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吴秋霞;张秋娟;张添招
目的:探讨在大规模复明行动中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496例(496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达0.3以上者440眼,术后7天裸眼视力达0.3以上者464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简便、有效、经济、安全,适合在大规模复明行动中应用.
作者:邹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管流速模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为临床工作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方法:分析血管模型不同流速与MRA信号改变的关系.结果:液体流速为0.4 mm/s时,静止与流动液体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肉眼尚无法分辨;液体流速为1.2 mm/s时,肉眼可明显分辨二者信号差别.结论:液体流速对MRA影像有影响;下肢血管MRA在临床应用方面是方便可行的.
作者:张维升;邹松;刘爱连;刘丹;宋清伟;郎志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相对少见,且常伴有下壁、前壁和后壁等其他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又与左心室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上差异很大,故早期RVMI的诊断对降低心肌梗死(MI)发病率意义重大.在发病早期,仔细分析心电图,捕捉某些异常心电图改变不失为早期诊断RVMI的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方法.本文对32例ARVI合并其他不同部位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ARVI的心电图诊断.
作者:赵映;张清华;方效民;蒋知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人们认识早且研究多的是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现已证实,在脑、肾、肠、肝、肺和皮肤等器官组织都存在IR损伤现象.阿司匹林(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ASA)是一种有广泛药理作用和多个作用位点的非甾体消炎药,传统上作为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物和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一种药物.有学者[1]认为,应用ASA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的IR损伤,现将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乃菊;祝晓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指南2000[1]充分体现了心肺复苏抢救及其护理的发展需要,揭示了当前临时医学中心肺复苏抢救护理的新动态[2].本文就现代CPR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护理及一些新观点作一综述.
作者:徐辉;万双青;陆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44v6和PTEN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肾细胞癌、20例癌旁肾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中PTEN、CD44v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癌中CD44v6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6.7%.肾细胞癌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CD44v6 高表达和 PTEN 低表达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CD44v6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P<0.01).结论:CD44v6 高表达和PTEN 低表达,对判断肾细胞癌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显河;周文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3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89例和改进治疗组194例,比较两组皮下出血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和改进治疗组皮下出血率分别为66.14%和12.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进治疗组的皮下注射法可以降低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发生率.
作者:胡云芝;倪红霞;韩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其抑酸时间长于同剂量的奥美拉唑,在目前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埃索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1].本研究旨在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与夜间酸突破(NAB)的关系.
作者:韩继顺;贾道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cfovirdipivoxil,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的变化,以判断两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70例CHB患者分为LAM组37例,应用LAM 100 mg/d口服,ADV组33例,应用ADV 10 mg/d口服,两组同时应用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等基本药物,治疗前未用过免疫调节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12、24及48周末查肝功能ALT、AST及HBV DNA定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基本相同,从第4周末到第48周末两组HBV DNA变化基本相同(P>0.05).结论:LAM在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方面早期较ADV快,48周时基本相似.
作者:周怀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凋亡同胱氨酸蛋白-3(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BTCC)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级、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BTCC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caspase-3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两者在膀胱癌组织和非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表达水平与BTCC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caspase-3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3%,两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随膀胱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膀胱黏膜中没有发现阳性表达病例,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参与了BTCC的发生过程,可以作为评价BTCC侵袭性的一个指标.Ki-67的阳性表达率增高与BTCC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韩锋;李庆文;张青川;张家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KAI-1基因是1995年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Dong等[1]采用人特异的Alu元素-PCR方法,从人前列腺癌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初只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转移的特异性抑制因子,但随后的研究者们应用RT-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发现其他恶性肿瘤也存在KAI-1基因失活[2].本文对KAI-1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徐洪波;江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进家属健康教育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家属仅作手术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家属则给予合作性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除情绪功能评分外,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的Harri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家属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配合程度及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素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缝合方法进行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缓慢空跳下,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切口径路,加强左、右心吸引,保持术野清晰,用一根2-0 Prolene双头针带小垫片的缝线连续缝合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合并手术有:三尖瓣环De Vega环缩术29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5例.结果:术后瓣周漏1例,再次手术修补成功,其余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血栓、卡瓣等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连续缝合法行二尖瓣置换术,缩短手术时间,采用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张雷;刘学刚;刘戈;李新亚;王康武;唐震;王祖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腔积液.观察组胸腔内交替注入顺铂40 mg及香菇多糖4 mg;对照组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3~7天胸腔用药1次,多4次为1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观察组胃肠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与顺铂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钟春生;李露;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6例CPP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并同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腹腔镜检查盆腔病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慢性盆腔炎36例,盆腔粘连13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9例,其他病变7例,镜下未见盆腔器官异常者3例.结论:CPP病因复杂,临床确诊困难,腹腔镜基本上可以明确CPP的病因,并能同时进行治疗,为CPP诊治的首选手段.
作者:徐福霞;沙玉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糜烂在女性不孕症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检测169例不孕症妇女UU、CT,其中61例子宫颈糜烂作为观察组,108例子宫颈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女性不孕症子宫颈糜烂组感染率为65.57%,子宫颈正常组中感染率为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UU总感染率为69.82%,CT总感染率为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感染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感染因素.
作者:钟明;王艳;白芳;王德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颗牙隐裂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调牙合、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填充及全冠修复等序列,随访1~3年,观察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体征.结果:牙隐裂92颗,成功84颗,成功率91.30%,失败病例多因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结论:综合治疗是牙隐裂保守治疗较理想的方法,可以尽可能保存牙体组织.
作者:许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持续负压引流与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观察持续负压引流术是否优于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方法:51例腮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持续负压引流组(A组)26例,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组(B组)25例,通过临床观察主客观评价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组均较B组具有自觉疼痛轻、痛苦小、进食影响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P<0.01).结论:腮腺手术中持续负压引流术优于传统的橡皮片引流绷带十字加压包扎法.
作者:马新亮;朱守莉;韩立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2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子宫动脉造影,经导管向患侧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1例加注氟尿嘧啶),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盆腔包块情况及腹腔积液吸收情况.结果:27例子宫动脉插管均成功,26例治愈,1例无效,治愈率96.3%,无并发症发生.其中4例术后3~10个月分别获得宫内妊娠并生育健康婴儿.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治愈率高,能有效预防控制腹腔内出血,保留输卵管的完整性,是保留生育能力而治愈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涛;江谋应;徐万里;王金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例1,女,24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5天.主诉近期消瘦明显,伴乏力,偶有左腰背部胀痛不适.查体:T 36.8 ℃,体型消瘦,全身体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肋腰点压痛阳性,左肾区叩痛阳性.尿常规(-).WBC 6.4×109/L,RBC 3.04×1012/L,Hb 88 g/L,BPC 399×109/L.血白蛋白33.8 g/L,球蛋白37 g/L.
作者:丁银满;王正权;杨先俊;陶沙;张仁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