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脓肿32例临床分析

苏悦;马志松;徐建波

关键词:脓肿, 子宫附件疾病, 盆腔脓肿, 感染, 误诊, 并发症,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体会,提高对盆腔脓肿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和预后的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误诊8例,其中肠道、阑尾疾病导致的脓肿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卵巢恶性肿瘤合并感染1例;24例盆腔脓肿中来自单侧附件脓肿4例,双侧附件脓肿20例。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2例。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术后4 d内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常规正常。结论:盆腔脓肿是严重的妇科急腹症,且容易与外科疾病相混淆,肠梗阻、腹泻、低蛋白血症是盆腔脓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很重要。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阴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女性直肠癌患者,观察组31例经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3例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变化情况,比较2种手术方式对女性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阴道湿润度、性交痛和性生活满意度均差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2个月,2组各项性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由于阴道干燥,短期内会对女性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随时间推移可恢复到与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水平。

    作者:朱畅;潘凯;谢海慧;夏利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氰菊酯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

    目的::研究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CYP)对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双蒸水灌胃(阴性对照组)和CYP 5、10和20 mg/kg染毒组,连续3周经口灌胃染毒。观察小鼠肝脏脏器系数,同时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随着CYP染毒剂量的升高, CYP 5 mg/kg和10 mg/kg组小鼠肝脏脏器系数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和P<0.05);CYP 10 mg/kg和20 mg/kg染毒组小鼠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CYP 20 mg/kg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CYP 5 mg/kg和10 mg/kg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CYP 20 mg/kg组小鼠丙二醛含量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1)。结论:CYP可以引起雄性小鼠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且损伤程度与CYP剂量有关。

    作者:张朋;陈冲;张凡;杜首楠;周礼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36例Ⅲ/Ⅳ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97.1%,均优于对照组的30.9%、82.4%(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3.8%(P<0.01)。观察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武文娟;陈丽;蒋亚齐;王朝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γ-干扰素干预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后肝损伤程度的影响

    目的::检测肝脏核因子( NF)-κB的表达,评估γ-干扰素( IFN-γ)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 RV)后的作用。方法:将乳鼠分为肠道外感染对照组、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腹腔注射RV建立2日龄RV肠道外感染模型。用大小剂量(2μg,0.2μg) IFN-γ在BALB/C乳鼠背部皮下注射3 d。模型建立后第5天取材,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NF-κB表达。结果:IFN-γ小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IFN-γ大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均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和IFN-γ小剂量干预组明显增高(P<0.01)。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NF-κB表达随IFN-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IFN-γ能刺激NF-κB的表达。肝脏的病理损伤与NF-κB在肝脏的表达量相关。

    作者:杨梅;陈兰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建立全程跟踪护理体系对留置PICC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建立全程跟踪护理体系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PICC)患者的影响。方法:留置PICC患者103例,按留置PICC期间是否行全程跟踪护理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2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过敏反应、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留管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穿刺点渗血、过敏反应、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和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建立全程跟踪护理体系对留置PICC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其身心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高天侠;孙彩霞;陈芳;刘方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河北省邢台县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河北省邢台县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登记报告的疑似肺结核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登记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205例,以本地居民居多,农民、男性和中青年为主。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患者173例,到位就诊率84.39%,确诊为肺结核153例,检出率为88.44%;排除患者20例,排除率11.56%。各年份报告患者到位就诊率和检出率均无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邢台县医院为全县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进一步加大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疑似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

    作者:冯小英;卢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施行TURP的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69例均耐受TURP手术,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病死病例。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早期未出现肺部感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针对老年BPH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术中严密监测、规范操作、彻底止血以及术后完善细致的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阳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患者男,39岁,农民。因反复头痛3个月余,发热7d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以前额及头顶部明显,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同时有视物模糊,无复视,无发热,在外院行眼底检查提示:视乳头水肿,头颅MRI示脑室系统扩大。予止痛药等对症处理,可暂时减轻疼痛。7d前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予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对症处理后体温无明显下降。病程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盗汗,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四肢抽搐。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基础病史、否认有结核病、风湿病、冶游史、饲养鸽子及其他鸟类史等,有乙型肝炎肝(乙肝)病史20年余。

    作者:王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老年出血性内痔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老年出血性内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肛镜的引导下将大的痔核基底部进行胶圈套扎,然后窥肛器充分暴露下将聚桂醇注入小的痔核和糜烂的直肠黏膜下,术毕以复方角菜酸酯栓2枚纳肛。结果:72例全部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大便带血。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可操作性强、痛苦小、见效快、治愈率高,适用于老年出血性内痔。

    作者:丁晓红;陆杰;赵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的效果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提高腔镜手术配合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管理小组,强化科学细节管理意识,提高手术配合的操作技能,规范和建立腔镜一系列管理流程。观察细节管理实施前后腔镜准备准确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腔镜器械细节管理后,腔镜器械使用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综合细节管理,能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和内涵。

    作者:梁彩侠;李佳佳;刘军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 H-TdR )掺入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增殖的影响,探讨TGF-β1和RPE细胞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PE细胞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10.1、1.0、5.0、10.0和100.0μg/L对细胞进行处理,3 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放射性强度。结果:TGF-β10.1、1.0、5.0、10.0μg/L 作用后 RPE 活细胞数增加,细胞3H-TdR 摄入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GF-β1100.0μg/L对RPE作用相反,细胞3H-TdR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GF-β1对人RPE细胞增殖有双相调节性,其不同作用的发挥依赖TGF-β1的浓度,其中TGF-β1促RPE细胞增殖作用是诱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高自清;周琦;岳晓丽;李娟;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膳食平衡指数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膳食质量的评价

    目的::采用膳食平衡指数( dietary balance index,DBI)法评价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结构,为指导其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6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3 d的膳食调查,应用DBI评分方法对大学生的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影响大学生膳食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级和营养知识掌握的程度。男生的DBI-负端分、正端分和总分均高于女生(P<0.05~P<0.01),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DBI-负端分和膳食质量距均显著低于大学一年级学生(P<0.01)。处于模式B的人群比例大(43.2%),而优模式A仅为18.1%。结论:采用DBI评价系统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膳食质量,应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以增加蔬菜水果、奶类及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提高大学生的膳食质量。

    作者:束莉;赵文红;吴学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道家认知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道家认知治疗,提高患者的持续正压通气( CPAP)治疗依从性。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47例和道家认知治疗组50例,于治疗前、治疗12周分别评定Epworth嗜睡量表( Es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低氧饱和度( LAOS)。同时评估CPAP治疗依从性。结果:道家认知治疗组患者使用CPAP的依从性为74.5%,高于健康教育组的54.8%(P<0.05)。2组患者治疗前Ess、AHI和LAO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道家认知治疗组治疗后Ess和AHI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组,而LAO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组(P<0.01)。结论:道家认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燕;顾冬琦;谈晓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盆腔脓肿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体会,提高对盆腔脓肿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和预后的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误诊8例,其中肠道、阑尾疾病导致的脓肿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卵巢恶性肿瘤合并感染1例;24例盆腔脓肿中来自单侧附件脓肿4例,双侧附件脓肿20例。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2例。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术后4 d内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常规正常。结论:盆腔脓肿是严重的妇科急腹症,且容易与外科疾病相混淆,肠梗阻、腹泻、低蛋白血症是盆腔脓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很重要。

    作者:苏悦;马志松;徐建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对癌性疼痛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癌性疼痛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使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观察组22例采用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21 d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便秘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氨酚羟考酮片用量及不良反应。

    作者:梁潇;裴保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个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的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护理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质量状况显著改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5.1%上升至干预后的95.3%,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70.9%上升至干预后的9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质量状况。

    作者:雷现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安徽省5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前后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前后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安徽省5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前后,2012年和2013年抗高血压药物采购数据,对其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和日均治疗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趋势两个年度基本一致。2013年较2012年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数、采购金额和DDDs均呈增长趋势,其中钙通道阻滞剂的品种数、销售金额和DDDs两个年度均位居首位,多数药物的日均治疗费用明显下降。结论: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后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合理化趋势有所提高。

    作者:杨冬梅;刘俊;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Kodama法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Kodama法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清扫LEVELⅢ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68例女性初治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基础上,加行Kodama法清扫LEVELⅢ淋巴结,并单独标记送病检,对该组淋巴结转移率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VELⅢ淋巴结转移率为30.88%。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和肿瘤数目(P>0.05);与LEVELⅢ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患侧腋窝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和分子分型(P<0.05)。结论:对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术时,加行Kodama法清扫腋窝LEVELⅢ淋巴结是必要且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德峰;赵云霞;朱正志;马小开;崔振;王岩岩;董慧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方法: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入院宣教、评估病情制定护理方案,辅助患儿完成各项检查,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儿正确咳痰,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协助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出院计划等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儿及家长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平喘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74.7%和97.3%,均高于对照组的58.7%和74.7%(P<0.05和P<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引入临床路径管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其看护需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看护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65名ICU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疾病不确定感状况以及看护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平均得分为(80.94±11.57)分,处于较高水平。家属看护需求重要性各因子依次为病情保证、获取信息、亲近患者、医护人员的支持以及自身的舒适。相关分析显示,除自身舒适因子外,其余四因子与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应对其家属的看护需求给予满足,以降低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作者:杨宝义;马士崟;徐淑秀;谢虹;杨从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