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月青;张礼生;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目前,化学消毒法在临床消毒灭菌工作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基层医疗单位对消毒液使用和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对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所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发现了不少问题.
作者:张文梅;赵芝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需要进行卫生消毒.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我院规范了一般诊疗用品的管理,归消毒供应中心统筹统供.我们选用使用频度高的止血带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了消毒效果.
作者:贺彬;柴翠平;刘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其工作重点就是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为了解医疗机构供应室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作者:周宏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确保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切口棉拭子采样检测,对腹腔镜手术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卫生质量均符合规范要求,未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经压力蒸汽灭菌和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的手术器械和敷料的监测结果全部无菌生长.经医用内窥镜灭菌器灭菌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监测9件手术器械中有7件培养细菌阳性;其中有6件菌数达到20 cfu/件,有1件菌数达到40 cfu/件.经鉴定主要污染菌为鲍曼不动杆菌,且与手术病人切口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还检出少量粪肠球菌,生物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培养无菌生长.结论 经医用内镜灭菌器灭菌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达不到完全灭菌的要求,灭菌处理过程不易规范,本次检出主要污染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该菌可引起医院内感染.
作者:杨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市场妇科洗液实际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法对4类妇科洗液抑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含醋酸氯已定、聚六亚甲基胍、络合碘和中药抑菌成分的4种妇科洗液,经抑菌环试验,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醋酸氯已定为35 mm以上,聚六亚甲基胍为25 mm以上,中草药为20 mm以上,络合碘无抑菌作用.上述4类洗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直径依次为8、9、10 mm和0 mm.结论 含双胍类成分和中草药成分的洗液对试验菌均显示出抑菌作用,络合碘则未显示出抑菌作用.
作者:王建红;张立山;杜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曲阜作为旅游城市,餐饮业发展比较迅速,在餐饮业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工作中,抓好用以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食具消毒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为了解曲阜市餐饮行业餐具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2~2005年每年随机对市区72户饮食行业的各种餐饮具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有效降低我县医疗单位医源性感染率,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了解我县各级医院消毒效果,于2004年我站对蓟县26所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贾艳合;王艳玲;于凤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及其有关性能.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理化分析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邻苯二甲醛5800 mg/L的消毒剂,对不锈钢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 h,平均杀灭对数值为6.30;作用2 h,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完全杀灭.经模拟现场试验,含邻苯二甲醛5800 mg/L的消毒剂对医疗器械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浸泡作用1 h,平均杀灭对数值为3.27;作用2 h,对医疗器械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不能达到灭菌要求.5800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原液浸泡作用72 h,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铜有轻度腐蚀,对碳钢和铝有中度腐蚀.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原液经54℃恒温存放14 d,该消毒液由无色透明变为黄色透明液体,其含量下降率为17.7%.结论 该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好,腐蚀性较低.
作者:潘协商;魏兰芬;林军明;陆龙喜;许激;朱一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光触媒杀菌脱臭装置抗菌和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定量抑菌试验和现场空气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整合光触媒的过滤网样片经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紫外线照射1 h后,染菌后继续在室温作用18 h,对样片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0.72%.在12 m3气雾室内经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作用1 h,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大肠杆菌杀灭率为99.89%.在35 m3房间内,经该装置作用1 h,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为90.91%.结论 光触媒脱臭杀菌装置对空气中大肠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一定杀灭作用.
作者:王晓俭;任志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家用微波炉对农业用绿僵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随着负载量的增大,杀菌速度降低.负载量为200 g以下时,微波处理3 min,全部无菌生长.负载量为250 g时,微波照射4 min,存活菌数仍达100 cfu/g.试验证明,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增强.以100 g固体培养基加60 g水的比例经微波处理效果比较好,灭菌处理3 min均能达到灭菌目的.结论 微波对绿僵菌固体培养基灭菌佳工艺为:100 g的固体培养基加60 g水,浸润3 h,在800 W的微波功率处理3 min,可达到灭菌效果.
作者:应月青;张礼生;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方法 用现场抽检方法进行了采样和检测.结果 室内空气合格率为79.10%,物体表面为96.97%;医护人员手为95.71%;使用中消毒剂为100%;器械保存液为85.71%;无菌医疗物品为100%;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为100%.医院污水检测合格率为73.3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为97.48%.结论 广州市市属以上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但应加强重点区域空气及医院污水监测管理工作.
作者:龙芝美;麦伟麟;林耀焜;胡世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以臭氧、紫外线和热力为杀菌因子的食具消毒柜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杀灭效果观察.结果 消毒柜满载条件下,只启动消毒程序,柜内中心点温度为28.1 ℃;烘干工作120 min内,柜内中心点温度值为65 ℃~72.8 ℃.启动消毒程序5 min,柜内臭氧浓度为53.6 mg/m3;在工作120min期间臭氧浓度维持在40.0 mg/m3;紫外线辐射强度波动在675~819 μw/cm2.单独启动消毒程序或烘干程序运行120 min,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达不到合格要求;消毒与烘干程序协同作用180 min,杀灭对数值方可>5.00.结论 该食具消毒柜单独启动消毒程序或烘干程序在120 min内不能达到消毒要求,将二者程序协同作用180min,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作者:朱一凡;魏兰芬;傅桂明;林军明;潘协商;陆龙喜;许激;陆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医疗机构污水排放的卫生状况,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方法 对全市医疗机构污水监测点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 总余氯量合格率为76.7%~87.2%,粪大肠菌群合格率为86.8%~93.8%,沙门菌和志贺菌均未检出.结论 医疗机构污水消毒处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陆学奎;华一江;贾秋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用银片覆盖伤口来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以及用银器对食品保鲜等古来有之.科学应用银制剂来抗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发生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后人们才真正发现银是一种广谱性抗菌材料,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近代科学家已经将银离子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于杀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污染的消毒,如用银制成过滤器净化饮水用于航空器上,含银抗菌材料用于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1].银离子在消毒与抑菌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新技术制造的纳米银产品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口腔科感染控制是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许多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诊疗中传播,口腔科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可能通过接触含有微生物的血液、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刘姣玲;王梅琴;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以大肠杆菌为对象,研究二氧化氯杀菌机理.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电镜观察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用含100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到100%.以10 mg/L与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后,很快即出现大肠杆菌蛋白质漏出现象,其漏出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0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后,细菌体内ATP、钙离子、钾离子等均有明显漏出,但对核酸损伤不明显.透射电镜的观察发现,10 mg/L二氧化氯作用60 min,大肠杆菌菌体仍保有较完好的外部形态,胞质仅有轻微的凝集现象;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后,大肠杆菌细胞壁有显著皱褶,少数菌体胞壁出现破裂.结论 核酸并不是二氧化氯杀菌时的靶位点,胞内物质的渗漏与细菌致死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可能在于对细胞质的凝集作用上.
作者:张晓煜;吴清平;张菊梅;吴慧清;阙绍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器械的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有效氯含量为10.90 g/L的器械消毒液原包装,置54℃温箱储存14 d,其有效氯下降率均值为5.41%;常温下浸泡72 h,其原液对不锈钢,铜无腐蚀.以含有效氯3300 mg/L的该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7.5 min,杀灭对数值>3.0;作用60 min,对细菌芽孢可达到完全杀灭.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浸泡作用15 min,对污染在器械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对数值>3.0;作用60 min,达到完全杀灭.连续使用5 d的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基本不下降,能量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合格浓度为有效氯2400 mg/L.结论 该器械消毒液性能稳定,对细菌芽孢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铜和不锈钢无腐蚀.
作者:庄世锋;陈贵秋;宋江南;朱应凯;高琼;黄威;李世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是保证紫外线灯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按规范规定需要在紫外线灯垂直下方一定距离测试,但医院在监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工具.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指示卡或辐照仪进行常规监测,除指示卡和仪器之外还需要标尺.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批监测紫外线强度标尺挂钩,用于紫外线灯强度常规监测,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8种常用化学消毒剂对黑曲霉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75%乙醇作用1 min、4000 mg/L长链季铵盐作用5 min、4000 mg/L聚醇醚碘作用45 min、250 mg/L二氧化氯作用2.5 min、3000 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作用10 min,对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均>4.00.用8000 mg/L醋酸氯已定作用20 min、5000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作用30 min、4000 mg/L聚维酮碘作用60 min,对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依次分别为0.60、0.86、0.83.结论 在常规使用浓度下,乙醇、长链季铵盐、聚醇醚碘、二氧化氯和84消毒液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较好;醋酸氯已定、对氯间二甲苯酚、聚维酮碘对黑曲霉菌杀灭效果较差.
作者:谈智;徐燕;吉钟山;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制定改进措施.方法 采取感染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住院病人6400例中,发生院内感染89例,医院感染率1.39%.医院感染下呼吸道占30.7%,老年人为易感人群.从89例院内感染者的不同标本中分离鉴定出9株医院感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结论 该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低,所发生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中老年人是构成医院感染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艾彪;张渊;艾明华;段六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