渐提高,而且用EBB预处理MCF-7/ADR细胞24和48 h后细胞内阿霉素和罗丹明浓度也逐渐提高.结论 EBB是有效的肿瘤细胞化疗药物,它不但能直接抑制P-gp功能还具有下调P-gp蛋白表达的作用,从而有效逆转MCF-7/ADR细胞的耐药现象,协同增强化疗药物对耐药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赵英新;刘荣;范冬梅;任思楣;李崴;师锐赞;张砚君;杨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评价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纯品,普通昆明小鼠灌胃给药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剂量分别是西红花酸6.25、12.5和25.0 mg·kg~(-1)和西红花苷18.7、37.5和75.0 mg·kg~(-1)·d~(-1),采用测定普通小鼠体内抗氧化指标(SOD、GSH-Px、TAOC和MDA)的方法 对比评价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 两种化合物都能明显提高小鼠肾脏和肝脏的SOD, 肝脏的GSH-Px,心脏和肾脏的TAOC,降低血浆的MDA.结论 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具有相似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可能是肝脏和肾脏.
作者:陈阳;杨婷;黄娟;田西;赵璨;蔡乐;冯丽娟;张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PF对α-synuclein(α-sy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SD大鼠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d 10给予不同浓度的MPP~+(0.1、0.5、1.0 mmol·L~(-1))处理24 h,并在0.5 mmol·L~(-1) MPP~+处理的基础上,给予1 μmol·L~(-1)或10 μmol·L~(-1)的PF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计数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定量RT-PCR法检测α-syn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 MPP~+(0.1、0.5、1.0 mmol·L~(-1))处理导致黑质致密部TH+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P~+(0.5 mmol·L~(-1))使α-sy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F(10 μmol·L~(-1))有效增加了TH+细胞的数量(P<0.01),并明显下调了α-syn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PF能有效拮抗MPP~+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死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yn的表达有关.
作者:曹碧茵;孔岩;徐侣;杨亚萍;刘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以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全草为原料研制开发的苦碟子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为全面提高苦碟子注射液药品质量标准,降低生产成本,将苦碟子注射液按中药五类新药(冻干粉针剂)开发,其有效部位苦碟子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owthistle-leafixeris seedling,TFS)含量由原来的15%提升到90%.
作者:翟玉荣;于小风;曲绍春;徐华丽;睢大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作用的P2受体分为G蛋白偶联型的P2Y受体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的P2X受体.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有多种P2X和P2Y受体亚型表达.嘌呤信号在肌肉萎缩症的肌肉再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肌肉萎缩症、肌腱炎等骨骼肌疾病有关,并可能为治疗与肌肉有关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徐昌水;高云;梁尚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该文从免疫器官重量、单核巨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粘膜免疫等方面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黄其春;何玉琴;李焰;杨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傣药大黑附子,又名坡扣,为天南星科千年健属植物大黑附子Homalomena gigantea Engl的根茎,是傣医常用的一味药材,味麻、气腥、性温.具有润肺止咳,解热~([1]),祛风除湿的作用.在治疗疔疮肿毒、咳喘病、风湿关节疼痛等病症上有独特疗效.
作者:朱小珊;刘刚;肖二;杨光忠;梅之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