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效果调查

王会平;王仲华;张洪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消毒效果,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效果现状,为加强消毒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方法对该城区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设卫生服务站的消毒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连续2年共采样2 698件,平均总合格率为95.37%.各检测项目中,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均在95%以上,污水消毒效果合格率低.结论 该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消毒效果较好,但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污水处理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气管套管清洗消毒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成本低,效果好的金属气管套管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7月将临床回收的气管套管144套,随机分3组并做好标记,分别采用传统的清洗煮沸法、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法和超声波超声+手工清洗法,将每组清洗后的气管套管在无菌操作下采样,送细菌培养,比较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超声波超声+手工清洗法佳,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法次之,而手洗煮沸消毒法差.结论 超声波超声+手工清洗消毒是佳的清洗气管套管方法.

    作者:殷玲琴;廉云;何东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甘肃省47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医疗机构都制定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只有36.1%的医疗机构能规范执行这些制度.在47所医疗机构中,有36所医院采用焚烧方式自行处置医疗废物,但仅有8所医院配备了专用焚烧炉.结论 甘肃省多数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存在问题,建议加大对医疗废物处置的专项投入,改善管理现状.

    作者:张浩军;张映华;周垚;王燕;杨亚红;张俭;苏莉;王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患病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9月14日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住院患者796人,发生医院感染患者27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39%、例次现患率3.7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为70.37%,其中上呼吸道为37.04%,下呼吸道为33.33%.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0.70%,以治疗用药为主.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泌尿道和动静脉插管、免疫抑制剂和化疗的使用、手术等有创操作等.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不高,主要危险因素是各种置管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美婷;张鑫;王首亚;任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精神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精神科2010年度共有269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例、13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09%、例次感染率4.8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占81.82%.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原发基础病是构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危险因素多,应提前采取控制措施.

    作者:赖成美;杨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特殊手术器械清洗与维护方法探讨

    由于管腔器械、多关节器械、动力器械等特殊手术器械类型繁多、结构复杂,采用常规的方法清洗与维护,存在清洗与润滑难彻底、机械与动力部件性能不良等问题,影响了检查、包装、灭菌与使用.为保证特殊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完好的性能,通过对特殊手术器械进行预处理、细化清洗流程及清洗注意事项、加强对清洗后器械的维护保养及检查.显著提高了清洗质量,较好地保证了器械的性能,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使用的满意率.

    作者:王大莉;王晓娅;邓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目的 加强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的医院感染质量管理,预防污染织物引起的院内感染.方法 深入了解医院病房污染织物收集暂存、病区工作人员与社会化洗涤公司人员交接过程中存在的感染控制问题,对污染织物收集、转运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污染织物分类、收集、转运过程,医院感染危害点进行控制,加强感染科、护理部、总务科协同监督及考核.结果 对污染织物实施规范管理,可减少因污染织物收集转运不当造成二次污染.结论 加强医院社会化洗涤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的监管,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婷;梁建生;邓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唐山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 主要选择市直医疗机构,对其诊疗中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口腔科)、内窥镜、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2011年共采样253份,合格234份,平均总合格率92.49%;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口腔科)、内窥镜和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依次为93.75%、98.25%、100%、80% 、85.71%和93.33%.结论 唐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高,但消毒医疗用品合格率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付学红;杜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毒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判断的研究

    目的 研究消毒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判断.方法 分为外部质量控制和采用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是与检测工作同步进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依据使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同,结果判断亦不同,采用量值比对方法时,实验室校准结果满意,实验室校准结果不满意;采用检测比对方法时,实验室检测结果满意,实验室检测结果可疑,实验室检测结果不满意;进行盲样检测时,实验室校准结果满意,实验室校准结果不满意.结论 通过结果判断,检测结果不满意或可疑时,需查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后得出满意的检测结果.

    作者:刘继敏;李绍连;韩艳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含氯消毒液对口服摆药师手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含氯消毒液对口服摆药师手消毒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用复方含氯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对照组用普通洗手液进行手消毒.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复方含氯消毒液组未见细菌生长,效果优于普通洗手液组.结论 复方含氯消毒液具有皮肤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便、不易挥发、无刺激性等优点,适合用于口服摆药师进行手消毒.

    作者:陈敬然;尹晓飞;刘顺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清新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清新县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方法 对清新县医疗机构的灭菌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使用中消毒液、棉签、室内空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强度和污水等进行采样检测与评价.结果 3年共采样5 519份,合格4 958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9.84%,2008-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75.70%,91.92%和98.68%;县级医疗机构、镇级医院、个体诊所合格率依次为98.72% 、93.95%和87.11%.结论 全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总体不高,合格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大部分医疗机构较重视消毒质量,但个别医务人员消毒灭菌意识不够强,应加强医务人员消毒知识的培训.

    作者:黄彩琼;欧映红;黄洁珍;林瑞芳;朱国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目的 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便积极进行预防控制.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度住院糖尿病高危人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 该医院2010年全年共监测糖尿病患者463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7%.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和泌尿道感染,感染构成比依次为35.29%、32.41%和23.53%.结论 住院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处于有效控制范围,感染部位除呼吸道感染率较高之外,皮肤软组织感染率较高值得关注.

    作者:吴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标准预防在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中的实践

    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全院患者、工作人员和医疗业务重复使用的布类物品下收、洗涤消毒、整烫、下送工作.患者用后织物常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回收、洗涤消毒、发放不严格按规范化操作,会成为医源性传播和医院感染的隐患[1].标准预防为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凡接触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我们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洗衣房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媛媛;李世阳;何琨;张福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含氯消毒剂浓度试纸应用不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含氯消毒剂以其广谱、高效、速效的杀菌性能以及低毒、价廉、使用方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现今医院环境消毒工作中使用多的一种消毒剂型[1].但其稳定性差,容易分解,为确保其在使用中溶液的有效性,含氯消毒剂浓度试纸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若试纸使用不当,常导致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有试纸应用不当的情况发生,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临床消毒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陈艳丽;丁桂菊;周红霞;张蓉;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管理

    随着儿科学的发展,新生儿学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围生医学的出现,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10年来,新生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医院内广泛大剂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使一些原本为条件致病菌或致病力很低的细菌过量繁殖外,创伤性检查与治疗及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都对新生儿的生命构成威胁.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空气中的浮游菌尘、输液等途径而传播,尤其是医务人员不注意无菌操作,就会在围产期通过接生、检查等操作中将病原微生物带给新生儿.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是切断微生物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预防医院感染不仅是为了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同时也是防止医护人员遭受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作者:费春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B-D测试预热时间的确定

    B-D测试是专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卫生部行业标准(WS310-2009)规定,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运行前应进行B-D测试,合格后方可运行.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直到合格后方可使用.

    作者:贾长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皋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皋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点(检测点)供水现状,为进一步推进皋兰县农村改水工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皋兰县11个检测点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11个检测点中,90.9%的检测点采用地面水水源,36.4%的检测点未进行水处理,54.5%的检测点无任何消毒设备,未进行任何方式消毒;水样合格率为29.5%,细菌总数超标率高达52.3%.结论 皋兰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较差,应加强农民群众饮水卫生知识的教育,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同时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加强水质监测.

    作者:王宇红;李盛;王金玉;余加琳;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的消毒包装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和保存期限影响,选择一个佳消毒包装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集中清洗消毒包装常规流程法和集中消毒包装优化流程法消毒保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经优化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合格率100%,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98.3%.经常规流程法消毒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消毒平均合格率为95%,保存7d后的氧气湿化瓶保持良好率平均为75%.结论 优化流程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和保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流程法,前者消毒效果有保证,保存期限长.

    作者:宋志燕;方筱妹;吕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及其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肿瘤内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与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前瞻性调查,对2010年全年入住某医院肿瘤内科的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了监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该医院肿瘤内科全年共入住3 449例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是消化道和皮肤感染.引发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留置通道以及气管插管.结论 住院肿瘤病人医院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侵入性操作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王靖;杨爱芝;赵应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体现在确保临床使用后医疗用品和诊疗器械安全回收、彻底清洗、有效的消毒与灭菌和保障供应及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每天从各临床科室回收的各种诊疗、护理器械,均属高危污染医用器械,清洗不彻底、包装不规范,不仅会影响到消毒与灭菌效果,还可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感染的危险.因此,沂水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使用后医疗器械从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下送等处理过程,引入全面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确保了物品供应和质量100%合格.

    作者:江芝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医院Ⅲ类环境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医院Ⅲ类环境开窗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后空气中的菌数.方法 对60间Ⅲ类环境病房进行自然通风与紫外线消毒后效果比较.结果 紫外线照射结束后30 min与自然通风结束后30 min空气中的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通风可以达到Ⅲ类环境的空气要求,能弥补目前医院紫外线照射消毒的不足及局限性.

    作者:袁丽洁;孙杨;郭剑;邢美丽;李连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