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理应激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研究进展

王寅;王洪巨

关键词:应激, 心理学, 动物模型, 大鼠, 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应激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得到广泛重视.心理应激触发机体产生的生理学效应包括急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引发炎症反应过程.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肾下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对心肌肌浆网钙泵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肾下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对心肌肌浆网钙泵(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肾下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 min分别再灌注2、12、24和48 h(I/R2h组、I/R12h组、I/R24h组、I/R48h组).采用无机磷比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心肌肌浆网SERCA活性,反转录酶PCR技术测定SERCA基因的表达.结果:I/R24h组、I/R48h组SERCA的活性及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I/R12h组SERCA的活性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但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I/R2h组SERCA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与假手术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下腹主动脉缺血再灌注过程严重影响SERCA的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

    作者:于影;胡杰;高琴;汪思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SCCC) 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原发恶性肿瘤,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具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易早期发生盆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预后差[1].

    作者:杨波;李胜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KAI1基因表达和淋巴管生成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KAI1基因表达下调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兔抗人多克隆抗体KAI1和兔抗人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染色,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KA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和8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为15.73±0.7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8.31±0.3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LVD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其相对危险度(OR)为2.065,95%可信区间(1.202,3.547);而KAI1表达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375),95%可信区间为(0.003,8.714).NSCLC患者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下调和肿瘤间质中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下调与淋巴管生成对NSCLC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但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黎传奎;王祖义;王萍;刘学刚;唐震;汪国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调查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1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尿道口和膀胱尿(或中段尿)采样做细菌培养,了解发生菌尿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尿管留置期间共有44例发生菌尿症,发生率为40.0%.不同导尿管留置时间UT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尿道口的细菌与UTI有关;导尿所致UTI与尿管留置时间有关.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并做好留置期间的护理是预防UTI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月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分离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取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ICU患者标本做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以表型确认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果:共收集致病菌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87.9%),革兰阳性球菌4株(12.1%).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多.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强,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强. 结论:ICU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作用强.加强病原菌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性,5岁.因咳嗽2天,气喘1天,自行口服0.5 g阿奇霉素胶囊无好转后,来我院就诊.查体:咽喉红肿,少痰,闻及哮鸣音,诊断为哮喘.给予头孢哌酮钠2 g,地塞米松针5 mg,加入10% GS 250 ml静脉滴注.补液10 min后患儿突然面色发紫,唇发绀,神志不清,小便失禁.立即停止输液,送入抢救室,测呼吸20次/分,呈叹息状,闻及哮鸣音,心率130次/分,血压0 mmHg.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芜湖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参考值调查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参考值水平.方法:采用Dimension型全自动生化仪重氮法对3 37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TBIL和DBIL测定,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血清TBIL、DBIL参考值的变化.结果:血清TBIL、DBIL水平分别为(14.30±4.59)μmol/L 、(4.22±1.82)μmol/L,与试剂盒提供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男性血清TBIL、DBIL水平分别为(16.10±4.60)μmol/L,(4.47±1.87)μmol/L,成年女性分别为(13.12±4.39)μmol/L、(3.77±1.62)μ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芜湖地区与朔州地区、茂名地区、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BIL、DBIL浓度相比,不论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芜湖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BIL、DBIL水平与原参考值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与其他地区调查值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各地实验室应根据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作者:施志农;陈健康;陈继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存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和无ARAS的2型糖尿病患者44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Cr)、血尿酸(UA)、合并其他大血管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临床资料中年龄、高密度脂蛋白、Cr、UA和其他大血管病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梗阻与患者年龄、Cr、UA、其他大血管病变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Cr、UA水平及有无其他大血管病变是ARAS的预测因素.

    作者:陈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42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2例听神经瘤患者均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次全切除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出院时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52.4%(HouseⅠ~Ⅱ级22例).平均随访5年,其中29例恢复良好,10例恢复一般,3例恢复较差.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

    作者:王淮;朱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1例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腹腔镜组),剖腹探查手术31例(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4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管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丽;王欢华;钟颖;吴利玲;赵珊珊;陈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功能杀菌机对手术室空气动静态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静态法在术前无人员的情况下菌落数控制在低水平,但随着手术的进行及人员的流动而迅速持续增加,术中空气污染严重.动态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法(P<0.01).结论: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可保证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在较低水平.

    作者:李莉;朱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干化学试剂法测定尿常规蛋白,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mALB,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尿NAG酶的活性;选择3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尿mALB阳性率为55.13%,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的12.82%(P<0.01);高血压患者尿NAG及m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病程延长有逐渐增高趋势.结论:尿mALB和尿NAG酶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有指导价值.

    作者:朱晴;程训民;李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壁上动脉蒂下腹部横形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以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行乳房重建和胸部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腹壁上动脉为蒂,腹壁上、下动脉运行区域携带约中1/3部分腹直肌及前鞘的下腹部横形皮瓣共10例,其中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5例,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3例,复发性乳腺癌再手术创面一期修复2例. 结果:皮瓣16 cm×8 cm~25 cm×14 cm,10例皮瓣全部成活,腹部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胸、腹部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3年,皮瓣受区外形满意,腹部无腹壁疝发生及明显腹壁薄弱表现.结论:携带约中部1/3部分腹直肌肌束及前鞘的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有可靠的血供,皮瓣切取面积大,操作简化,能有效地防止腹壁疝和腹壁薄弱的发生,是乳房重建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熊竹友;张莉;徐静;王怀谷;李旭文;高嵩;葛树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

    目的:探讨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思路.方法:针对医学生目前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思路.结果:依据这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思路,使现代医学教育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把医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人格、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突出、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结论: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人才.

    作者:张莉;张俊祥;李旭文;葛树星;李攀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腭裂修复术后松弛创腔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腭裂修复手术松弛切口创腔直接暴露于口腔和填塞碘仿纱条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腭裂手术患者分为A、B组;A组90例术后松弛切口创腔填塞碘仿纱条,B组82例术中裸露松弛切口创腔;观察两组手术后12 h内出血和手术4天后发热、复裂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复裂、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体温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术后饮食和精神状况表现良好.结论:腭裂松弛切口创腔裸露比填塞碘仿纱条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俞辉明;房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16例,大叶性肺炎28例(以下叶为主24例,其中伴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以上叶为主4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均阳性.均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1~4周内热退.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不同年龄组表现各异,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为多见,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荣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缺氧诱导因子-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缺氧是肿瘤生长演进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放、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人体恶性肿瘤中广泛存在,是缺氧条件下维持氧稳进的一种转录激活因子,能激活许多缺氧反应性表达的基因,对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起重要的调控作用[1].

    作者:朱小康;韩福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1例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的变化及其与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的关系.结果:治疗2周,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ΔI30′/ΔG30′增高(P<0.05),Homa B功能指数明显上升(P<0.01),Homa-IR下降(P<0.01);血TNF-α和CRP水平与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显著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志强;叶山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总结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校园和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结果:探讨出一条适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继续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熊韵波;齐玉龙;齐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克林霉素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1970年在我国上市,近年已有报道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1-3].笔者现报道由克林霉素引起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作者:刘轩先;梁正娟;葛立平;严利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