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惠;王昌明;蒋明;黄国锦;杨丹;刘宇娟;王鹏雁
目的 研究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在乳腺弹性成像鉴别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22例乳腺结节患者,共124个病灶,均接受常规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检查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对VTI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分析,通过Image J软件测得图像平均光密度值.以病理为金标准,比较每种方法及联合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病理证实,124例乳腺肿块中,恶性病灶50例,良性病灶74例.VTI的平均光密度值的截点值为210.200,AUC为0.873.恶性病灶平均光密度值>210.200的患者为45例,<210.200的患者为5例,良性病变平均光密度值>210.200的患者为7例,<210.200的患者为67例(P <0.005).两者联合方法在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83.8%、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6.9%、准确率为88.7%.结论 乳腺肿块VTI成像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平均光密度这个量化的指标来评估组织的硬度,在预测乳腺病变良恶性方面有重要意义,其与常规超声联合判断,并且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叶磊;邓克学;隋秀芳;康冰飞;王磊;张杰;崔亚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鼠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分阶段肝切除术(A LPPS)后残余肝再生Wnt2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了解肝再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0 ~ 240g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LPPS组和假手术(Sham)组;Sham组仅游离出门静脉各分支,不结扎即关腹;ALPPS组行大鼠肝左外叶、左中叶、右叶门静脉分支结扎,切除尾状叶,保留肝右中叶分支,并行肝中叶实质离断.分别于术后1、2、4、7d处死5只大鼠,称取大鼠肝右中叶重量,计算肝再生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右中叶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右中叶Ki-67和Wnt2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ALPPS术后保留侧肝脏开始再生,第2天肝再生率升高快,随后肝再生率升高速度逐渐降低,第7天与Sham组相比肝再生率升高速度两者相近;②ALPPS术后Ki-67与Sham组比较,第1天开始升高,第2天达到高,此后逐渐降低,第7天有少量阳性细胞,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Wnt2阳性表达主要在中央静脉周围,可能与肝干细胞的产生相关;与Sham组相比,肝右中叶Wnt2蛋白在ALPPS术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第2天达到高,然后逐渐降低,第7天时仅有少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大鼠肝脏ALPPS术后Wnt2的表达与术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Wnt2在ALPPS术后肝脏再生及肝干细胞表达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刘伟伟;余锋;刘洪;李福利;柏杨;罗昆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烟雾吸手性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18只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组、辛伐他汀组,建立烟雾吸手性肺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30 min及12 h,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溶液50 mg/kg灌胃,盐水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于致伤后24 h取右上肺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行病理学评分.经腹主动脉取全血离心留取上层血清,并行左侧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取右下肺部分肺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及胞质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肺泡结构正常,盐水组肺泡间隔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与盐水组相比,辛伐他汀组上述症状减轻且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P<0.05).盐水组、辛伐他汀组血清和BALF中IL-6、TNF-α的含量以及肺组织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和NF-κB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而与盐水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6、TNF-α的含量以及肺组织蛋白提取物中IL-6、TNF-α及NF-κB p65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及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吸手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对肺组织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荣强;崔正军;刘建红;郭鹏飞;邹仕波;王常印;高娅;王晓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6 h完全睡眠剥夺对健康受试学习记忆网络的影响.方法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采集18例健康成年男性正常睡眠状态及36 h完全睡眠剥夺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REST软件自动化解剖标记模板,选取双侧海马为种子点做功能连接,再以SPM 8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睡眠剥夺前后双侧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变化.后将功能连接显著的脑区与韦氏记忆量表的记忆商差值(睡眠剥夺后减去正常睡眠状态)做相关分析.结果 与睡眠剥夺前对比,36 h睡眠剥夺后:双侧海马种子点主要与右侧后扣带回皮质呈显著正功能连接;与双侧中央后回呈显著负功能连接.与睡眠剥夺前相比,韦氏记忆量表的记忆商显著降低,功能连接与韦氏记忆量表的记忆商差值相关分析显示:双侧海马种子点与右侧后扣带回皮质间功能连接与韦氏记忆量表的记忆商差值之间呈负相关性(左侧:r=-0.463,P=0.015;右侧:r=-0.546,P=0.003).结论 与正常睡眠状态相比,睡眠剥夺对双侧海马功能连接存在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与右侧扣带回皮质间功能连接显著上升,而与双侧中央后回间功能连接显著下降.其中前者可能是睡眠剥夺后学习记忆能力调控方面的重要神经机制.
作者:李继元;宋云龙;齐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理论(ToM)障碍.方法 选择40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以及29例同期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失言察觉和眼区基本情绪识别测试,COPD组同时予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收集两组间一般资料、测试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在失言识别和心理状态判断正确性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对照组在厌、恐、悲、惊、怒的眼区情绪测试正确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血PaCO2和Pa02、氧合指数(Pa02/FiO2)、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与眼区基本情绪识别及失言察觉任务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ToM障碍,主要表现在失言识别、心理状态判断以及眼区基本情绪(厌、恐、悲、惊、怒)正确性识别的障碍.
作者:董琳;桂淑玉;张欣欣;杨万春;汪凯;汪渊;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腹主动脉缩窄(AAC)导致大鼠心肌纤维化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将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组行AAC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2周处死大鼠获取血液标本,并取心脏.同时测定心重指数,采用ELISA法测量Ⅰ型胶原和CTGF在心肌组织匀浆中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DNMT3A和CTGF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心重指数显著上升,且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和CTGF的含量明显增加;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呈现明显的胶原沉积;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模型组DNMT3A、CTGF的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MT3A和CTGF在大鼠心肌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4,P<0.01).结论 DNMT3A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并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与CTGF的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健康;石开虎;陶辉;代晨;秦润禾;占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内毒素(LPS)水平的变化,探讨肠道菌群改变及LPS血症在NAF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对照组以普通饮食饲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实验第16周末处死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电镜观察两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LPS、白介素(IL)-1β、IL-18水平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大鼠血清LPS、IL-1β、IL-1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大鼠的的大肠杆菌显著升高,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S水平与大肠杆菌量存在相关性.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大鼠存在LPS血症和肠道菌群的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粪便菌群的改变在NAFL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靖;李枫林;张宝;管石侠;侯丽丽;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碱、稀酸、热处理在纯钛表面构建纳米级网状生物活性层,采用场发射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观察三组试件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三组试件共培养,体外评价试件表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碱酸热处理组试件表面仍呈现精细的网状结构,碱酸热处理可以脱除试件表面钠元素.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碱酸热处理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者:刘春;夏荣;孙磊;闵曦;徐基亮;孙子环;章辉;朱一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探讨MPV能否作鉴别急性胰腺炎病因的参考指标.方法 检测55例胆源性胰腺炎与57例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和全血的MPV值,比较两种类型胰腺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类以及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在胆源性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水平在胆源性胰腺炎组中较非胆源性胰腺炎组中高.胆源性胰腺炎组和非胆源性胰腺炎组在血小板和MPV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在胆源性胰腺炎组中较非胆源性胰腺炎组中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鉴别胆源性胰腺炎组和非胆源性胰腺炎组的MPV曲线下面积为0.746;当MPV的cut-off值为8.33时,判断胆源性胰腺炎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62.3%.结论 部分酶类指标的差异显示胆源性胰腺炎比非胆源性胰腺炎对相关器官组织的损伤较重,病情更加复杂;胆源性胰腺炎组的MPV值较非胆源性胰腺炎组高,提示MPV可以作为鉴别急性胰腺炎病因的一种简便实用的参考指标.
作者:周强;姚杰;杨凯;管世鹤;李贺;项和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体外研究检测miR-21诱导拉布拉多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构建LentimiR-21-Luciferase与Lenti-LacZ-Luciferase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犬BMSCs,将研究分为miR-21组与LacZ组.利用体外细胞划痕实验来比较转染后BMSCs的爬行迁移能力.在转染后的第0、1、4、7、14天分别提取miR-21组与LacZ组BM-SCs的mRNAs和蛋白.通过Real time-PCR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成骨分化关键因子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 Lenti-miR-21-Luciferase与Lenti-LacZ-Luciferase慢病毒载体成功转入BMSCs后,miR-21组的BMSCs细胞爬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01);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21可以显著上调BMSCs成骨分化关键因子OCN和OPN的表达(P<0.05).结论 miR-21可以显著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奠定基础.
作者:王颖;张雷;周咏;张凯;王元银;何家才;邹多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近中期的手术疗效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近中期的心脏大小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近中期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ESD)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左心室缩短率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功能分级(NYH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术前LVESD值>6.0 cm、心功能NYHA分级在Ⅳ级、术后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或者β-受体阻滞剂(P<0.05).结论 心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且术后近中期心脏的形态大小发生了明显的逆重构过程,心功能同样明显改善,手术疗效满意.心功能Ⅳ级、LVESD≥6.0 cm、术后未使用小剂量的ACEI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汤勇;樊扬名;葛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为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孕产妇的临床特点及母儿预后.方法 对ICU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住ICU原因不同分为产科原因组及非产科原因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和母儿预后的差别.结果 232例患者正规产检的仅占34.5%.院内死亡7例.入住ICU的孕产妇疾病前3位的是: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相关并发症;②妊娠合并心脏病;③产后即时出血.232例产科患者中,产科原因组131例,占56.5%;非产科原因组101例,占43.5%.产科原因组的平均孕周明显小于非产科原因组(P <0.001).产科原因组的平均产后24 h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失血性休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产科原因组(P<0.001).结论 为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诊治能力,产科医师需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的知识学习.建立专门的产科ICU,由同时具备产科及ICU知识的医师管理此类患者,必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作者:赵保静;杨媛媛;丛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量化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手指静止性震颤程度,以及寻找PD与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鉴别诊断的客观量化指标.方法 选取29例PD患者、28例PS患者[其中包括16例多系统萎缩P型(MSA-P)患者和1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和39例正常老年人,运用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手指静止性震颤量化评估系统,采集静止状态下各组受试者的拇指、食指的加速度、角速度,计算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及其震颤波曲线相似熵(ApEn).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MSA-P及VP患者比较,PD患者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增高(P<0.05),ApEn数值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A-P患者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增高(P<0.01),拇指ApEn数值偏低(P<0.05),食指ApE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P患者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及ApE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及其Ap-En等指标能客观量化评估PD患者手指静止性震颤程度,且可作为PD与PS患者鉴别诊断的客观量化指标.
作者:汪加胜;项尚;徐大兵;刘遥;王佳炜;程楠;王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收集临床确诊并行CT小肠检查的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表现,将患者的CT所见赋予一定的分值并进行综合评分,根据活动度指数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明显活动期,比较CT评分与患者的活动度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T评分与患者活动度明显相关(r=0.825,P<0.001).表明多排CT小肠成像评分可以用于临床评估克罗恩病患者的活动度..
作者:吴兴旺;王侠;胡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Toll样受体3(TLR3)与β型干扰素(IFN-β)表达的关系及影响.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3及IFN-β的表达.高脂饮食喂养ApoE(-/-)小鼠,实验组使用聚肌胞苷酸Poly(I:C)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两日注射一次,经10周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葡萄糖(Glu)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及动脉中TLR3、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IFN-β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下肢ASO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3及IFN-β在ASO组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oE(-/-)小鼠中,实验组血浆中Glu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实验组血浆及动脉中TLR3、IRF3、IFN-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IL-1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TLR3表达的增加诱导IFN-β,并通过下调IL-1β水平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万立松;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程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SG-6预处理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标本人瘢痕疙瘩共3例,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得到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MTT法检测rhTSG-6蛋白对KFs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KFs(空白对照组)与接近IC50 rhTSG-6蛋白处理组(rhTSG-6实验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IκBα、p-IκBα、活化caspase3及caspase8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各组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rhTSG-6在体外对KFs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接近300 ng/ml),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rhTSG-6实验组KFs中IκBα表达增加,p-IκBα表达减少,活化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明显增多.EMSA结果显示rhTSG-6实验组NF-κB 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TSG-6在体外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进而抑制KF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王佳妮;李小静;李涛;王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8种人疱疹病毒的DNA分布情况,为我国献血者健康标准要求的完善提供参考性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献血人员外周血标本427例,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后提取DNA,使用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8种疱疹病毒DNA的阳性率和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 427例标本中未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疱疹病毒8型(HHV-8)的DNA,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HHV-6、HHV-7阳性率分别为51.4%、6.5%、50.6%、21.1%,其中HCMV、EBV和HHV-6均阳性的标本占6.5%,EBV和HHV-6均阳性的标本占25.1%,EBV与HHV-7均阳性的标本占4.0%,HHV-6和HHV-7均阳性的标本占6.9%.EBV、HCMV、HHV-6、HHV-7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为559、336、4 683、1 126 gqe/ml外周血.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EBV、HHV-6和HHV-7在三个年龄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MV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与郊区人群相比EBV、HCMV、HHV-6和HHV-7的检出率均显著较低(OR=0.657、0.798、0.889、0.721,95% CI:0.147 ~2.451、0.224~2.196、0.221 ~2.703、0.194 ~ 2.445,P <0.05).结论 在献血人员外周血白细胞中可以检出多种疱疹病毒DNA,提示我国献血者健康标准要适时考虑献血者疱疹病毒感染的情况.
作者:宋晓菲;翁伟;甘霖;柳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研究退变性腰椎滑脱与软骨终板退变的关系.方法 对所有受检者的L4/L5、L5/S1椎间盘行正中矢状位T2加权磁共振扫描,测量每个软骨终板的前半倾角和后半倾角,计算出前半倾角与后半倾角的比值作为该终板的变异率.分别比较滑脱组与正常组对应阶段的软骨终板变异率的差异.结果 L4滑脱组:L4/L5椎间盘上、下终板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80、-3.765,P=0.000).L5滑脱组:L5/S1椎间盘上、下终板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36、-3.835,P=0.001、0.000);L5/S1椎间盘自身上、下终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3,P=0.000).所有受检者中L4/L5椎间盘自身上、下终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77、3.137、2.199,P=0.000、0.005、0.035).其余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滑脱可致滑脱阶段软骨终板退变,且前、后半终板的退变程度不对称:椎间盘上终板的后半终板比前半终板退变严重,下终板的前半终板退变比后半终板严重;对非滑脱阶段软骨终板的退变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文哲;葛鹏;申才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ERK和ATF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病变组织5 cm以上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PERK和ATF6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和ATF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ATF6和PERK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织下调(P<0.05).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PERK和ATF6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中.结论 PERK和ATF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下降说明缺乏适当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作者:高磊;冯丹丹;戴发亮;董仕桢;吴玉丹;轩青霞;陈攀;金建军;高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上颌后牙根折对上颌窦黏膜的影响,并对上颌窦黏膜炎症反应进行相关性研究.随机选取经CBCT扫描并诊断为一侧根折另一侧无症状的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窦底黏膜厚度,根尖到上颌窦底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根折侧上颌窦黏膜存在增厚改变的发生率为88%,对照侧为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根折伴根尖周炎组、根折伴牙周炎组、无其他症状根折组的黏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折患者上颌窦底黏膜容易发生增厚样改变.根折后常伴有根尖周炎、牙周炎等症状,但不同临床症状对上颌窦黏膜厚度影响无差异性.根折牙根距上颌窦底越近,可能更容易对上颌窦黏膜产生影响.
作者:焦连龙;闫波;王琦;王树斌;刘学军;刘孟哲;肖尧;曹选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