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粉;杨锐;贾强;王元元
目的:比较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在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内收中应用效果.方法:将采取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方法治疗的42例双颌前突成年患者分为2组,其中24例应用种植体支抗(MS组),18例应用横腭杆作为加强支抗的手段(T组).应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2组患者的骨骼、牙齿及软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NB角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MP在MS组中减少,在T组中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前牙的内收量在MS组中较T组明显(P<0.01),上颌磨牙及切牙在MS组被压低,而在T组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伸长(P<0.05);软组织方面,MS组UL-E减小量明显高于T组(P<0.01).结论:微种植体可以在失状向和垂直向提供绝对支抗,并在双颌前突患者的前牙内收中取得令人满意的骨骼、牙齿及软组织变化.
作者:尹传卫;赵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静滴),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2 h,5-Fu 400 mg/m2,静脉推注后给予5-Fu 600 mg/m2静滴22 h,第1~3天,每3周重复,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55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7例,无变化15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54.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周俭;胡文军;孙翠玲;华自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人工肝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需求状况,为临床进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kert评定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80例人工肝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存在相关心理因素在患者治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后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均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患者对与治疗相关的信息需求较多,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1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均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Bathel index,B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在治疗后1周、BI评分在治疗后1、2周均有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朱瑞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A组在关节镜清理术中将增生的滑膜尽量刨削,B组在术中不行滑膜刨削或仅刨削阻挡关节镜视野的少量滑膜.结果:112例均得到随访,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予以评定,术后1个月与6个月2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刨削对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积极影响,应尽量减少滑膜刨削的范围.
作者:张弛;叶斌;谢伟;张海林;黄朝晖;洪方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术后淋巴漏14例患者禁食,完全肠外营养,补充白蛋白,必要时补充血浆,并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结果:胃癌术后淋巴漏发生率1.99%,发生淋巴漏的时间为术后第4~7天;每天大引流量为1 800 ml;14例均痊愈.结论:胃癌术后淋巴漏应以术中预防为主;淋巴漏治疗首选支持及保守治疗.
作者:张巨合;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5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通过观察患者肝功能及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AFP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个月肿瘤消失5例,肿瘤缩小、轮廓不清45例.存活率>6个月48例,>1年34例,>2年19例,>3年8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和5-Fu缓释剂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成;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阿扎司琼和地塞米松联用与单独应用对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89例,均给予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阿扎司琼10 mg稀释成5 ml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静注),同时静注地塞米松10 mg;阿扎司琼组(A组):阿扎司琼10 mg稀释成5 ml于手术结束时静注;对照组(NS组),手术结束时生理盐水5 ml静注.观察术后PONV的发生率,每例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5 min心率(HR)、平均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AD组PONV发生率明显少于NS组(P<0.01),各组患者用药后HR、MAP、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防治妇科手术后的PONV.
作者:卢剑华;刘丽;陈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其治疗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手术治疗演变为今日的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但是肿瘤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据推测是因为经治疗后杀死了大多数肿瘤细胞,仍然留下了少数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es,CSCs),成为日后复发的根源,在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中,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已被公认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1].本文就ALDH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IL-18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型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的子宫颈损伤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2例子宫颈癌患者,另选择87名HPV阴性、阴道镜检查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检测两组TNF-α、TGF-β、IL-10、IL-18和IFN-γ的基因型多态性.结果:TNF-α、IL-10、IL-18和TGF-β表型的表达在HPV阳性与HPV阴性妇女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FN-γ在中度和高表达者比率HPV阳性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利用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可能有利于为HPV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进一步提供相关信息.
作者:黄丽丽;许礼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喉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40例,ASAⅠ~Ⅲ 级,随机双盲分为喉罩置入组(L组,n=20)和气管内插管组(T组,n=20).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 5 min(T3)、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5)、拔出喉罩/气管导管后 5 min(T6)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记录围手术期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插管/拔管期间L组血流动力学较T组稳定.围手术期T组相关发症均显著多于L组(P<0.01).结论:喉罩通气道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易行的方法.
作者:郭颖;郑立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手术并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R2、R4和R6组,每组23例.于基础值、气腹即刻、内脏游离、冲洗腹腔和缝皮时记录患者的BIS、中心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结果:各组随着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的降低及时间的推移,BIS得分和MAP呈降低趋势(P<0.01),OAA/S评分为5分时,3组间B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OAA/S评分时,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点和HR较为稳定,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同时间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对于麻醉深度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且准确性高,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小波;董蜀华;温小林;周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 合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牙 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作者:滕琛;王云;王邦安;汪萌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34例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PTEN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阳性率23.53%,癌旁正常眼睑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100.00%,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中高分化的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阳性率34.78%,在低分化癌中其阳性率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PTEN蛋白的不表达或表达下降可能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岳晓丽;廖荣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匹罗卡品(pilocarpine)SE模型.SD大鼠25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TGF组,各组设计7个观察时间点,即SE后3 h、6 h、24 h、2 d、3 d、4 d、7 d.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化学定量的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伊文思蓝(Evans blue,EB)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应时间点海马区的zonula occluden-1(ZO-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脑内的E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TGF组都先增加,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7 d接近正常;TGF组与模型组比较,脑内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6 h至2 d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和模型组比较,海马区ZO-1蛋白的表达都是先降后升,以24 h为低,其中6 h、24 h、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F组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经鼻腔给予外源性TGF-β1能降低大鼠SE后BBB的通透性.
作者:李家林;李良勇;王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HEP)的诱因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HEP诱因和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诱因依次为感染41例(45.6%),高蛋白饮食24例(26.7%),电解质紊乱11例(12.2%),上消化道出血9例(10.0%),原因不明5例(5.6%).HEP Ⅲ、Ⅳ期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P<0.01).结论:感染是HEP常见的诱因,HEP患者的病死率与其分期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曹蕴;邓蓉;任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一总结.方法:采取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和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等措施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结果: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强化,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教研成果丰硕,优质教学资源增加,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蚌埠医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其经验可供其他院校参考.
作者:熊春华;严发萍;吴俊英;吴涛;吴述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慢性肾衰竭79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衰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每天3次,每次0.5 g,连用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36%,明显高于对照组27.50%(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均有明显下降,肌酐清除率水平则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且均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作者:汤振明;王忠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限制性复苏血压水平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家兔动脉血气的影响,探讨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复苏时应维持的理想血压水平.方法:采用Wigger改良法制作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模型,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n=6).NR组:不复苏组;N50组:复苏维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50 mmHg水平;N60组:复苏维持MAP在60 mmHg水平;N70组:复苏维持MAP在70 mmHg水平;在休克前、休克后0、60、120、150、180、240 min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包括血乳酸、剩余碱、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指标.结果:N60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乳酸、pH值在各个时间点均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家兔在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时,维持MAP在60 mmHg对动脉血气的影响较小,提示60 mmHg可能是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理想的MAP水平.
作者:程峰;王振杰;李磊;窦贺贺;邱兆磊;纪忠;王子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肿瘤转移是恶性细胞与宿主防御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终结果,也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TIP30基因是美国学者Shtivelman等[1]利用RNA差异显示技术首先发现的一种与小细胞肺癌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初命名为CC3.它能显著抑制变异性高转移小细胞肺癌(v-SCLC)细胞在人胚肺-联合免疫缺陷鼠移植物动物模型中的转移力,是一种潜在的转移抑制基因.本文对TIP30/CC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周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