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定昌;张贵宁
黑龙江省90所医院1996年7月加强管理后,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即使按我国新颁的较严标准,细菌总数超标率较此前亦均明显下降;而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超标率却仍高达46.76%~87.23%.
作者:葛洪;冯立民;王慧勤;曹原;佟健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医院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口腔科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1,2].由于病人多,器械周转较快,给其消毒带来一定难度.我国约有一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3],切断其经口腔器械传播的途经非常必要.现就口腔器械微生物污染及其消毒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华明;高季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5~1997年,对衢州市5所地(市)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Ⅱ类场所>200 cfu/m3,Ⅲ类场所>500 cfu/m3)率3年分别为80.0%(32/40)、72.7%(40/55)与76.0%(38/50).检测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 cfu/cm2)率,物体表面3年分别为15.6%(5/32)、14.3%(6/42)与11.1%(4/36),手3年分别为40.7%(11/27)、28.6%(6/21)与10.3%(4/39).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100 cfu/ml)率3年分别为20.0%(11/55)、7.7%(5/65)和4.3%(4/94).紫外线灯辐照度值合格(≥70 μW/cm2)率3年分别为65.8%(52/79)、65.7%(69/105)和69.5%(57/82).
作者:金莞尔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7年,对宜春地区117所医疗单位使用中的消毒液采样,进行细菌污染检测.以细菌总数≤100 cfu/ml并检不出致病菌为合格.
作者:张建平;聂小琴;宋万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提高ELISA法对采样液中HBsAg的检出率,将采样液浓缩.结果,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浓缩的采样液,HBsAg检出率达8.33%~9.17%,明显高于用离心沉淀法浓缩者(5.83%)及浓缩前的采样液者(2.98%~3.33%).
作者:马爱宁;黄国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了三氯异氰尿酸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以其含500 mg/L有效氯的溶液作用15 min,对布片表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达100%.对受50%小牛血清保护的该芽胞,则需作用45 min.对不锈钢片表面HBsAg,需以其750 mg/L有效氯溶液作用40 min,才能将HBsAg抗原性完全破坏.
作者:张国利;孙克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8年4~7月,对临淄区14所乡镇卫生院、145所村联合诊所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检测.对人员手与物体表面采样365份,均未检出沙门菌.检测不同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Ⅱ类场所>5 cfu/cm2,Ⅲ类场所>10 cfu/cm2)率为11.8%~68.9%(附表).
作者:冷继温;王焱;张万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4~1996年,对太原市市级医院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经检测,1994年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8 cfu)/(cm2)率分别为46.05%和56.41%,1995年两者分别为2.22%和11.90%,1996年两者分别为18.37%和21.62%.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500 cfu)/(m3)率3年分别为60.00%、68.25%与32.63%.紫外线灯辐照度值合格(≥70 μW)/(cm2)率3年分别为56.34%、56.12%与85.50%.
作者:崔保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8年9月,对滕州市餐饮业以不同方法消毒后的食(饮)具,用大肠菌群检验试纸检测.结果,用蒸汽或煮沸(100℃作用10 min)消毒者,合格(纸片仍为紫蓝色,表示大肠菌群为阴性)率分别为71.76%(432/602)和71.43%(127/ 238);用含氯消毒剂溶液(250 mg/L有效氯作用时间≥5 min)消毒者,合格率为55.14%(118/214);用红外线(120℃作用15~20 min)消毒者,合格率为53.42%(78/146).
作者:曹宗悦;战则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氯己定有特征吸收峰且干扰较小的253 nm波长下测定溶液中氯己定含量.对氯己定含量≤0.4222 mg/ml的溶液,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1.4%.
作者:常新;王爽;张冠英;边疆;付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将不同厂家生产的蛋白胨加进碘伏溶液中,观察其对有效碘与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0.1%蛋白胨可使碘伏溶液有效碘含量减少率≥24%(60/250),随不同厂家生产的蛋白胨而异,因而相同浓度不同品牌蛋白胨对碘伏杀灭大肠杆菌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
作者:刘慧媛;胡光春;王永明;刘素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所试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 150 mV,pH值为2.40.在18~22℃条件下,以其浸泡2 min,对玻璃片与纤维胃镜表面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达99.9%以上,可将玻璃片表面HBsAg抗原性完全破坏.
作者:李盛;徐庆华;谢慧娟;程慧;宋育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了解戊二醛溶液对金属器械的腐蚀性,对原2%酸性戊二醛溶液(pH4.6)、加0.2%亚硝酸钠(防锈剂)后放置2周的该液(pH5.8)、现加0.2%亚硝酸钠的该液(pH6.2)及现加0.4%亚硝酸钠的该液(pH6.8) 进行了试验观察.试验时,于装有500 ml某一戊二醛溶液的容器中,浸泡经过清洗、干燥的手术刀片、铝片、新持物镊及部分表面生过锈持物镊各一件,72 h观察结果.
作者:肖雪琴;杨群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8年5月10~20日,对沈阳10家大型影楼的婚纱,用无菌棉拭沾无菌蒸馏水涂抹100 cm2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共采样检测100份样本,细菌总数平均为51 cfu/cm2,高为210 cfu/cm2,低为8 cfu/cm2,78%样本细菌总数超过51 cfu/cm2.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7%和15%.
作者:李绥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口腔科历来是医院器械污染较严重的科室.在口腔科器械中,尤以手机的污染更为突出.手机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接触病人的唾液和血液,且使用频繁,使其消毒方法受到了很大限制.现将手机的消毒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饶林;黄铭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为基层医院,儿科综合病房有床位29张.其中,抢救室2张,早产儿室3张,母婴室3张,普通病室21张.1998年,住院儿1886人.其中,传染病占1.54%(29/1886),新生儿占7.69%(145/1886).全年医院感染率较低,为3.29%(62/1886).
作者:张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将中药当归、白芷的水煎提取液混匀制成消毒液.以原液浓度为100%,使用时加蒸馏水稀释.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检测其杀菌效果.以其1.2%溶液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灭率均达99.9%以上.当有5%小牛血清存在时,其杀菌效果明显下降.
作者:刘桂华;白翠华;孔翔云;李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8年1~12月,对本站培养基配制室(简称培养基室)空气细菌污染进行了检测.于检测日的8:30~9:00、10:30~11:00、15:00~15:30,分别在室内四角和中央用平板沉降5 min采样.置37℃培养后,计数菌落数.
作者:肖杨;刘建平;梁立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8年6月,对本院门诊和病房的门帘用棉拭涂抹采样.每一门帘采4点为一个样?本,每点采样5 cm×5cm.结果,细菌总数超标(>15 cfu/cm2)率为75.0?%(36/48).细菌总数多可达2 000 cfu/cm2.经鉴定,污染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
作者:刘金淑;韩全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5年,对黄石市115所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250 cfu/ml为合格,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8 cfu/cm2、检不出大肠菌群为合格,灭菌器械检不出细菌为合格,室内空气细菌总数<500 cfu/m3为合格,紫外线灯辐照度值≥70 μW/cm2为合格.
作者:肖少卿;严子桂;王曾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