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快速顺序诱导联合i-gel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檀彧庆;王胜斌

关键词:综合麻醉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快速顺序诱导, I-gel喉罩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快速顺序诱导联合i-gel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对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手术区视野评级的影响。方法:择期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快速顺序诱导组( M组)和常规快速诱导组( C组)各40例。 M组患者采取分次给药、不行人工正压通气的诱导方法,C组患者采取常规静脉快速诱导。2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测直接动脉压,生化监测。2组患者诱导给药速度均为1 ml/s,术中补液速度均为10 ml·kg-1·h-1。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2 min、喉罩置入后1 min和5 min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并对手术区视野进行评级。结果:在诱导期间M组血流动力学较C组稳定。 M组手术区视野评级优良率高于C组(P<0.05)。结论:与常规快速诱导法相比较,M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无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适用于LC的全麻诱导,且避免了诱导时返流误吸、术中胃肠道积气等并发症,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与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的关系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并探讨其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53例( COPD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9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状态测定,比较2组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差异。并对COPD组进行BODE指数测定,分析COPD组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的关系。结果:COPD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COPD组抑郁、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将COPD组按照认知功能评分(24分为界值)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认知障碍组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评分均较认知正常组增高(P<0.01),COPD组认知功能与焦虑、抑郁及BODE指数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COPD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焦虑及BODE指数密切相关。

    作者:袁娜娜;陈余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咀嚼片提高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有效率。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6例及孟鲁司特治疗组4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接受长期糖皮质激素吸入和短期β2受体激动剂口服以及抗过敏、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孟鲁司特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每次4~5 mg,每日睡前1次,3个月后剂量减半,共持续6个月。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2周、6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孟鲁司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0.00%(P<0.01);治疗后6个月,孟鲁司特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1.84%,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9.64%(P<0.01),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口服孟鲁司特咀嚼片对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均可明显提高有效率,且长期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晚期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15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为(7.17±3.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2.11)%(P<0.01)。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数量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患者中比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进展有关。

    作者:杨兵;潘莹;蔡韶芳;杜均祥;龚五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浆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 Lp( a)]、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脑钠肽( 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9例(包括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40例和三支病变组54例)和对照组87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Lp( a)、hs-CRP、BNP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Lp(a)、hs-CRP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支数各组血浆Lp(a)、hs-CRP、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支病变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随着Gensini评分升高,血浆Lp(a)、hs-CRP和BN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1)。冠心病组血浆Lp(a)、hs-CRP和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Lp(a)、hs-CRP、BNP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牛海军;吴桥;江荣炎;卜令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硝普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高血压患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高血压患儿,均采用抗病毒、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甘露醇、甘油果糖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硝普钠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0.5μg·kg-1·min-1,严密监测血压,调整硝普钠剂量,观察治疗1 h、24 h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应用硝普钠治疗1 h和24 h后患儿高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伴有高血压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压控制稳定,安全性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莹;李社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CV)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HF患者(观察组)和检查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各80例,比较2组RDW-CV、HRV指标差异,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下RDW-CV、HRV指标差异,对RDW-CV与HRV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RDW-CV较对照组升高(P<0.01),观察组中24 h窦性R-R间距均值的标准差(SDNN)和5 min窦性R-R间距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RDW-CV较心功能Ⅱ级明显升高(P<0.01),而SDNN和SDANN均较心功能Ⅱ级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中RDW-CV与SDNN和SDANN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CHF患者RDW-CV变化与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有关。

    作者:钱禹林;陆培荣;姚品芳;顾菁;丁瑞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论文中涉及的“含量”规范表达

    含量不是物理量,其含义不确切:商品标志上的含量常指质量或体积,如净含量50 g,净含量243 ml;科技文献中的含量包括有关混合物组成的各种量,如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等。在实践中,误用含量的现象很普遍,可采取以下方式规范含量的表示。

    作者:何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PirB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 ICH)后脑组织中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 PirB)的动态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脑立体定向仪下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备ICH模型。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irB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脑组织Pir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结论:PirB参与了大鼠ICH后病灶周围神经元凋亡过程,可能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全勇;毕永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经口腔全景片确诊但定位模糊的埋伏牙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重组图像。结果:45例中共检查出59颗埋伏牙,其中阻生埋伏牙14颗,多生埋伏牙45颗。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牙体断面及三维立体图像,从而获得埋伏牙的数量、唇腭侧位置、牙体形态、萌出方向及其与邻牙解剖关系,在埋伏牙微创拔出和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白龙;刘浩;孙田力;孙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操作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的方法和手术操作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中75例一次性取尽结石,一次取净率为75.6%,再次经窦道取尽结石8例,再次取净率72.7%;另3例患者反复取石数次,其中1例因确实取石困难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86例患者在取石过程中出现胆道出血2例;诱发急性胰腺炎1例;结石在窦道口处嵌顿1例。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是胆总管取石失败后的重要补救措施,对减少医疗纠纷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胆道镜的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正确评估结石是否需要碎石。一次手术操作时间不可太长,以免导致并发症。

    作者:侯春光;刘启;郑春生;张辉;郭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胸科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0.5~1.5μg·kg-1·h-1联合丙泊酚3~5 mg·kg-1·h-1静脉持续泵注,肌松维持均为阿曲库铵0.6μg·kg-1·min-1静脉泵注;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T1心率均较T0明显下降(P<0.01),且对照组的T2~T5的心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T1较T0的收缩压(SBP)值明显下降,观察组T3较T0的SBP值亦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T2~T5的SBP值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2组T4 SpO2均较T0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T3 SpO2值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拔管时间为(18.3±7.8)min,明显长于观察组的(12.8±6.9)min(P<0.01);术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30.0%,高于观察组的6.7%(P<0.05)。观察组苏醒期配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麻醉效果好,术后清醒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姝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某医学院学生亚健康状况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医学生亚健康状况与锻炼行为的特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338名在校医学生,从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锻炼强度进行锻炼行为调查。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3个维度进行亚健康调查。结果:男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总体健康的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43.4%、44.9%、41.2%和41.2%,女生分别为54.5%、53.5%、48.5%和52.0%,女生生理健康维度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男生的锻炼行为特征为长时间、多次数、中大强度锻炼,女生的锻炼行为特征为中等时间、中等次数、中大强度锻炼。低运动行为人群的亚健康检出率高,中运动行为的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存在较高的亚健康状态,女生高于男生,低运动行为人群亚健康状态更为明显。

    作者:严发萍;王红雨;邹兵;赵琦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我国孕妇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与妊娠结局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检索2004~2014年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等有关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并采用RevMan5.0对此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经检索筛查后纳入有关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文献14篇,经异质性检验,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体质量管理可减少剖宫产、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OR值依次为0.53(95%CI:0.46,0.61)、0.29(95%CI:0.23,0.36)、0.43(95%CI:0.33,0.58)、0.29(95%CI:0.21,0.40)。结论:妊娠期体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贾惠惠;谢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气囊助产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68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气囊助产辅助分娩。对2组产妇的产程、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P<0.01),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软产道裂伤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有助于缩短产程,减少产妇分娩时承受的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久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开展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权重,为安徽省蚌埠市综合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蚌埠市3所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建立理论模型,利用统计学软件,运用信度、效度、相关和多元回归等手段,提炼出影响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排序。结果:专业人才、医疗资源、现代生命观、现代伦理观4个因素与临终关怀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56、0.244、0.125和0.075。结论:发现有4个影响因素与开展临终关怀认可度呈正相关关系,按权重排序依次是专业人才、医疗资源、现代生命观、现代伦理观。

    作者:徐令婕;郑海燕;宋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PIH)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204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侧子宫动脉,根据有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分为有切迹组(21例)和无切迹组(183例),计算切迹指数(NI),量化分为4级,比较各级PIH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204例孕妇中188例妊娠期间血压正常,16例发展为PIH。有切迹组孕妇PIH发生率为28.6%,无切迹组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NI 1级组PIH发生率为5.4%,NI 2级组为10.0%,NI 3级组为2/6,NI 4级组为3/4;NI 4级孕妇PIH的发生率均高于NI 1级组和NI 2级组(P<0.01)。 NI 4级组孕妇剖宫产率、NI 3级组和NI 4级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均高于NI 1级组(P<0.05~P<0.01),而NI 3和NI 4级组胎盘质量与NI 2~4级组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NI 1级组(P<0.05~P<0.01)。结论: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对预测PIH发生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NI分级法能更好地评估PIH,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霞;李咏梅;汪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2组均于胎盘娩出后发现出血多时立即子宫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按摩子宫、卡孕栓2枚含化或塞肛。若出血仍多者,对照组子宫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治疗,观察组直接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结果:观察组10例有效,有效率90.9%,24~48 h后取出宫腔纱条,无感染、复发出血,1例无效,行子宫切除术,无病死病例;对照组7例出血量得到控制,有效率63.6%,其余4例出血仍汹涌而切除子宫;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输血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较轻,未行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均能自行缓解。结论:子宫腔填塞纱条联合注射氨丁三醇卡前列素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并不能减少其出血量、输血量及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蕾香;万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后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后实施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治疗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2组患者分别于就诊时及就诊3个月后和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结果:实施自我管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干预组就诊3个月后和6个月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就诊3个月后和6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管理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饶照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用药总依从率85.3%,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月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硝酸甘油在经鼻微创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经鼻微创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将择期全麻经鼻微创垂体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D组与C组。 D组为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负荷剂量1μg·kg-1·10 min-1,10 min后以0.4μg·kg-1·h-1泵速维持;C组为对照组,按照相同的方式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应用硝酸甘油,将平均动脉压维持于60~70 mmHg;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丙泊酚,并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调整泵注速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50。观察患者不同时刻血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中Fromme术野质量评分、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丙泊酚及硝酸甘油平均用药量,记录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拔管时、拔管后1h及2 h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拔管后2 h内寒战、过度镇静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出血量少、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较低、手术时间缩短(P<0.05~P<0.01),且控制性降压期间的心率较低(P<0.01),气管插管、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波动小,血流动力学较平稳(P<0.01);D组较C组的丙泊酚及硝酸甘油的平均用药量均显著降低(P<0.01);2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在拔管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拔管后1 h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C组(P<0.05),拔管后2 h,2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 h内,D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硝酸甘油用于经鼻微创垂体瘤切除术,能显著改善术野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静效果好且无过度镇静现象,具有临床有效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作者:何平;朱德浩;韦鹏;王南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