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积保;张慧群;刘智;李志军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外科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脾切除 10 例,单纯脾修补5例,脾动脉结扎+脾部分切除 2 例.结果:治愈16例,病死1例.结论:对于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应提高警惕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明确诊断,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保脾治疗亦应受到重视.
作者:郭鹏;强泽好;沈大友;石秀全;王功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9例HA植入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5例应用羊膜修补.结果:9例义眼座暴露均愈合良好,未再复发.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恰当的处理如羊膜移植等可以使之恢复.
作者:代应辉;尚平;周琦;刘应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因素.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78例,出现血肿扩大者41例为研究组,未出现血肿扩大的13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出现呕吐症状、CT密度不均、长期酗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呕吐症状、血肿密度不均、长期酗酒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有一定关系.
作者:谢康;崔煜;沈龙山;赵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颗牙隐裂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调牙合、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填充及全冠修复等序列,随访1~3年,观察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体征.结果:牙隐裂92颗,成功84颗,成功率91.30%,失败病例多因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结论:综合治疗是牙隐裂保守治疗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尽可能保存牙体组织.
作者:许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KAI-1基因是1995年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Dong等[1]采用人特异的Alu元素-PCR方法,从人前列腺癌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初只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转移的特异性抑制因子,但随后的研究者们应用RT-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发现其他恶性肿瘤也存在KAI-1基因失活[2].本文对KAI-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徐洪波;江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指南2000[1]充分体现了心肺复苏抢救及其护理的发展需要,揭示了当前临时医学中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的新动态[2].本文就现代CPR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护理及一些新观点作一综述.
作者:徐辉;万双青;陆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癌细胞的转移往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对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能够为癌症预后与治疗提供很好的分子标记和治疗方法.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深入,肿瘤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MSG)是近年来认识和提出的一类与肿瘤有关的基因.由于此类基因在非转移肿瘤中呈高表达,而在转移肿瘤中低表达,同时并不影响肿瘤的生长,故认为其与抑制肿瘤的转移作用有关而得名[1],遂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
作者:年峰;彭开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cfovir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的变化,以判断两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70例CHB患者分为LAM组37例,应用LAM 100 mg/d口服,ADV组33例,应用ADV 10 mg/d口服,两组同时应用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等基本药物,治疗前未用过免疫调节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12、24及48周末查肝功能ALT、AST及HBV DNA定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基本相同,从第4周末到第48周末两组HBV DNA变化基本相同(P>0.05).结论:LAM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早期较ADV快,48周时基本相似.
作者:周怀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提供一种实用且简易的验证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计划照射野精度的方法.方法:应用模拟定位机对204例3DCRT计划的适形野进行摄片,将适形野扫描到LANTIS系统,与计划系统给出的照射野验证比较,评估其与计划适形野的吻合性及误差原因.结果:头颈部肿瘤的适形野吻合性较好,XY两方向误差都在5 mm以内,胸腹部肿瘤适形野与计划野的偏差大达12 mm.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投资少,实用性强,特别适合地市级医院应用3DCRT治疗技术的放疗部门.模拟机验证同时能观察病灶和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情况.
作者:胡中友;卢宏;郎琦志;汪德明;盛泽平;李同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院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事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观察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无差异.结果:运用系统的健康教育路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知信行的改变,改善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社会地位.
作者:穆清华;张永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膀胱肿瘤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方法:结合大纲和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精选典型膀胱肿瘤病例进行讲解;增加图片和视频的比例,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结果:突出了膀胱肿瘤的学习重点,有效利用了课堂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得到增强.结论:通过膀胱肿瘤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授课质量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现了膀胱肿瘤的教学目标.
作者:张青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病,患者因足部畸形、拇囊炎或足底胼胝形成伴疼痛,临床治疗较为复杂,缓解疼痛和美观是患者求医的根本要求,但往往临床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对于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常需手术治疗.1998~2007年,我院采用第1跖骨近端张开式截骨结合其他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23例(28足),疗效满意,现作报道.
作者:岑建平;孙长惠;张振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唇裂修复术后采用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对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比较唇裂术后采用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护理组和常规喂养护理组切口的继发出血和继发畸形情况.结果: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护理组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常规喂养护理组(P<0.01),前者的继发出血低于后者(P<0.01).结论:唇裂术后采用自制喂乳器滴注喂养护理较常规喂养护理能明显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康怀英;江淮芝;黄培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腔积液.观察组胸腔内交替注入顺铂40 mg及香菇多糖4 mg;对照组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3~7天胸腔用药1次,多4次为1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观察组胃肠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与顺铂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钟春生;李露;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峰值鼻呼吸流量的影响,以确定峰值鼻呼吸流量在慢性鼻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微型峰值鼻呼吸流量仪分别测定行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峰值鼻呼吸流量.结果:正常成人的峰值鼻呼吸流量基本保持稳定,4周前后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矫正术明显改善患者峰值鼻呼吸流量,手术后4周增加到近正常范围,和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亦显著增加患者峰值鼻呼吸流量,手术后4周和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正常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峰值鼻呼吸流量,改善患者的鼻通气功能.
作者:李佩忠;邱明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糜烂在女性不孕症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检测169例不孕症妇女UU、CT,其中61例子宫颈糜烂作为观察组,108例子宫颈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女性不孕症子宫颈糜烂组感染率为65.57%,子宫颈正常组中感染率为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U总感染率为69.82%,CT总感染率为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感染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感染因素.
作者:钟明;王艳;白芳;王德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对328例肺癌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8例肺癌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3例,9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9.21%,例次感染率为29.27%.同期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26%.且感染多发于肺癌中晚期,严重营养不良、合并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等为重要易感因素.共送检标本142份,检出病原菌96株,其中,G-杆菌63株,G+球菌24株,真菌9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其次为消化道.结论:肺癌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易感因素诸多,主要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和耐药性发生.
作者:赵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 方法:65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和脱水、抗病毒等治疗. 结果: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2~4天,其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嗜睡、肢体抖动、呕吐等,2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脑炎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延误诊治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作者:李社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缝合方法进行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缓慢空跳下,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加强左、右心吸引,保持术野清晰,用一根2-0 Prolene双头针带小垫片的缝线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合并手术有:三尖瓣环De Vega环缩术29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5例.结果:术后瓣周漏1例,再次手术修补成功,其余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血栓、卡瓣等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缩短手术时间,采用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张雷;刘学刚;刘戈;李新亚;王康武;唐震;王祖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干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是近年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使用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颅脑外伤也取得一定进展[1].但由于其潜在的致瘤危险及伦理学限制,目前尚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发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具有干细胞特征,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2]、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3-4]等间充质细胞,在多种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可作为颅脑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5].
作者:王永志;冯东福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