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熊茂强;陈宇;陈星元

关键词:胫骨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率、骨折对位对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恢复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符合生物接骨的原则,有利于骨性愈合,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埃兹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腺病组织和1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Ez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zrin在乳腺癌、乳腺腺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为58.9%、10.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淋巴结转移者Ezrin强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P<0.01),在肿瘤大小、TNM分期、年龄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zrin在乳腺癌中大部分表达定位于细胞质(62.2%),部分表达定位于整个细胞膜(22.0%)与细胞膜顶端(15.8%),而在乳腺腺病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则主要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顶端(7/9和6/9),3组Ezrin表达定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中Ezrin细胞膜顶端表达定位与淋巴结无转移、低级别分化、激素受体阳性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Ezrin细胞质表达定位与淋巴结转移、高级别分化、激素受体阴性亦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Ezrin细胞膜表达定位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阳性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的表达增高和表达部位的变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调控作用,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明喜;郑荣生;承泽农;汪子书;高振远;韩正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

    目的:探讨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额叶4例,左侧桥小脑角区1例,延髓2例,小脑半球9例;其中12例呈大囊小结节,4例呈实质型;额叶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可见流空血管影,实性成分呈等T1、等T2信号,明显强化;桥小脑角区肿瘤呈不规则的囊状,内有扭曲血管影及不规则的实性成分,呈不规则较明显强化;延髓肿瘤,呈类椭圆形的大囊小结节,内有分隔,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小脑半球肿瘤呈大囊小结节或实质型,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均见流空血管影,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结论: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均有一定特点,而肿瘤实性成分中的流空血管影是该病较具特征性的MRI征象.

    作者:曾艳;徐茂盛;周永生;殷亮;苏锦权;张佳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04例经胃镜确诊的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04例经胃镜确诊的中青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因、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诱因、合并症、再出血率(住院期间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的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病因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诱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非甾体抗炎药应用,而对照组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饮酒为主.观察组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生率、合并症、住院时间、再出血率、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P<0.01).结论: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应尽早明确病因及诱因,合理治疗可降低病死及再出血率.

    作者:闻静;邵明;孙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目的:探索医学影像专业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方法:在改革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对现有实验教学资源优化以及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高效的数字化实验室和多功能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课目的设计和实验模式的改革.结果: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论: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建设创新性实验室,完善实验课程体系,不仅是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未来医学影像诊断专业长学制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作者:汪百真;俞曼华;张俊祥;曹明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6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从术后第3天开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3周.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第1、2、3周末评测患者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2组患者训练前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2、3周,观察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可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能力.

    作者:田凤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奥曲肽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

    目的:探讨奥曲肽(OCT)作用下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及周期的变化.方法:选择梯度浓度的OCT作用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观察浓度依赖性生长曲线;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在OCT作用下的变化.结果:随OCT浓度的递增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逐步受到抑制,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CT作用后前列腺癌细胞周期停滞G0/G1期.结论:OCT能够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峰;刘辉;郝继东;王伟峰;万建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转归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转归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210例,其中97例接受溶栓治疗(溶栓组),另113例接受传统常规治疗(常规组).结果:溶栓组治疗后各阶段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常规组治疗90 d后 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5%(P<0.01).结论: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沈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8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2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动力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乔崇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14例.结果:患者存活2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9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史双瑜;王抗生;黄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替米沙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服用替米沙坦40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服用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FINS、IRI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ET-1、NO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唐冰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內瘘(AVF)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施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抽取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AVF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内瘘感染、内瘘堵塞、皮下血肿和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减少AVF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深化了服务的内涵,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作者:汪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甲状腺癌47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彩超诊断符合率为53.19%;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浸润甲状腺外膜6例、气管1例、颈部肌群3例、喉返神经2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腺瘤1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0.43%.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一过性声音嘶哑3例,暂时性抽搐4例.结论:甲状腺癌以分化型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分期及患者情况个体化.

    作者:毛作周;朱兆红;王海;韩伟;赵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静脉给药途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股静脉置管和四肢静脉留置针3种不同的静脉给药途径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0例分成3组,分别采取PICC化疗(P组)72例,股静脉置管化疗(G组)74例,四肢静脉留置针化疗(S组)64例,比较3组化疗后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G、S 组的静脉炎发生例数分别为5、9、17例,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94%、12.16%、26.56%.P组和G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PICC能够有效地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海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开腹与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粘连性肠梗阻,其中36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组),42例行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开腹组),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与开腹组患者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进食时间早,术后住院天数短,并发症发生少(P<0.05~P<0.01).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怀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老年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60 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其中不伴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108例为对照组(T2DM组),102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为观察组(DR组).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DR组分为非增殖期组69例(NPDR组)和增殖期组33例(PDR组),分别比较T2DM组与DR组、NPDR组与PDR组的临床参数及生化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T2DM组比较,DR组的病程明显延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RBP4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NPDR组比较,DR组的病程延长,空腹血糖、HbA1C及RBP4水平亦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程、HbA1C、RBP4均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RBP4均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海艳;岳晓丽;石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直肠超声及其引导穿刺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位直肠超声表现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结果,搞高前列腺癌诊断率.方法:对3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型并分析血清PSA结果.结果:弥漫浸润型12例,前列腺整体或一叶内见低回声区弥漫性分布,边界不清,局部血流较丰富,血流束杂乱分布;浸润伴结节型5例,声像图有上述表现的同时局部可伴有球体感结节;孤立性结节型7例,前列腺内有孤立性结节;无异常发现型6例.血清 PSA>4~10 ng/ml 4例;>10~50 ng/ml 8例,>50 ng/ml 18例.结论:前列腺癌声像图有一定规律性,可指导活检;对声像图无异常发现或血清PSA<10 ng/ml 的可疑患者建议活检,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彭梅;姜凡;张新书;张书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外科诊疗探讨

    目的:探讨白血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病(IPFI)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1例白血病并发IPFI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肺楔形切除5例,肺叶切除6例.术前术后抗真菌治疗2~12周,并随访8~46个月.结果:11例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曲霉菌感染7例,毛霉菌2例,隐球菌1例,曲霉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1例.3例死于白血病复发,无真菌病复发.结论:外科切除持续存在的局限IPFI可以减少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真菌病复发.

    作者:汪礼旭;黄望香;李志华;李绍鹏;罗红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2周后,口服尼莫地平维持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并利用成人智力量表和记忆量表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记忆智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难治性癫痫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可作为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孙俊岩;温玉梅;王飞凤;高晓玲;王文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cardia:one case report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NECs) are exceedingly uncommon,and its incidence rate is about 1/100 000,about 10% of them is originated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1].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cardia.

    作者:ZU Guo;CHENG Hui;LIANG Shu-zeng;ZHANG Xue-mei;ZHOU Qian-rang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再造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早期乳腺癌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2组均行根治术即刻乳房再造,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坏死1例,无皮下积液、患肢水肿和切口感染发生;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1例,皮下积液3例,患肢水肿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对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再造患者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尚翠永;王圣应;张荣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