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含氯消毒液对口服摆药师手消毒效果的观察

陈敬然;尹晓飞;刘顺良

关键词:复方含氯消毒液, 口服摆药, 手消毒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含氯消毒液对口服摆药师手消毒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用复方含氯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对照组用普通洗手液进行手消毒.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复方含氯消毒液组未见细菌生长,效果优于普通洗手液组.结论 复方含氯消毒液具有皮肤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便、不易挥发、无刺激性等优点,适合用于口服摆药师进行手消毒.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用呼吸机管路和附件清洗消毒与管理

    目的 建立复用呼吸机管路和附件清洗消毒与管理措施,保证清洗消毒质量.方法 通过目测法、STF清洗效果检测卡和活菌计数技术,对呼吸机及其附件清洗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建立管理措施.结果 该医院对呼吸机管路和附件采用集中清洗消毒,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质量监控,取得良好效果.经对29批次呼吸机及其附件清洗消毒后检测证明,目测法和清洗效果检测卡监测清洗质量全部合格,细菌培养结果达到全部无菌生长.结论 医院呼吸机管路和附件采取集中清洗消毒管理,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便于统一管理,消毒质量得到了保证.

    作者:刘军;张雪莲;赵江丽;王芳;赵晓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影响手术切口细菌培养阳性率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手术切口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1000例手术患者切口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相关因素.结果 切口细菌培养的细菌种类及阳性率与病人的皮肤和医生手臂的消毒、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手术接台情况等相关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患者手术切口细菌学标本采集和培养应考虑到手术皮肤和术者手消毒及其他因素,采取控制措施,获得准确的培养结果.

    作者:彭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种手消毒凝胶替代消毒耦合剂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种手消毒凝胶替代消毒耦合剂进行B超检测的效果.方法 通过B超应用效果和涂抹采样及细菌检测方法,对该手消毒凝胶作为耦合剂使用时B超实时图像显示和使用后除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在乳腺肿物切除术过程中,用该手消毒凝胶取代耦合剂进行B超监测显示,图像清晰可靠.使用中的消毒凝胶开启后在2周内可保持无菌生长.用该手消毒凝胶涂抹过的皮肤上未检出存活细菌.结论 该手消毒凝胶替代超声耦合剂不影响图像清晰度,可抑制或杀灭皮肤上细菌.

    作者:陈丽容;肖秀红;徐凤琴;陈伯宁;丘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分布的研究

    目的 研究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仪器法和化学分析法,对不同采样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氯化消毒副产物检测.结果 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三卤甲烷检出率60.20%、有13.40%超标;卤乙酸的检出率50.05%,超标率为2.10%.丰水期的水中消毒副产物浓度高于枯水期,市县级水厂与乡镇水厂污染程度无差别.结论 某市氯化消毒的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副产物检出率达50%以上,部分水中毒副产物含量超标,应改进水消毒工艺,加强水源保护.

    作者:李谦;刘天洁;范正轩;黄伟;梅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规范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 规范口腔门诊消毒中心的合理布局和口腔诊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 通过对口腔门诊口腔器械消毒中心实施环境改造和设备配置,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消毒与灭菌管理.结果 经过改建和完善管理,使得该口腔门诊消毒中心管理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质量.结论 该口腔门诊消毒中心通过改建和规范管理,提高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王群;庄根鹰;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效果现状,为加强消毒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方法对该城区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设卫生服务站的消毒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连续2年共采样2 698件,平均总合格率为95.37%.各检测项目中,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均在95%以上,污水消毒效果合格率低.结论 该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消毒效果较好,但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污水处理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王会平;王仲华;张洪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浓度氯已定皮肤消毒剂持续抑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种浓度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的皮肤抑菌效果.方法 根据英国测试和材料协会(ASTM)相关测试方法,对受试者在用氯己定皮肤消毒前和消毒后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采样培养,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前菌数平均对数值大于2.65 lg cfu/ml,2种不同浓度氯已定消毒即时的杀菌率都在99%以上,此后出现细菌反弹,5 g/L氯已定消毒液皮肤持续抑菌时间在48 h左右,此后细菌明显反弹,96 h已恢复消毒前水平.20 g/L氯已定消毒皮肤持续抑菌时间可持续在192 h,仅为消毒前菌数水平的0.5%,显示良好的长效抑菌性能.结论 2种浓度氯己定经ASTM方法检测氯已定皮肤消毒后在皮肤上有明显的残留抑菌活性.

    作者:任慧;江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南通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卫生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南通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卫生现况,以便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管理.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南通市餐饮具消毒企业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55家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厂房选址选择均符合卫生要求,但只有30家持有有效营业执照.从所调查的企业共采集不同标本55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7.3%,检出污染有大肠杆菌标本60份.结论 南通市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规模较小、条件较差、产品合格率较低,凡卫生设施符合要求、生产流程功能区布局合理的企业监测结果合格率较高.

    作者:张周建;顾健;吴正和;刘素萍;赵云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工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措施

    目的 实施干预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工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通过单盲法调查手术室护工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影响护工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结果 该医院手术室护工手卫生执行率仅为23.5%.经过有效干预措施,使该手术室护工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到75.7%.结论 该医院手术室护工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本次实施的干预措施使其手卫生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证明干预措施有效.

    作者:杨惠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平顶山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平顶山市直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状况,强化对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质量监督,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的力度,我们于2007-2011年对医院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张锦娟;邢东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扎溴铵消毒剂的抗力观察

    目的 研究医院环境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及其对苯扎溴铵消毒液抗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细菌检测和肉汤稀释法,对医院环境标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扎溴铵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从841份医院环境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标本中共分离出6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49%;从中检出12株携带qacA基因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苯扎溴铵对携带qacA基因的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IC值范围为0.7 mg/L~2.8 mg/L,其中11株的MIC值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结论 携带qacA基因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扎溴铵的抗力普遍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试验标准菌株.

    作者:孟琳;李俐;尹世辉;谭金煜;王立平;王炜红;林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及其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肿瘤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0年全年入住某医院肿瘤内科的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监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该医院肿瘤内科全年共入住3 449例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是消化道和皮肤感染.引发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留置通道以及气管插管.结论 住院肿瘤病人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侵入性操作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靖;杨爱芝;赵应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清新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清新县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方法 对清新县医疗机构的灭菌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使用中消毒液、棉签、室内空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强度和污水等进行采样检测与评价.结果 3年共采样5 519份,合格4 958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9.84%,2008-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75.70%,91.92%和98.68%;县级医疗机构、镇级医院、个体诊所合格率依次为98.72% 、93.95%和87.11%.结论 全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总体不高,合格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大部分医疗机构较重视消毒质量,但个别医务人员消毒灭菌意识不够强,应加强医务人员消毒知识的培训.

    作者:黄彩琼;欧映红;黄洁珍;林瑞芳;朱国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驻马店市自备井水消毒效果的调查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研究引起细菌污染的因素,提出水体消毒与改水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抽检水样的方法,检测自备井水消毒前后的水质情况,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2002-2007年自备井水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6.98%,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49.6%.结论 驻马店市生活饮用水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强水消毒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

    作者:王振岗;黄永志;张庭喜;李晓勇;刘凯;郑宏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致基金课题论文作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护人员携带MRSA及其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医护人员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抗药基因携带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和基因扩增技术,对医院医护人员鼻前庭和手上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抗药基因检测.结果 上海市医院4种岗位医护人员鼻前庭MRSA平均携带率为1.81%,手上MRSA平均携带率为0.83%,以医生和工勤人员携带率较高.鼻前庭分离的MRSA菌株qacA基因阳性率为33.33%,手分离到的MRSA菌株qacA基因的阳性率为54.55%.结论 上海市医院医护人员鼻前庭和手上MRSA携带率不高,但此类菌株抗消毒剂基因阳性率较高,提示应加强适时监控.

    作者:葛忆琳;陈越火;朱仁义;沈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标准预防在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中的实践

    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全院患者、工作人员和医疗业务重复使用的布类物品下收、洗涤消毒、整烫、下送工作.患者用后织物常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回收、洗涤消毒、发放不严格按规范化操作,会成为医源性传播和医院感染的隐患[1].标准预防为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凡接触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我们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媛媛;李世阳;何琨;张福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MRCNS耐药特性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患者MRCNS的分布特点、耐药性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医院感染患者MRCNS的分布特点、菌株构成及其耐药性,并比较MRCNS与MSCNS的耐药性差异,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患者MRCNS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到所有葡萄球菌的近70%,医院感染患者MRCNS以分泌物分布多;MRCNS对β-内酰胺类药物全部耐药,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万古霉素全部敏感;MSCNS的耐药性要低于MRCNS(P<0.05或P<0.01).结论 医院感染患者MRCNS的耐药性很强,而且要强于MSCNS,医院MRCNS主要分布于分泌物中,以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控制MRCNS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杜艳红;谷德权;孙永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消毒包装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影响,选择一个佳消毒包装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常规流程法和集中消毒包装优化流程法消毒保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经优化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率100%,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98.3%.经常规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平均合格率为95%,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平均为75%.结论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和保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流程法,前者消毒效果有保证,保存期限长.

    作者:宋志燕;方筱妹;吕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含氯消毒液对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试验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含氯消毒液对某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对某托幼机构240件接触幼儿物品应用复方含氯消毒液和紫外线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前后对各组细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复方含氯消毒液消毒后细菌总数检出率为2.01%,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39%,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复方含氯消毒液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结论 复方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的消毒方法,值得托幼机构、学校环境物品消毒的推广.

    作者:尹晓飞;刘发梅;刘顺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