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张朝奎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治疗效果,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做指导.方法:49例均经严格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局部清创等治疗,其中18例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33例创面完全愈合,13例创面缩小病情好转,3例老年患者因病史长、溃疡面大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截肢、截趾手术.结论:及早诊断,及时采用全身、局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防治糖尿病足.
作者:欧美荣;吴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七粉对小鼠S180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寻找有效和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方法:建立小鼠S180腹水瘤及实体瘤模型,分别设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组、环磷酰胺(CTX)组及三七粉低(3 mg/kg)、中(6 mg/kg)、高(12 mg/kg)剂量组.观察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实体瘤小鼠瘤重、脾重及胸腺重,计算抑瘤率、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各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CMC组比较,三七粉中、高剂量组及CTX组生存时间均延长(P<0.05~P<0.01),瘤体均缩小(P<0.05~P<0.01);与SCMC组及CTX组比较,三七粉中、高剂量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升高(P<0.05~P<0.01).结论:三七粉对小鼠S180移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芬;刘浩;余美玲;张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西方发达国家,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同样在我国DN也越来越成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已被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3],并且在ESRD患者中发生率可达85%~100%[4] .DN作为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在考虑传统性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的同时,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作为DN可调整的危险因素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为实施防止DN的发生、延缓其进展的干预性治疗提出新的方法.本文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DN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陆明;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68例溶栓前一次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以后每天75 mg.将15万u尿激酶溶解为50 ml尿激酶溶解液,静脉溶栓后6 h开始应用生理盐水48 ml+肝素12 500 u,根据不同的肝素浓度,推算出不同的微泵用量.并做好溶栓前准备、溶栓期间监护、溶栓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67例顺利度过危险期,1例死亡.结论:做好溶栓前准备及溶栓时积极的配合及护理,是溶栓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溶栓能否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玉仁;黄余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组织中分布极其广泛,主要分布在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肌肉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在非兴奋性细胞上也有少量的表达,但它们的生理作用还不清楚[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膜片钳技术等发展,有关对VGSCs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和知识更新,特别是对VGSCs与神经元动作电位编码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就钠通道的特征及其在神经元动作电位编码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秀平;祝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儿长时间手术期间体温的变化及变温毯对其影响.方法:选择89例择期手术患儿,在手中采用变温毯调节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中采用变温毯后患儿体温明显升高(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术中采用变温毯可保持患儿体温的稳定,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吉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空加压螺钉固定、带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Smith-Petersen切口,骨折复位后以3枚加压螺钉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骨瓣转位移植4例,缝匠肌骨瓣转位移植13例.结果:随访1.5~5年,优良率94%,1例股骨头坏死.结论: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固定带蒂骨瓣移植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杰;刘山虎;朱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40例食管癌、12例癌旁食管组织及9例食管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82.5%食管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 survivi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在食管炎及癌旁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炎中可检测到survivin蛋白的表达;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和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食管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Bcl-2蛋白的表达有一定关系(P=0.030).结论: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上调,与肿瘤分化及病理分型无关,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Bcl-2蛋白的表达有一定关系;不典型增生食管炎中可检测到survivin蛋白的表达,提示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食管癌的发病,并在癌前病变向食管癌的转化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大鹏;王启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脱位的影响.方法:对132例行THA的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为健康教育组,包括相关知识教育、术前术后康复教育等,选择1998~2001年未进行健康教育的62例TH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后脱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62例发生脱位6例,健康教育组132例发生脱位1例.两者比较健康教育组脱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THA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有效减少了术后脱位的发生.
作者:米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16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41例子宫颈癌组织中p16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p16呈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子宫颈癌中呈低表达,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颈癌组织中p1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p16表达异常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16的缺失可能与子宫颈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p16的检测可作为评价子宫颈癌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万俊;余宁珠;崔满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佳方式.方法:22例贲门癌患者行经腹经膈肌手术,采用上腹正中切口,常规游离胃体,从食管前方中心腱切开膈肌,进入胸腔再环形切除受侵膈肌,再进一步完成手术.结果:22例中,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腹腔出血1例,再手术治愈;无手术死亡,平均住院14天.结论:该术式适用于肿瘤侵犯膈肌或食管下端,术中感食管上缘切除不满意时,因可避免胸部切口,减少创伤及术后心肺并发症,对高龄、高危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骆杰;何长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X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表达情况,以及XIAP与B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上经病理确诊的BTCC手术标本6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肿瘤组织中XIAP的表达情况,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XIAP在膀胱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在正常膀胱移行上皮阳性表达率为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Ⅰ、Ⅱ、Ⅲ级BT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0%、57.9%和66.7%,在浅表性和浸润性BTC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和73.1%,阳性表达率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IAP可能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董雪成;李庆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镜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并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38个月.按Nakai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29/32);按脊柱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佳.
作者:杨德顺;钱荣;王开明;黄明;廖亮;秦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betic ketoacidosis,DKA)合并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其诱因、血糖、血酮体、pH、白细胞、血肌酐、尿素氮等多项指标作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肾功能完全恢复13例,未完全恢复5例,其中1例放弃治疗,无死亡病例. 结论:DKA并肾功能损害大多为一过性,与脱水、酸中毒、微循环障碍有关,部分肾功能损害不能完全恢复为糖尿病肾病.
作者:黄(王莹)芝;龚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创面9例.2例供区游离植皮,其余供区直接缝合,皮瓣远端1/3修簿2例.结果:14~30天断蒂,9例均一期完成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皮瓣痛、温、触觉稍迟钝,血运、弹性较好,外形满意.结论:旋髂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实用,血管解剖恒定,皮瓣成活率高,无任何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祥洲;袁振奋;李勇;徐东卫;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在脑卒中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PSD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观察组在口服阿米替林同时加用CBT,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进行测查,检测时间为脑卒中发病后1~11个月,2个月检测1次. 结果:在加用CBT后,观察组在6个月后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BT在PSD患者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丽;赵明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探头引导下介入治疗含液性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经诊断并在常规超声探头引导下行介入治疗的165例含液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例均治愈,其中部分严重病例多3次治疗后治愈.结论:常规超声探头引导下对含液性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有肯定疗效.
作者:彭光生;王玲;连娟;周家保;刘彧;方成;杨敏;鲁志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994 年,O′Reilly等[1]在荷瘤小鼠血清中,发现了一种能特异性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因子,称为血管抑素(angiostatin,AG).它能强烈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其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2,3].此外,已有研究发现,血管抑素对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4].近来研究发现,血管抑素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病理也有改善作用,本文就这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国强;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茵黄解毒汤中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 BDS C18分析柱(5 靘,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为3.7),检测波长323 nm.结果:复方茵黄解毒汤中咖啡酸和阿魏酸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咖啡酸8~40 靏/ml(r=0.999 7,P<0.01);阿魏酸8~40 靏/ml(r=0.999 7,P<0.0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咖啡酸99.29%,RSD 0.81%;阿魏酸99.38%,RSD 0.6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茵黄解毒汤中咖啡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
作者:杨芳;许重远;李亦蕾;晏媛;彭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诱导的内皮细胞毒性和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关炎症分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果:单独加5.0 mmol/L的Hcy组活力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下见对照组细胞呈单层鹅卵石样紧密排列,细胞状态良好,而Hcy 5.0 mmol/L组细胞排列杂乱,凋亡增多,状态也差.ELISA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5.0 mmol/L的Hcy能显著增强 IL-6及ICAM-1表达(P<0.01).然而GEN(10、50、100 靘ol/L)能够增强细胞活力,显著抑制由Hcy介导的IL-6及ICAM-1表达的增强,大大改善细胞状态,尤其是100 靘ol/L的GEN(P<0.01).结论:GEN对 Hcy介导的内皮细胞毒性及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文学;庄颖;董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