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宝
目的:探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处方.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与泊洛沙姆188为材料,以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溶液-凝胶相转变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二项式模型描述各因素与指标间的数学关系,根据二项式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及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优化后的处方为22.5%泊洛沙姆407与1.0%泊洛沙姆188;优化处方在室温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经泪液稀释后能发生相转变形成凝胶.结论:安妥沙星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符合眼部用药要求,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孙思雨;马涛;王清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2型糖尿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都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增加夜间监测和巡视,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谭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彩超诊断符合率为53.19%;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浸润甲状腺外膜6例、气管1例、颈部肌群3例、喉返神经2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腺瘤1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0.43%.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一过性声音嘶哑3例,暂时性抽搐4例.结论:甲状腺癌以分化型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分期及患者情况个体化.
作者:毛作周;朱兆红;王海;韩伟;赵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100例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及内参基因(ABL),以WT1基因拷贝数/内参基因拷贝数(NQ比值)计算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初诊组和复发组AL患者W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P<0.01).初诊患者中,AL各亚型之间WT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T1表达水平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达高.随访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时WT1表达很低,复发时WT1表达均再次升高.结论:WT1基因在AL中的表达,可作为白血病疗效评价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指标.
作者:李骏;孟宇;耿英华;李佳佳;周黎黎;杨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超声在胎儿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1 020例孕妇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胆囊结石15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胎儿胆囊内强回声呈颗粒状、团块状、条带状,偶有后方回声增强.12例于出生2周后消失,3例于出生半年后消失.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胎儿胆囊内强回声,对疑似胎儿胆囊结石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显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88例AS伴有睡眠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AS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李炳棋;李凤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产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确切死亡率、常见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借助电子医疗记录,通过图表,回顾性分析82例产KPC细菌感染的患者(重复检出的患者只记录1次)的临床信息.结果:82例患者中,66例样本产KPC同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16例样本单产KPC,病死率分别为30例(45.5%)和5例(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KPC菌株产ESBL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有明显的影响(P<0.01).结论: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产ESBL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弢;严育忠;包红;赵才兴;陈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率、骨折对位对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恢复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符合生物接骨的原则,有利于骨性愈合,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熊茂强;陈宇;陈星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宫颈癌家系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DNA测序的分型方法对75个核心家系的DQB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利用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DQB1*030302(P<0.01)和DQB1*0602(P<0.05)可能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结论:HLA-Ⅱ类基因上的部分等位基因可能是广东汉族人群宫颈癌的易感基因.DQB1*030302、DQB1*0602由杂合子父母优势传递给患病子女或者与正常同胞相比更容易传递给患者,它们与宫颈癌的发病相关.
作者:常洁;林仲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位直肠超声表现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结果,搞高前列腺癌诊断率.方法:对3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型并分析血清PSA结果.结果:弥漫浸润型12例,前列腺整体或一叶内见低回声区弥漫性分布,边界不清,局部血流较丰富,血流束杂乱分布;浸润伴结节型5例,声像图有上述表现的同时局部可伴有球体感结节;孤立性结节型7例,前列腺内有孤立性结节;无异常发现型6例.血清 PSA>4~10 ng/ml 4例;>10~50 ng/ml 8例,>50 ng/ml 18例.结论:前列腺癌声像图有一定规律性,可指导活检;对声像图无异常发现或血清PSA<10 ng/ml 的可疑患者建议活检,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彭梅;姜凡;张新书;张书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14例.结果:患者存活2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9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史双瑜;王抗生;黄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铸造金属桩烤瓷冠修复上颌前牙唇倾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因上颌前牙唇倾影响美观且不愿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共62颗患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铸造金属桩改向后烤瓷冠修复.结果:随访2~3.5年,1例患者(3颗患牙)失访,其余患者中有2颗患牙发生根折,1颗患牙发生冠脱落,2颗患牙发生牙龈变色.结论:对于不愿接受正畸治疗的上颌前牙唇倾患者,铸造桩改向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小飞;王德顺;高益林;田瑞雪;黄永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安徽省疟疾流行的时空分布.方法:收集全国2006~2010年疟疾发病数据,对我国疟疾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全国疟疾发病地理分布图.对安徽省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年发病和季节发病的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安徽省疟疾累计发病83 553例,居全国首位,年均发病率27.32/10万.发病率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上升,6~10月达高峰,10月后开始下降.2006~2010年疟疾发病数在安徽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排名除2010年为第16位外,其余均为前10位;在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报告总数的排名一直位居第一位.结论:2006~2010年安徽省疟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居全国一、二位.疟疾是安徽省发病率高的虫媒传染病,仍需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焦玉萌;方强;谢旻;陶志勇;王雪梅;夏惠;孙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对采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90例下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前路22例(治疗组),后路6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椎间融合率、术后疗效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椎间高度、椎间角度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随访15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椎间融合率100.0%;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ODI和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椎间高度和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但2组治疗后ODI、VAS、椎间高度和角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均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前路较后路术中出血、手术用时少.
作者:李军;王洁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精确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38例腹股沟疝患者在精确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研究.结果:3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80)min,术后即可进食,无一例尿潴留发生.住院天数(4+1.5)d.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精确神经阻滞麻醉是成年人行无张力腹股沟疝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具有麻药用量少、安全、简便、有效和经济的特点,且无麻醉后不良反应.
作者:张俊华;吴国富;贺志刚;樊逸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输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2周后,口服尼莫地平维持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并利用成人智力量表和记忆量表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记忆智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难治性癫痫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可作为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孙俊岩;温玉梅;王飞凤;高晓玲;王文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服用替米沙坦40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服用氨氯地平2.5 mg每天1次,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血管内皮功能[血浆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FINS、IRI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ET-1、NO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唐冰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蚌埠市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取的2~6岁幼儿园儿童879名作为调查对象(干预组496名,对照组383名),干预组实施为期1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并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身体指标测量和其父母的营养相关知信行调查.结果:干预组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干预组家长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每天吃早餐、喝牛奶的人数明显增多,偏食及吃西式快餐的人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健康教育对提高家长营养知识、纠正学龄前期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切实有效.
作者:韩慧;董素华;汤建军;张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正畸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已经结束正畸治疗的400例患者结合问卷调查及临床病历记录进行评估,其中儿童组52例,青少年组253例,成人组95例.结果:儿童组、青少年组、成年组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临床病例量化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明显低于成年组(P<0.01).结论:良好的医患关系能改善依从性.必要的干预也能提高口腔正畸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徐连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额叶4例,左侧桥小脑角区1例,延髓2例,小脑半球9例;其中12例呈大囊小结节,4例呈实质型;额叶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可见流空血管影,实性成分呈等T1、等T2信号,明显强化;桥小脑角区肿瘤呈不规则的囊状,内有扭曲血管影及不规则的实性成分,呈不规则较明显强化;延髓肿瘤,呈类椭圆形的大囊小结节,内有分隔,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小脑半球肿瘤呈大囊小结节或实质型,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均见流空血管影,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结论: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均有一定特点,而肿瘤实性成分中的流空血管影是该病较具特征性的MRI征象.
作者:曾艳;徐茂盛;周永生;殷亮;苏锦权;张佳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