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柱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使用BiPAP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0例,通过使用呼吸机前、中、后及脱机正确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并逐渐脱机.1例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堵塞,2例出现胃肠胀气,经积极处理,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BiPAP呼吸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能使患者安全、舒适,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穆清华;吴叶荣;李海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9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结果:95例中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PCI成功率100%.结论:重视手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以及血糖的监测与控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大大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成功率.
作者:吴红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应对方式状况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5所医院543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消极应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消极应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士在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年龄、职称、学历对临床护士的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影响,应根据临床护士的人口学特征,引导和教育护士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潘旭静;许勤;雷婷婷;王飞;李宁;贾贤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血液透析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并发症亦明显增加,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2007~2008年,我院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周锡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醇后处理(EtOH)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抗氧化应激损伤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法,局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EtOH明显促进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的恢复,心肌组织中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降低(P<0.01).ALDH2阻断剂氨基氰减弱了EtOH的作用,抑制了心室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心肌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P<0.01).结论:EtOH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激动ALDH2、降低I/R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叶红伟;高琴;王晓梅;康品方;姜翠荣;吴继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采用PKRP治疗前列腺>6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时间(82.5±9.2)min,术中出血量(195.5±65.8)ml,术中3例出现心脏前负荷增加的表现,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例发生尿道狭窄,术后随访24个月,大尿流率由术前(4.2±0.5)ml/s增加至术后(22.6±2.5)ml/s(P<0.01),剩余尿量由术前(104.2±21.5)ml下降至术后(29.3±6.2)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从26.4±3.6和5.1±0.3降到8.7±2.4和2.5±0.4,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保肛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肛门功能进行判定.结果:5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48个月.全组手术无死亡,切缘均经病理证实,除1例有肿瘤细胞浸润其余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2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改进吻合技术,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保肛手术对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案,并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作者:顾颖浩;蒋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特点、病理生理及救治方法.方法:50例DKA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小剂量应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消除诱因等治疗.结果:50例中治疗后24 h血糖均下降,高脂血症减轻.48 h血钾、钠、氯基本正常,其中40例患者2~3 d内CO2正常,3~5 d酮体转阴.重症患者10例,1周内CO2恢复正常,7~10 d酮体转阴.结论:DKA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及时明确诊断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前提,早期足量补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雪梅;冯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已将社会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社会.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构成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大学生网络使用率在90%以上,他们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流群体[1].研究[2]表明,互联网对我国网民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既产生了许多正面效应,也带来了各种负面冲击.网络成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学生正在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3-5].
作者:齐玉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D3单抗刺激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抗4-1BBL单抗阻断4-1BBL/4-1BB共刺激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T、B细胞上4-1BB、CD40L、4-1BBL、CD40以及CD69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T细胞上CD6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4-1BB、CD40L和B细胞上4-1BBL、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化后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1);抗4-1BBL单抗阻断后4-1BB、CD40L表达明显下降(P<0.01),B细胞上CD40表达下降,与SLE未活化组和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活化水平升高,4-1BBL/4-1BB信号对其活化状态维持可以起重要作用.
作者:高元元;吴俊英;李柏青;王慧;梁友宝;梁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一般耐药性状况.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临床各科室培养鉴定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80%来自痰标本,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46株,占培养出菌株的26.74%,其中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培养鉴定出产酶菌30株,占65.22%,明显高于各普通病房.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该菌敏感为10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在各病房、多种标本中是常见分离菌株.氨曲南和美罗培南对ESBLs阳性菌株有很好疗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靳双荣;张全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绝经与未绝经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00例子宫颈癌的临床资料,按绝经与否分为绝经组32例,未绝经组68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表现、瘤体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绝经组接触性出血症状明显多于绝经组(P<0.01);2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瘤体大于绝经组(P<0.05);而病理类型方面,未绝经组非鳞癌比例大于绝经组(P<0.05);肿瘤分期方面,未绝经组明显早于绝经组,Ⅰ期及Ⅱ期所占比例较大,Ⅳ期较少(P<0.05);未绝经组肿瘤转移情况明显多于绝经组(P<0.05).结论:未绝经子宫颈癌患者接触性出血表现明显,瘤体相对较大,非鳞癌比例高,虽分期较早,但容易转移,预后较差.
作者:王晗;高薇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CT引导穿刺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手术治疗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穿刺成功32例;失败6例,其中2例为靶点选择错误,4例因为取材较少,不能明确病理类型.18例穿刺成功并进行手术者,穿刺病理与术后病理完全相符.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于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马先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效果.方法:分析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腔镜组)36例,开腹手术穿孔修补术(开腹组)3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革;张辉;王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分析腋下副乳腺的不同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38例腋下副乳腺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腋前皱襞切口副乳腺切除术68例,腺体型;单纯肿胀抽吸术34例,脂肪型;肿胀抽吸配合副乳腺切除术36例,脂肪腺体型.结果:138例切口均一级愈合,术后未发生感染、出血、淋巴瘘等并发症;无皮下积液,术后乳房外上方恢复胸大肌外侧轮廓线,美容效果好.结论:对腋下不同种类副乳腺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取得佳疗效.
作者:付晓艳;李成林;崔彦;杨鹤鸣;肖阳;林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77例流脑患者的季节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6±18.21)岁.临床特点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皮肤淤点、淤斑为主.普通型55例,暴发型22例,病死4例,未愈自动出院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疝、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13例细菌学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标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7例.结论:流脑病例并发其他系统损害者多,病情较重,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作者:徐葵花;张莉;陈峰;王彩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随访1~6个月,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术后月经均改善,10例无月经,17例少量月经,14例正常月经.其中11例伴痛经者10例减轻.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
作者:杨云;支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发展及新的分析技术问世,SLE遗传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成为目前探讨本病发生机制的突破点.目前已知多种遗传基因与人类SLE易感性有关联,某些易感基因与SLE发病的关键途径相关,本文主要就近年来SLE易感基因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冯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gene protein 4,HE4)对临床不同分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及是否优于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6例卵巢癌组(其中早期9例、中期31例、晚期6例)、50例盆腔良性瘤组、5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的HE4含量.结果:卵巢癌组HE4含量均明显高于盆腔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0.01);9例早期卵巢癌中的HE4阳性率达78%,而CA125阳性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4是诊断卵巢癌的一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且优于CA125,特别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刚;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以提高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像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渐完善对患者检查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在1~2级的368例次检查中,正常者72例次,冠状动脉异常者296例次,其中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197例次(289根血管),冠状动脉狭窄者156例次(179根血管).207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异常者检查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治疗,与冠状动脉DSA表现总体符合率达95%以上.结论:完善细致的围检查期护理,使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应力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倪红霞;王培;李国平;余松涛;丁强;朱广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