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涛;封占云;张建刚
目的 了解市场销售的含碘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消毒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对抽检的9种含碘消毒剂进行了观察.结果 九种不同品牌含碘消毒剂有效碘的含量波动在500~50 000 mg/L范围.9种含碘消毒剂均以原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只有6种能达到消毒合格要求.此6种含碘消毒剂以有效碘150~250 mg/L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率均可达到合格要求;另外3种含碘消毒剂分别以有效碘500、1000 mg/L和5000 mg/L,作用3~5 min方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结论 抽检的9种含碘消毒剂基本都属于碘伏类消毒剂,多数品种能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约占3成以上产品消毒效果偏低.
作者:张亚增;张亚尼;宋晖;张福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湖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于2005年对8所市级医疗机构、10所县(区)级医院、241所乡、村级医疗机构和124家个体医疗机构的消毒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的重点是手术室、诊疗室、消毒间、供应室等场所的空气、灭菌物品、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
作者:许向东;闻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方法对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三种常用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紫外线灯照射1 h,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各运行0.5 h,均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84%左右.当工作人员进入后,紫外线灯停止照射,另2种消毒持续进行,运行0.5 h至3 h内,只有三氧消毒机和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能维持室内空气达标,紫外线消毒则明显超标.结论 三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消毒效果无差别,有人在条件下只能使用循环风或空气消毒器.
作者:谢爱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感染控制与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2005年第3、4季度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物体表面84.36%,医务人员手76.34%,透析器入口液体合格率为86%,透析液合格率为78%.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存在部分监测项目不合格现象,应进行改进提高.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改进完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物测试的方法,观察两种指示微生物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改良美国NF-49标准方法,以粘质沙雷菌为指标菌检测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结果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porton采样器冲击30 min,其相对存活率只有37%;而粘质沙雷菌经30 min冲击,其相对存活率为8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30 min雾化,其相对存活率为53%;粘质沙雷菌雾化30 min,其相对存活率为89%.实验环境中粘质沙雷菌本底检测结果菌落数均为0,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空气中不是优势菌株,不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两台生物安全柜在不同风速下防护性能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且与该安全柜出厂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雾化和冲击耐受性,受检的安全柜的人员、样品和环境防护作用合格,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验证方法灵敏性和重复性与美国标准(NF-49)一致.
作者:毕建军;温占波;赵建军;王洁;李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以山楂核提取物为主要杀菌成分的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其他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体积分数5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含体积分数70%的该消毒剂作用1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影响因素试验证明,该皮肤消毒剂杀菌作用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升高而减弱;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证明,用该消毒液原液擦拭作用1 min,对皮肤表面和手上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 该皮肤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灭效果较好,其杀菌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作者:李长青;吴伟;佟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监测了解灭菌器内各点灭菌物品的温度分布情况,有利于合理装载待灭菌物品,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作者:郭海燕;张秀銮;张芳;杨立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家用微波炉对农业用绿僵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随着负载量的增大,杀菌速度降低.负载量为200 g以下时,微波处理3 min,全部无菌生长.负载量为250 g时,微波照射4 min,存活菌数仍达100 cfu/g.试验证明,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增强.以100 g固体培养基加60 g水的比例经微波处理效果比较好,灭菌处理3 min均能达到灭菌目的.结论 微波对绿僵菌固体培养基灭菌佳工艺为:100 g的固体培养基加60 g水,浸润3 h,在800 W的微波功率处理3 min,可达到灭菌效果.
作者:应月青;张礼生;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是保证紫外线灯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按规范规定需要在紫外线灯垂直下方一定距离测试,但医院在监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工具.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指示卡或辐照仪进行常规监测,除指示卡和仪器之外还需要标尺.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批监测紫外线强度标尺挂钩,用于紫外线灯强度常规监测,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登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使用的消毒液盛装容器经常因卫生管理不善而造成消毒液污染.为此,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消毒液容器(盛装碘酒、乙醇溶液的磨口瓶)的清洗、包装、消毒、发放、回收实施规范化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梁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柠檬提取物抗微生物和保鲜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和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将柠檬提取物原液作1:320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为18 mm;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抑菌环直径20 mm,1:12800稀释液,抑菌环直径11 mm.柠檬提取物1:10稀释液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和克雷伯菌耐药株(产β-内酰胺酶)抑菌环直径分别为30 mm和20 mm,对白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7 mm和14 mm.将1:12800稀释度的柠檬提取物与单纯泡疹病毒混合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抗病毒效果.结论 柠檬提取物对细菌及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也有较强抑制作用;1:12800稀释度的该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徐建设;焦明菲;王双林;李晓霞;钟启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该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逐年上升,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解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现状,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于2005年对该区医疗机构口腔科器械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有效降低我县医疗单位医源性感染率,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了解我县各级医院消毒效果,于2004年我站对蓟县26所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贾艳合;王艳玲;于凤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的现状,制定改进措施.方法 采取感染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住院病人6400例中,发生院内感染89例,医院感染率1.39%.医院感染下呼吸道占30.7%,老年人为易感人群.从89例院内感染者的不同标本中分离鉴定出9株医院感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结论 该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低,所发生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中老年人是构成医院感染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艾彪;张渊;艾明华;段六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不断发生,特别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肝炎、痢疾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摸清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卫生现状,研究建立和完善餐具消毒监管措施,探索适合自贡地区的餐饮业餐具消毒办法,我们于2006年对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范正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B-D试验影响因素,提高其试验准确性.方法 采用实际测试方法对部分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 连续3年进行5588次B-D试验,失败198次,合格率为96.46%.在不合格的试验中,有59次因设备本身因素,有88次是由于测试包和操作不当所致,有49次是因供汽和供水问题.结论 B-D试验受诸多因素影响,应引起操作者注意.
作者:王蓬;滕智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常规监测中发现,化学消毒剂存在明显污染问题.
作者:杨显文;陈江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次氯酸钠消毒剂理化性质,分析其中金属离子种类和含量.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剂溶液中有效氯含量视不同产品和出厂不同时间波动在36.4~115.8g/L之间,游离碱含量有超标现象,铁、铅、砷含量基本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92%,游离碱含量超标率为25%;金属离子均未超标.次氯酸钠有效氯与游离碱含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但次氯酸钠溶液pH值和游离碱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次氯酸钠消毒液在室温下自然存放9个月后有效氯含量下降率为15.5%~48.5%,但游离碱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市售次氯酸钠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存在不合格现象,游离碱含量超标明显,但有害金属离子均不超标.
作者:阎海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加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与管理是有效预防、控制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对鄞州区镇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
作者:王志平;马黎辉;郑文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臭氧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及臭氧降解速度.方法 用空气微生物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杀菌效果检测.结果 臭氧空气消毒器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机器3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10.39 mg/m3;启动机器6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8.82 mg/m3;在消毒器关闭后,开窗户通风30 min,空气中臭氧浓度低于0.2 mg/m3.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30 min,对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到99.90%以上;在4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60 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达到90%以上.结论 臭氧空气消毒器在密闭环境内产生臭氧浓度比较高,对室内人工污染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作者:徐燕;谈智;孙俊;王晓蕾;王玲;戎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