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评价

周松林

关键词: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清开灵
摘要:目的:评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9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0 d.10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治疗VBI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评价

    目的:评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9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0 d.10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治疗VBI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松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璃纤维桩在恒前牙冠折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病,其中又以前牙外伤居多.由于前牙外伤对容貌、发音、切割食物有重要影响,所以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同时对美观要求较高.铸造金属桩物理性能好、密合性好[1],但有根折的可能性[2],同时金属桩不透光,影响了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性能.文献[3-4]报道,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美观修复中效果明显,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范瑞;张晓东;汪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媒介素养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四所高等医学院校l 798名在校医学生从媒介的基本知识、媒介接触途径及偏好、媒介接触目的、媒介传播信息的选择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2009年全国公众水平(P<0.01).医学生喜欢接触媒介途径是互联网,医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主要有休闲娱乐1 123人(62.46%)、放松身心845人(47.00%)、聊天752人(41.82%)、人际交往680人(37.82%)、学习知识543人(30.20%)、了解信息536人(29.81%)、打发时间169人(9.40%)、排遣寂寞158人(8.79%)、其他26人(1.45%).结论:医学生媒介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全国公众水平,接触媒介的目的存在一种自发的状态,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理性使用各种媒介.

    作者: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马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心肌、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重症患儿多发生在3岁以内(91.6%),其中1~2岁占60.6%;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1.5∶1;农村患儿121例(72.2%);均有易惊、皮疹,其中发热147例,嗜睡、精神差110例,肢体抖动32例,恶心呕吐14例,出冷汗3例.血常规WBC升高7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68例,血糖升高45例,C反应蛋白升高37例,血压升高33例,心率增快16例.150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其中异常148例.治愈153例,其中1例曾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2例死亡.结论:针对临床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3岁,伴有发热、嗜睡、打惊等精神症状者,要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叶晓琴;高侠;沈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专项整治前后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外科系统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第一季度(A组)和第四季度(B组)清洁手术病历,针对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B组各科室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用药指征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均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卓有成效.

    作者:张荣嘎;朱文莉;王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将35例实施连续性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抗凝方案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跨膜压的变化,同时比较治疗后血小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HC03-、游离钙、Na+和24h内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治疗2h和治疗4h的跨膜压均较枸橼酸钠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枸橼酸钠组明显延长(P<0.01);2组治疗后血小板、HCO3-、游离钙和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性血液灌流过程中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贾雪峰;赵曙光;张迪;朱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方法:运用泪道探通术对80例(9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治疗.结果:96眼中除2例(2眼)经2次治疗症状无改善,未予继续治疗外,其余78例(94眼)全部治愈,治愈率97.9%,其中1次治愈72眼,2次治愈18眼,3次及以上治愈4眼;3 ~6、>6~ 12和>12~ 24个月龄患儿的治愈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有较好的效果,以3~6个月龄患儿为宜.

    作者:胡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尿崩症1例

    患者女性,53岁,因“烦渴多饮多尿7年,颈部增粗3年”于2011年11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7年前被诊断为“尿崩症”,平时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0.1 mg,每日2次,每日尿量3 000ml左右.3年前出现颈部增粗,并逐渐增大,有颈部发闷,心悸感.

    作者:黄莹芝;陈欢欢;何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以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6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纳差症状、体质量、腹围、血液电解质、尿素氮、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变化,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后患者纳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患者体质量、腹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球蛋白、尿素氮、血清钾、血清钠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5例出现低热,2例穿刺部位渗液,1例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经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未发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操作简便,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作者:汪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饮用含乌头碱药酒致严重室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63岁,因“突发心悸、大汗,意识丧失数分钟”入院.2013年6月7日早晨8时左右,患者早饭后饮用药酒约75 ml,2h后突发心悸、大汗,当时测血压70/40 mmHg,立即送至我科监护室,途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清醒,但烦躁不安,全身大汗.急诊心电图示:持续性室速,心率203次/分(见图1).

    作者:李妙男;胡司淦;卢冬雨;陈耀;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条)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曲张静脉内注射1%乙氧硬化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症状的改善.结果:30例患者(30肢)均成功接受治疗.平均每条患肢应用20 ml泡沫硬化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例局部存留曲张静脉团块,但超声检查未见血流信号;3例曲张静脉附近出现炎性反应.24条患肢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时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3个月,24例患者下肢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下肢明显的曲张静脉消失;2条患肢的溃疡于术后2个月愈合.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可有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可增加治疗的安全性,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作者:司春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常德市居民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某乡回族居民144人及某社区汉族居民538人为调查对象,分析比较其民族、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尿病患病率为调查指标.结果:汉回民族居民FBG、TG、TC、LDL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汉族居民3项血脂检测指标均高于回族居民,原因可能为饮食结构所致;回族居民血糖、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提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该区域回族居民的健康,急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和及早找出致病因素以降低其危害.

    作者:黄英;庄景凡;李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肺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中应用的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应用N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2组,30例使用PICC导管,3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ICC组静脉炎、局部疼痛、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P <0.05 ~P <0.01),2组硬结和血管闭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子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要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作者:汪珊;韦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对血浆Tau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Tau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以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针刺治疗,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血浆Tau蛋白表达.结果: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浆Tau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Tau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浆Tau蛋白可能是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闫兴洲;李震宇;华启海;徐磊;江勇;张学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遵江;张保德;刘勇;章荣涛;梁其国;胡育栋;徐良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06例T2DM患者,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疾病不确定感与“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的评估,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欣宇;许华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Dicer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ice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Dic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icer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5%,癌旁正常胃组织为85.0%,Dicer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高、中度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早期患者Dicer阳性率均高于低度和未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进展期患者(P <0.05~P <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癌灶原发部位间Dicer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icer表达明显降低,并且Dicer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毕国斌;张伊莉;郭安河;苏玉璇;马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作用及优势也越来越显著.据报道[1-2] MRI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高达94%~ 100%.MRI是目前无创性检测活体内代谢、生化和其他功能信息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发展迅猛,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旨在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本文就MRI的原理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

    一般肿瘤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耐药,可能对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而对非同类型的药物仍敏感.但是现在更为普遍的是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MDR现象由Biedler等[1]在1970年首次发现,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耐药,对非同类型的结构和功能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这是导致肿瘤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MDR产生的分子机制并探寻逆转策略是目前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浦龙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