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a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AHF)的诊断价值及血浆BNP与心功能不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40例观察对象分为3组,AHF组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组5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检测3组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AHF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分别于运动后立即抽取静脉血观察BNP变化情况.应用多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影响BNP水平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BNP诊断AHF的准确性.结果:CHF组BNP水平显著高于AHF组及对照组(P<0.01),AHF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AHF组BNP增加(ΔBNP)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变量相关分析提示,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534,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运动前、后BNP及ΔBN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3(P<0.05)、0.724(P<0.01)、0.831(P<0.01).若取ΔBNP为58.90 pg/ml,其诊断A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75%.结论:血浆BNP水平是CHF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指标,且与LVEF呈负相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能很好地反映心功能状态变化,并可判断CHF的严重程度.BNP结合运动试验能提高AHF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先林;张恒;蔡鑫;包宗明;王洪巨;马宾;宋伟;王凤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1970年在我国上市,近年已有报道克林霉素的临床副作用[1-3].笔者现报道由克林霉素引起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作者:刘轩先;梁正娟;葛立平;严利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应激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得到广泛重视.心理应激触发机体产生的生理学效应包括急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引发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王寅;王洪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为大脑后中央区立体定向、介入放射和显微外科等提供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将1名正常成人颅脑横断位薄层MRI数据以Dicom 3.0格式导入3D-Doctor软件,人工分割中央后沟、中央沟、侧脑室、正中裂及大脑,分别以不同颜色标示,用面重建方法对中央后沟及整脑同时行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大脑中央后沟在整脑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再现了中央后沟在活体脑中的形态及位置,模型可以任意方位旋转.结论:中央后沟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中央后沟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并可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外科和神经外科教学提供影像学辅助.
作者:张磊;王震寰;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1例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的变化及其与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的关系.结果:治疗2周,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ΔI30′/ΔG30′增高(P<0.05),Homa B功能指数明显上升(P<0.01),Homa-IR下降(P<0.01);血TNF-α和CRP水平与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显著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志强;叶山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1例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腹腔镜组),剖腹探查手术31例(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4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管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丽;王欢华;钟颖;吴利玲;赵珊珊;陈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腹腔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临床以影像学发现腹腔肿块入院.瘤细胞较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丝网状或小团块状,核仁明显,分裂象易查见,胞质透明,由纤维间质分隔呈明显的巢状或团块状,间质内尚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少数散在的Langhans型或异物型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伴坏死,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呈肉芽肿样.瘤细胞表达PLAP、CD117,AFP、CD30、CK、α-inhibin、vimentin、CD45均阴性.多核巨细胞vimentin阳性、未见hCG阳性表达.结论:腹腔精原细胞瘤大多继发于隐睾.
作者:铁保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腭裂修复手术松弛切口创腔直接暴露于口腔和填塞碘仿纱条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腭裂手术患者分为A、B组;A组90例术后松弛切口创腔填塞碘仿纱条,B组82例术中裸露松弛切口创腔;观察两组手术后12 h内出血和手术4天后发热、复裂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复裂、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体温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术后饮食和精神状况表现良好.结论:腭裂松弛切口创腔裸露比填塞碘仿纱条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俞辉明;房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芜湖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参考值水平.方法:采用Dimension型全自动生化仪重氮法对3 37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TBIL和DBIL测定,按年龄、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血清TBIL、DBIL参考值的变化.结果:血清TBIL、DBIL水平分别为(14.30±4.59)μmol/L 、(4.22±1.82)μmol/L,与试剂盒提供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年男性血清TBIL、DBIL水平分别为(16.10±4.60)μmol/L,(4.47±1.87)μmol/L,成年女性分别为(13.12±4.39)μmol/L、(3.77±1.62)μmol/L.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芜湖地区与朔州地区、茂名地区、西安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BIL、DBIL浓度相比,不论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芜湖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BIL、DBIL水平与原参考值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与其他地区调查值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各地实验室应根据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作者:施志农;陈健康;陈继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创伤患者的麻醉与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对102例急危重创伤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盲探或快诱导气管插管方法,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快速开放2~3条静脉输液通路等急救处理措施.结果:102例患者全麻手术急救治疗后,77例完全清醒,肌力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导管送普通病房;23例保留气管插管送ICU进一步治疗;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根据急危重创伤患者复杂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迅速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选择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及时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
作者:李景宾;余志兵;刘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16例,大叶性肺炎28例(以下叶为主24例,其中伴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以上叶为主4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均阳性.均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1~4周内热退.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不同年龄组表现各异,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为多见,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荣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总结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校园和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结果:探讨出一条适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继续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熊韵波;齐玉龙;齐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以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行乳房重建和胸部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腹壁上动脉为蒂,腹壁上、下动脉运行区域携带约中1/3部分腹直肌及前鞘的下腹部横形皮瓣共10例,其中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5例,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3例,复发性乳腺癌再手术创面一期修复2例. 结果:皮瓣16 cm×8 cm~25 cm×14 cm,10例皮瓣全部成活,腹部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胸、腹部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3年,皮瓣受区外形满意,腹部无腹壁疝发生及明显腹壁薄弱表现.结论:携带约中部1/3部分腹直肌肌束及前鞘的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有可靠的血供,皮瓣切取面积大,操作简化,能有效地防止腹壁疝和腹壁薄弱的发生,是乳房重建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熊竹友;张莉;徐静;王怀谷;李旭文;高嵩;葛树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KAI1基因表达下调和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兔抗人多克隆抗体KAI1和兔抗人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EliVision法)对68例NSCLC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染色,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NSCLC淋巴结阳性组和淋巴结阴性组KAI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和8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间质中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为15.73±0.7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8.31±0.3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LVD对淋巴结转移有影响(P<0.05),其相对危险度(OR)为2.065,95%可信区间(1.202,3.547);而KAI1表达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375),95%可信区间为(0.003,8.714).NSCLC患者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下调和肿瘤间质中淋巴管生成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协同作用(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下调与淋巴管生成对NSCLC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但未见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黎传奎;王祖义;王萍;刘学刚;唐震;汪国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SPTCL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抗体为CD3、CD45RO、CD20、CD79a、CD4、CD8、CD30、CD56、CD68、TIA-1等.结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左中腹至左腹股沟区红肿,辅助检查提示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镜检:肿瘤位于皮下组织,呈脂膜炎样生长,瘤细胞围绕单个脂肪细胞呈花环状排列,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偶见散在的大细胞,核碎裂和核分裂象易见,并可见肿瘤性坏死、出血和脂肪坏死以及组织细胞反应.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CD8、CD45RO、CD30、TIA-1,而CD4、CD20、CD79a、CD56、CD68阴性.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2月余.结论:SPTC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皮下脂肪组织的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一般预后较好,伴有嗜血细胞综合征和其他症状者预后可能较差.
作者:杨振忠;法文;吕永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适应性训练对术后患者舒适度及患者对卧床制动耐受力的影响.方法:将12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还予以强化适应性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睡眠情况、排尿情况及腰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焦虑值、睡眠紊乱、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强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适应性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继英;张莉华;涂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多功能杀菌机对无层流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与静态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多功能杀菌机分别采用动态、静态两种方法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进行动态监测与效果比较.结果:动态消毒法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静态法在术前无人员的情况下菌落数控制在低水平,但随着手术的进行及人员的流动而迅速持续增加,术中空气污染严重.动态消毒法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法(P<0.01).结论: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可保证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数在较低水平.
作者:李莉;朱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SCCC) 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原发恶性肿瘤,属神经内分泌癌,是具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易早期发生盆腔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预后差[1].
作者:杨波;李胜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将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及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对照组52例则只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两组均10天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2.69%显著提高(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和精心护理,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氟丙烷(perflutren,C3F8)球内注射联合经巩膜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眼)上方巨大裂孔性RD患者,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冷凝裂孔并进行外加压,玻璃体腔注入C3F8,并根据RD的具体情况进行环扎、放液.结果:21眼一次性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二次手术后复位成功,另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C3F8球内注射联合经巩膜直视下冷凝治疗上方巨大裂孔性RD,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自清;方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