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59例

赵映;张清华;方效民;蒋知新

关键词:高血压, 氨氯地平, 吲达帕胺, 老年病学
摘要: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单纯收缩压增高,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较其他类型高血压更难以控制,多数患者需要联合使用2种或多种药物治疗.现就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59例ISH患者效果作一报道.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社会支持与癌症化疗患者身心需要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与患者身心需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50例癌症患者化疗间存在的身心需要与得到的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症化疗期间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的身心需要为对护士穿刺技术的要求和对自身血管的保护.在生理及心理上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避免减轻化疗时产生的不适反应,通过对患者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年龄>65岁的患者更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与支持.结论:应重视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社会支持,满足其身心需要,改善护理效果,帮助其树立抗癌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春梅;刘学华;何学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探讨两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ER表达.结果:VEGF、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VEGF、ER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协助诊断指标,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瘤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瓮生彬;张建波;张淑艳;郑超;白杰;徐德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4例诊治体会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呈多样性,疗效也与多种因素相关.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ITP患儿84例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儿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1岁以下2例,1~4岁51例,>4~7岁22例,>7~12岁9例.入院时轻度出血12例,中度出血56例,重度出血10例,极重度出血6例.84例均有皮肤出血症状,牙龈出血9例,鼻出血4例,起病至就诊时间平均2.8天.均符合1986年10月杭州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诊断、临床分型及病情分度标准.

    作者:马勇;朱明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利水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饮食管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利水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王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唇腭裂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评估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儿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分布特点,探讨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方法:650例3个月~6岁唇腭裂手术患儿,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3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儿童组>3~6岁,对麻醉苏醒期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中并发症分布不一致,婴儿组以低氧血症(23.0%)多见,幼儿组以心动过速(7.4%)和低氧血症(8.5%)多见,儿童组则以呕吐(10.9%)、躁动(6.5%)多见(P<0.05).结论:对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并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张松;张志武;徐静;高嵩;黄鹤;李光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目的:建立维A酸诱导的发生率较高、易于获得并可用于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畸物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于昆明小鼠(对照组采用等剂量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及腭部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佳作用条件.结果:在孕10天给予80 mg/kg剂量atRA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率高为100.0%(P<0.01),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光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的腭裂为小腭.结论:成功建立了atRA致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海燕;刘凯;卓煜娅;刘桐;孙美群;邹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教学法适当的运用到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问题来主动的学习知识,将相关的内容串联形成一条知识链.结果: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结论: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适当的运用PBL教学法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化了所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徽徽;关宿东;卓煜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换的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换的可行性,总结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优点.方法:分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率、插镜至回盲部的时间、进镜至末端回肠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单人操作法的体会.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3%,大多数用时5~10 min,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可向单人操作法顺利转换,单人操作法具有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患者反应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汪建超;姚爱群;王启之;燕善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 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痊愈率60.0%;对照组有效率80.0%,痊愈率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高于单纯采用超短波治疗.

    作者:江勇;徐磊;张学云;曹树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介入热化疗治疗肝癌55例护理体会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1].介入热化疗是利用介入技术将已加热至一定温度的药液通过导管并持续一定时间灌注到肿瘤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充分发挥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孙玲;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低氧环境中无血清悬浮培养胚鼠脑源性NSC;加入EPO,观察和计数NSC克隆形成率,MTT法检测NSC的生长情况;胎牛血清诱导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的分化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呈Nestin阳性,分化后部分细胞呈NSE阳性,部分细胞呈GFAP阳性.常氧和低氧组NSC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2.26±3.26)%和(48.93±4.34)%.低氧+EPO组NSC的克隆形成率比低氧组增加了17.26%;分化后,NSE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结论:低氧可促进NSC增殖,促进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EPO能进一步促进NSC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作者:赵保明;赵莉;耿慧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乳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期、肿块的大小、病理类型、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和家族史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早期事件,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郑荣生;张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TIMI血流和内皮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TIMI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胆固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造影前应用高频超声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指标(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胆固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造影后按TIMI血流情况分为TIMI血流3、2、1、0级共4组.结果:不同TIMI血流组患者的胆固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管内皮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MI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一定关系,TIMI血流越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越严重,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

    作者:陆卫红;王如兴;羊镇宇;曹云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LRP和MRP在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MRP)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肺癌组织LRP和MRP的表达情况.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LRP、MRP的表达率分别为61.3%和70.0%,LRP和MRP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1.6%,LRP、MRP的阳性表达率在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LRP、MRP与肺癌的固有性耐药有关,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且两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作者:胡俊锋;夏雪梅;李殿明;承泽农;冯振中;陈余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温度干预护理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老年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保温毯、输入加温液体、DAR人工鼻气道加温湿化等综合性温度干预护理.分别监测患者麻醉前的体温,入麻醉后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体温,在PACU的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及苏醒延迟、血压异常、寒战、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和入PACU的体温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时间、停留时间和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温度干预护理,可缩短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减少低体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洪黎霞;闵立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模式的研究

    目的:设计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模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方法:科学设计系统的就业培训模块与内容,以多种形式对研究对象开展短期集中强化就业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现场模拟招聘会,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盲评,检测评估培训成效.结果:实验组综合得分为(87.6±3.09)分,对照组综合得分为(63.5±7.2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设计的毕业生就业培训模式在操作上是可行的,具有明显成效和现实意义,可为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方案,也可为相关高校的毕业生培训与指导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宣扬;史永庆;李志刚;张连强;汪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生长因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来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不仅参与胚胎发育、创伤修复和肿瘤生长等过程的调节,而且还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受损的过程.现对IGF-Ⅰ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寿广丽;蔡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法:把预防医学各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内容整合为一门<预防医学实验教程>独立设置,在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模式及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结果: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实验能力.结论:实验整合对实验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赵红;周纯先;江城梅;申玲;王建军;王春华;张杰;张玉媛;姚荣英;周占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复合平塞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30例

    目的:探讨复合平塞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复合平塞补片无张力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除3例有轻度疼痛不适,经过热敷而消失外,其余无任何并发症,随访6~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复合平塞补片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安全可靠.

    作者:高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2例COPD缓解期患者经呼吸训练前及呼吸训练6个月后的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呼吸训练后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脉搏氧饱和度(SaO2) 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耿利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