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杨晶;潘攀;杨庆宇

关键词:老年病学, 医院感染, 住院患者,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673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73例住院患者中有5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好发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患者住院时间、年龄、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侵入性操作5个变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间为主要的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及侵入性操作有关.重视危险因素的防治,可降低老年科患者医院感染率.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早发冠心病患者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43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59例(男≥55岁,女≥65岁),对2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发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显著高于晚发组(P<0.01).早发组吸烟率、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体重指数、血三酰甘油、血红蛋白、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晚发组(P<0.05~P<0.01),血尿酸早发组低于晚发组(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与吸烟史、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早发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冠心病患者.预防冠心病应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宣玲;徐玮;吴士礼;卢冬雨;王本芳;王洪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表达IDO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治疗研究

    目的: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和培养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 MSCs),探讨其吲哚胺2,3-过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活性对MSCs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影响.方法:采集足月分娩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分离法分离培养UCB 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成骨与成脂诱导鉴定UCB MSCs分化潜能.建立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尾静脉输注经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UCB MSCs,观察对AA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UCB MSCs培养1周可见少量贴壁梭形细胞,于3周左右细胞生长形态较均匀,成纤维样、平行排列或漩涡状;传代细胞1周即可见80%左右融合.流式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不表达造血标志物CD34,CD44、CD7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6%和92.48%.UCB MSCs经IFN-γ诱导表达IDO活性,对AA小鼠造血恢复具有治疗作用.结论:脐血分离培养的MSCs在IFN-γ诱导作用下,其IDO基因表达对于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魏晓巍;李玉云;张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纵隔卵黄囊瘤1例

    患者男性,27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月余入院.体格检查: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前胸壁无压痛,两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P:99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CT增强示:前上纵隔可见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114.5 mm×92.5 mm,边界光整,密度大部稍低,内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内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强化.

    作者:沈昌山;王勋;韩玉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闭合性胰腺损伤32例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32例经B超检查17例,发现胰腺损伤9例;多层CT检查16例,确诊13例.非手术治疗5例,胰体尾加脾切除5例,胰腺清创引流15例,十二指肠憩室化2例,胰头部断端包埋、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结果:治愈30例,治愈率93.75%,死亡2例,病死率6.25%,死亡原因为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伤.并发胰漏3例,其中2例保守治愈,1例手术治愈;胰腺假性囊肿4例,其中2例自愈,1例穿刺引流治愈,1例手术治愈.结论:多层CT检查是胰腺损伤的重要诊断方法,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有无主胰管损伤是决定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西兰;周启超;许明友;韩肃;张元柱;胡小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48例

    目的:观察硅胶泪道引流管进行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硅胶泪道引流管,首先用泪道探针探通泪道,然后分别由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引流管,取出探子,将硅胶管留置在鼻腔内,术后6个月取出引流管.结果:48例(52眼)患者置入泪道引流管,术后第1天,症状明显减轻,拔管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率84.61%,好转率3.85%,无效率1.92%,复发率9.62%.结论:硅胶泪道引流管进行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慢性泪囊炎具有手术风险低、组织创伤小、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胎儿窘迫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由于胎盘气体交换受到干扰所致缺氧引起的危急状态,主要表现为胎儿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分娩期胎儿窘迫发生率大约为20/1 000,新生儿出生时重度窒息占3/1 000~4/1 000,伴有大脑损伤及劳动能力丧失至少占1/10 000[1],对子女、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何早期发现胎儿窘迫,避免新生儿损伤是目前产科界为关注的课题.产后依据胎儿脐动脉血pH检测、新生儿Appgar评分等判定,但产前和产时预测和诊断胎儿窘迫缺乏单一、可靠的检测指标[2].本文重点阐述目前临床关于胎儿窘迫检测方法的进展.

    作者:陈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阴道成形术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阴道成形术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行阴道成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指导,干预组2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行为干预12个月.采用<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调查2组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护理效果.结果:术后6、12个月各组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3个月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术后3、6个月时2组间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12个月时,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阴道成形术患者改善性生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大促进作用.

    作者:李金芝;王才智;杨玉春;郭琼;孙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 例肾动脉狭窄患者(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肾动脉内径(RAD)、肾脏长径与宽径、肾动脉峰值流速(RPSV)以及肾动脉与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AR),并与4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RAD和肾动脉长、宽径均比对照组减小(P<0.05~P<0.01),RPSV和RA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PSV和RAR对狭窄≥60%的肾动脉均显示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7%和87.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肾动脉狭窄,且方法简单可靠,值得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冯小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KPC基因型分析

    目的:分析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KPC基因型.方法:使用改良的Hodge实验(MHT)初筛产KPC的肺炎克雷伯菌,PCR和测序鉴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是否带有KPC基因,并通过GenBank的比对确定KPC基因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KPC阳性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3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0株MHT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76.92%,其中有2株细菌为KPC基因阳性,阳性率为15.38%,通过GenBank比对,此KPC基因为2型.PFGE结果显示这2株细菌来源于同一克隆.结论:分离出了携带有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孙红;郭普;钟政荣;王锦;李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氧化应激状况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氧化应激状况与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NGT)28例、空腹血糖受损组(IFG)30例、糖耐量异常组(IGT)30例及初诊2型糖尿病组(T2DM)32例,测定4组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IR及胰岛细胞功能,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李氏β细胞功能指数(MBCI)评价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从NGT、IFG、IGT到T2DM组血清中MDA水平依次增高,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FG组比较,IGT组及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GT组及T2DM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NGT、IFG、IGT到T2DM组血清中SOD、GSH-PX水平逐渐降低,与NGT组比较,T2DM组SOD、GSH-P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FG、IGT及T2DM 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与HOMA-β、△I30/△G30、MBCI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HOMA-IR呈正相关关系,血清中SOD与HOMA-β、△I30/△G30、MBCI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HOMA-IR呈负相关关系,GSH-PX活性与HOMA-β、MBCI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R和β细胞功能下降是T2DM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在糖调节受损阶段即已出现,从 NGT、IFG、IGT到T2DM组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升高,在糖调节受损阶段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系统已经开始发生紊乱,在初诊T2DM患者更为明显,且氧化应激与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在T2DM起始及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裴晓艳;张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DKN2A基因失活对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失活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SCLC手术切除组织72例和非肿瘤肺部组织68例中CDKN2A基因及其蛋白.结果:SCLC组织CDKN2A 第一、第二外显子表达明显少于非肿瘤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C组织中CDKN2A蛋白低表达率(68.1%)明显高于非肿瘤肺组织(36.8%)(P<0.01);SCLC组织CDKN2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肿瘤肺组织(P<0.01);CDKN2A在不同病理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SCLC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KN2A基因的变异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失活与SCLC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王勇文;张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喂养干预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允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 infants,VLBWI)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9例VLBWI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按照传统方法喂养;治疗组30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允,记录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和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例数.结果:治疗组在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胎粪排空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早期喂养干预可促进VLBWI肠道发育成熟,减低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作者:李洁;谢晓曼;汤薇薇;许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采用平阳霉素+倍他米松+2%利多卡因溶解后行瘤腔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并与常规按压条件下采用同样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进行比较.结果:在吸入麻醉条件下治疗患儿血管瘤操作过程时间短,注射部位准确,剂量控制精确,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是辅助治疗血管瘤的有效手段,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尤其是特殊部位血管瘤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冷其艳;徐慧高;许会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烧伤、瘢痕整形创面愈合后皮肤的外形和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于烧伤切痂后的创面4例6处及瘢痕整形3例5处.结果:11处创面移植皮片生长良好,创面愈合.随访4~6个月,瘢痕挛缩不明显,皮肤弹性较好,外观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烧伤、瘢痕整形创面的临床价值较好.

    作者:余勇;赵慧;许瑾;赵凤娟;武朱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颈酸性磷酸酶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颈酸性磷酸酶(cervical acid phosphatase,CAP)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Mark-PAP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AP蛋白在350例行常规妇科体检子宫颈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细胞内出现红色沉淀即为CAP阳性,并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AP在子宫颈癌患者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而正常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及炎症细胞中无CAP表达,CAP检测结果与TCT检测确诊结果一致.结论:CAP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超;徐振山;Markovic O;Markovic N;宋礼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术治疗的49例(53髋)4~12岁Perthes病患儿远期疗效进行分析;其中Herring B型17例(19髋),B/C型21例(23髋),C型11例(11髋);术后系统随访3~16年.结果: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Stulberg Ⅰ、Ⅱ级39髋,其中Herring B型16髋,B/C型19髋,C型4髋;Stulberg Ⅲ级10髋,其中Herring B型3髋,B/C型3髋,C型4髋;Stulberg Ⅳ级4髋,其中Herring B/C型1髋,C型3髋.B、B/C型术后Stulberg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B/C型与C型术后Stulberg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37例(41髋)预后达StulbergⅠ、Ⅱ级34髋,女12例(12髋)预后达StulbergⅠ、Ⅱ级5髋.4~7岁患儿33例(37髋)预后达StulbergⅠ、Ⅱ级32髋,8~12岁患儿16例(16髋)预后达StulbergⅠ、Ⅱ级7髋.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植入治疗儿童Perthes病可取得良好远期效果.Herring外侧柱分型、患儿发病年龄和性别对Perthes病的预后评估有明确指导作用.

    作者:吴敏;肖玉周;周建生;官建中;代秀松;王志岩;张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呼吸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呼吸指数(R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泡气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RI,并与150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健康志愿者组与治疗前AECOPD各组PAO2、PaCO2、PaO2、PA-aO2、R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ECOPD各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RI数值间,器官功能衰竭数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I可以反应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并可以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张金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口咽通气管在脑出血患者吸痰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在脑出血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47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经口、鼻吸痰,观察组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比较2组患者的吸痰量、痰液性状,吸痰前后30 min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吸出痰量多,痰液黏稠;吸痰后,2组SpO2均高于吸痰前(P<0.05~P<0.01),但观察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口咽通气管能及时有效吸出脑出血患者气道深部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SpO2,是脑出血患者可选的吸痰方法.

    作者:王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胞内杀伤分子的变化

    目的:检测初治和复治结核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和胞内杀伤分子的变化.方法:取健康人(112名)和结核病患者145例(初治105例,复治40例)抗凝外周全血标本,加荧光标记抗CD3、CD56、CD8、颗粒酶和穿孔素抗体进行标记,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初治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细胞的比例(16.95±8.27)%显著低于健康组(19.99±9.28)%(P<0.01).健康组外周血NK细胞绝对值计数为(44.32±26.69)×104/ml,结核初治组为(33.31±21.44)×104/ml,复治组为(36.8±24.97)×104/ml,结核初治组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结核病患者NK细胞中表达颗粒溶解素(85.78±11.63)%,穿孔素(82.88±17.05)%,颗粒酶(79.07±15.64)%,健康组(87.31±10.34)%、(82.85±13.03)%、(88.04±7.27)%,2组颗粒溶解素和穿孔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颗粒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治组结核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但NK细胞中颗粒溶解素、穿孔素的表达和健康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邱晓静;王兆华;王健;孙建忠;姚春艳;李柏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Histiocytic sarcoma of tonsil:a case report

    In this article,a case of histiocytic sarcoma(HS) arising from tonsil in a 60 year-old male patient was reported.Consideried a local disease,a regime consisting of 4 cycles of(CHOP) associated with radiotherapy was used.A positive result was gained after treatment.But HS is a rare hematopoietic neoplasm derived from hematopoietic monoblasts with aggressive characteristic and poor outcome.Stage of disease and tumor size are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nosis.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