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楚水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是保证紫外线灯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按规范规定需要在紫外线灯垂直下方一定距离测试,但医院在监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工具.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指示卡或辐照仪进行常规监测,除指示卡和仪器之外还需要标尺.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批监测紫外线强度标尺挂钩,用于紫外线灯强度常规监测,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宾馆饭店的餐具洗消保洁状况是确保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掌握宾馆饭店餐具的消毒状况,以便加强卫生监督和提高卫生水平,我们于2005年对某宾馆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育兵;王武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医用双氧水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 双氧水消毒液过氧化氢平均含量32.3%.以双氧水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率为99.99%;作用30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99.41%;作用9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为99.92%以上.结论 医用双氧水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真菌和细菌芽孢杀灭效果较低.
作者:郭地;张亚尼;宋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大蒜与食醋及其复方消毒液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 用大蒜原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30 min,杀灭率为100%;食醋原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5 min、体积分数50%食醋作用15 min,杀灭率均为100%.以体积分数为3.13%大蒜液与3.13%食醋组成的复方溶液对副溶血性弧菌作用2 min,杀菌率亦为100%.大蒜液与食醋的杀菌效果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菌悬液中含25%以上小牛血清对大蒜液和食醋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大蒜液与食醋单用或复方均可杀灭悬液中副溶血性弧菌,其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
作者:鲁晓晴;张超英;周晓彬;汪求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供应室人员每天面临着多种职业性危害,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及分泌物.在回收、消毒、洗涤、灭菌过程中,经常有被锐利器械刺伤、化学消毒剂灼伤、压力蒸汽灭菌时烫伤等各种职业损伤和暴露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崔宗丽;邓小平;张润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比较消毒剂擦手消毒与六步洗手法效果.方法 经现场试验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用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经70人次重复检测,细菌总数全部≤10 cfu/cm2;用自来水简单洗手后,再用含醋酸氯已定的消毒液擦拭双手消毒,结果 重复70人次,有3人手上细菌总数>10 cfu/cm2.结论 虽然两组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说明采用六步洗手法可完全达到医院Ⅲ类环境人员手卫生质量要求.
作者:刘素球;聂玉兰;粟尤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不断发生,特别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肝炎、痢疾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摸清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卫生现状,研究建立和完善餐具消毒监管措施,探索适合自贡地区的餐饮业餐具消毒办法,我们于2006年对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范正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柠檬提取物抗微生物和保鲜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和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将柠檬提取物原液作1:320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为18 mm;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20 mm,1:12800稀释液,抑菌环直径11 mm.柠檬提取物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克雷伯菌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抑菌环直径分别为30 mm和20 mm,对白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7 mm和14 mm.将1:12800稀释度的柠檬提取物与单纯泡疹病毒混合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抗病毒效果.结论 柠檬提取物对细菌及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也有较强抑制作用;1:12800稀释度的该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徐建设;焦明菲;王双林;李晓霞;钟启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环氧乙烷灭菌是好的低温灭菌技术之一,非常适合于精密器械、光学仪器、电子器件、各种导管及塑料制品等畏热畏湿物品的灭菌.环氧乙烷穿透力强、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对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灭菌效果可靠,但影响环氧乙烷灭菌的因素很多.为严格控制环氧乙烷灭菌过程,把握各种影响因素,确保灭菌质量,我们在2003~2005年连续3年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物品5829包,经生物监测69次,合格率为100%.现将主要控制技术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桂登;陈春丽;田雍;谭家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该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逐年上升,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解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现状,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于2005年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加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与管理是有效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对鄞州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
作者:王志平;马黎辉;郑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目前医学领域中使用广泛、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灭菌方法,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良好运行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控制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质量,除坚持日常的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外,还要定期进行生物监测,并对灭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详细记录,以便监测发现问题时,找出原因及时纠正.
作者:刘洪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曲阜作为旅游城市,餐饮业发展比较迅速,在餐饮业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工作中,抓好用以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食具消毒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为了解曲阜市餐饮行业餐具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2~2005年每年随机对市区72户饮食行业的各种餐饮具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所用的一般诊疗用品,每天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需要进行卫生消毒.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我院规范了一般诊疗用品的管理,归消毒供应中心统筹统供.我们选用使用频度高的止血带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了消毒效果.
作者:贺彬;柴翠平;刘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湖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于2005年对8所市级医疗机构、10所县(区)级医院、241所乡、村级医疗机构和124家个体医疗机构的消毒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的重点是手术室、诊疗室、消毒间、供应室等场所的空气、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
作者:许向东;闻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卫生防疫部门对禽流感现场消毒处理能力和效果,找出存在问题,以便改进.方法 按疫源地消毒要求,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结果 库存的15台背负式消毒喷雾器,有4台各出现机械故障,不能使用;所使用的99洗消净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明显低于标签标示值.演练时部分消毒人员对消毒剂的配制浓度和使用剂量把握不准确.第1次演练的消毒合格率为83.8%(201/240).经过培训消毒员、维修喷雾器和更换消毒剂,第2次演练的消毒合格率为100%(240/240).结论 经过禽流感现场消毒演练,发现了问题,消毒处理合格率比较低;经实施相应的改进对策,再一次演练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作者:杜庆涛;封占云;张建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B-D试验影响因素,提高其试验准确性.方法 采用实际测试方法对部分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 连续3年进行5588次B-D试验,失败198次,合格率为96.46%.在不合格的试验中,有59次因设备本身因素,有88次是由于测试包和操作不当所致,有49次是因供汽和供水问题.结论 B-D试验受诸多因素影响,应引起操作者注意.
作者:王蓬;滕智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院内各种消毒灭菌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若消毒灭菌措施采取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菌效果.目前,多数医院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使用、消毒方法的选择、规范操作等方面的理解、认识欠全面,往往是采取了消毒措施而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
作者:张凡非;张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以臭氧、紫外线和热力为杀菌因子的食具消毒柜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杀灭效果观察.结果 消毒柜满载条件下,只启动消毒程序,柜内中心点温度为28.1 ℃;烘干工作120 min内,柜内中心点温度值为65 ℃~72.8 ℃.启动消毒程序5 min,柜内臭氧浓度为53.6 mg/m3;在工作120min期间臭氧浓度维持在40.0 mg/m3;紫外线辐射强度波动在675~819 μw/cm2.单独启动消毒程序或烘干程序运行120 min,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达不到合格要求;消毒与烘干程序协同作用180 min,杀灭对数值方可>5.00.结论 该食具消毒柜单独启动消毒程序或烘干程序在120 min内不能达到消毒要求,将二者程序协同作用180min,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作者:朱一凡;魏兰芬;傅桂明;林军明;潘协商;陆龙喜;许激;陆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