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山;谭红丽;张贝基;张斯恩
目的 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茶叶中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茶叶中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用0.1%乙酸乙腈提取,选取适量的(N-丙基乙二胺填料)PSA粉、ODSC18和石墨化炭黑粉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上GC-ECD分析.结果 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78.2% ~ 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1.5% ~7.9%,低检出浓度为0.006~0.03 mg/kg.结论 QuEChERS-GC-ECD同时检测茶叶中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方法简单、快速、方便,结果满意.
作者:黄诚;郭梅;张怀宇;周日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由疫苗使用的增加而导致的疫苗反应和偶合症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的困难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开展AEFI的监测是评价疫苗质量、保障预防接种安全性、提高免疫服务水平的措施之一.为了解无锡市崇安区AEFI发生情况,评价AEFI报告系统的运行情况,我们对本区2008-2010年AEFI监测报告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瞿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按照GBZ 188 - 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石油化工行业接触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目前,石化行业主要存在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作业者的健康会产生影响,我们现对2010年3 433名职工职业健康状况作以下分析.
作者:王玲;朱海瑛;付立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炎灵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肝炎灵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质( ALT、AST、TBIL)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LT、AST、TBI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8、CD4/CD8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灵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陈孙云;翁锡定;邓国炯;郭春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6-20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85起,中毒人数1875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5-9月份,共发生133起,占总起数的71.89%;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多,占总起数的80.00%;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74.05%.结论 应加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作者:张亮;罗贤如;黄薇;张锦周;刘建平;曾护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铅对生产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法 对某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连续2年接触铅的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血铅结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2010年铅作业工人的血铅浓度[ (0.482 ±0.154)μmol/L]高于2009年[(0.419±0.09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血常规、血红蛋白异常率高于2009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蓄电池企业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有超标,铅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应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防护.
作者:苏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合并DN组66例,单纯糖尿病(单纯DM)组54例;均检测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微量白蛋白(MAU)和FFA水平,分析FFA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N组和单纯DM组FFA均升高,且DN组升高显著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N患者治疗前后的FFA与FPG、HbA1c、TG、24h MAU等指标变化有关.FFA升高可促进DN的发生、发展.
作者:丁玉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缺血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各种资料;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利用ROC曲线方法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而文化程度、体力活动、生活自主程度、高密度脂蛋白(HDL)为保护因素;预测准确率高达92.8%.结论 条件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疾病发病概率.
作者:宋晴;郭艳华;高彩霞;邵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餐饮业卫生及餐具消毒状况,为加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7月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部分中小型餐饮业、企业食堂各100户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餐具样品进行检测,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94)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餐饮单位均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为97.01%,餐具消毒合格率96.67%.小型饭馆合格率低,为93.07%;学校食堂合格率高,为100%.各类餐饮业餐具消毒合格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10,P<0.01).结论 应加强对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培训,加大监管部门对餐具消毒的监督力度,提高餐具的消毒合格率.
作者:赵惠玲;王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离子色谱法(A)与离子选择电极法(B)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 分别采用GBZ/T 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的两种测定方法,测定某化工公司车间空气中氟化氢的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采集某化工公司磷化车间5个空气样品和标准样品分别用A、B两种方法进行6次重复测定,其RSD在0.477%~1.239%之间,两种方法比较F=1.482,P>0.05;对样品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回收率在98.7%~ 103.3%之间,两种方法回收率比较F=0.358,P>0.05.结论 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可作为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含量的方法.
作者:张弦;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和血压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SF-36)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体质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的8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沈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空调环境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WHONCTB)对深圳市某企业密闭空调环境作业工人86名(观察组)及非空调环境作业工人102名(对照组)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 观察组5项消极情绪状况(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困惑-迷茫)的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积极情绪状态(有力-好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简单反应时平均值慢于对照组(P<0.01),数字译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错误打点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调环境可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必要对空调环境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空调环境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梅;蒋立新;王永刚;潘瑞胤;李汉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许昌市风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许昌市风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累计报告风疹1 38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65/10万,2006和2010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各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236.37,P<0.01);春末夏初为疾病高发季节;男女性别比为1.15∶1,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2,P<0.01);68.28%的病例集中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6.75%.结论 许昌市风疹报告发病率较高,应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加强防治力度.
作者:俎炳灿;尧怀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10 ~ 19岁的青少年所占比重大(35.2%),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大的用户群体[1].随之而生的青少年网络成瘾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被当今社会及医学心理界给予高度关注,成为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在近年来有关网络成瘾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参考价值的流行病学及干预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概述,旨在为网络成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作者:刘燕玲;吴鸿雁;马凤霞;陶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灵山县高中生恒牙患龋情况,探索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灵山县在校学生每年进行1次学生健康检查.检查结果经数据统计处理后,对学生患龋率、龋均、龋失补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学生总患龋率为19.44%,男生为15.58%,女生为23.19%;学生总龋均为0.48,男生为0.36,女生为0.60,患龋率和龋均在男女生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学生总体充填比率为14.79%,男生为17.31%,女生为1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学生患龋情况比较,患龋率高二学生高(22.04%),充填比率高三高(17.66%),患龋率和充填比率在高二与高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学生患龋率为22.16%,农村学生患龋率为16.52%;城镇学生龋均为0.51,农村学生龋均为0.45,患龋率和龋均在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充填比率在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灵山县高中生恒牙龋均较高,患龋率较低,充填比率也较低,应继续加强口腔健康教育,进行定期检查、窝沟封闭和充填治疗,以降低患龋率和龋均.
作者:零月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0年宿迁市沭阳县乙型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沭阳县乙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沭阳县共报告乙肝病例498例,发病率为26.68/10万,与2009年相比下降17.9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49岁的青壮年,0~9岁组儿童发病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98∶1;不同职业中,以农民发病高,其次为民工、学生和工人;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当前乙肝仍然是严重影响沭阳县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今后在做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要推广重点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乙肝的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普及乙肝防治知识.
作者:祁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沈阳市东陵区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2006-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沈阳市东陵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46/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除外),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隐性梅毒和Ⅱ期梅毒为主,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6.16%;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0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83/10万,男女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以20~5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2.07%;职业分布家务及待业、不详、农民、其他职业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5.02%.结论 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做好梅毒筛查和检测;规范梅毒诊治,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实施综合干预,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云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从业人员(包括蓄电池厂、钢丝绳厂、造船厂电焊工)发铅、发锰的方法.方法 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T 160.13 -2004),研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发样中的铅和锰.结果 该法测定Pb和Mn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和0~1.0 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96,检出限分别为0.08和0.03μg/ml,精密度RSD均小于5%,回收率为93.3%~104%.结论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同时测定一份发样中的铅、锰,操作简便,准确度好和精密度高.
作者:程晓宏;谢超;沈毅;史玉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钢铁企业高温岗位作业人员腹腔脏器疾病发病情况及其性别、年龄分布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某钢铁企业职业健康检查B超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年龄及性别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B超检查异常率19.70%,男性异常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B超检查结果异常率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异常率较高,并存在年龄、性别差异,对于检出有肝、胆、肾损害的人员,如发现B超异常,应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检查项目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谨慎结论,必要时建议复查或专科检查.如确定属于职业禁忌证,再建议调离并进行治疗.
作者:许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高密市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制定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高密市2004-2010年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的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高密市共计报告乙型肝炎1199例,发病率为19.82/10万,死亡0例.2004-2010年发病率(1/10万)分别为28.09、28.73、35.93、19.10、12.56、8.04、6.75.男女发病比例为2.87∶1;发病率高年龄段为20~29岁年龄段,低年龄组儿童发病率已维持在较低水平,<10岁年龄段发病占0.08%.结论 高密市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预防乙型肝炎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作者:单宝磊;张宜东;宫献升;邓招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