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价

李霞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 子宫疾病, 盆腔手术史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脱垂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评价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能性.方法:对26例非脱垂大子宫及有盆腔手术史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并与同期26例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式组(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术后恢复快.对于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者也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VEGF与HIE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HIE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出生后第1天、第3天(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血浆VEGF;同时测定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VEGF.结果:HIE组患儿血浆VEGF在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达高峰,以后下降,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变化对判断有无HIE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双云;徐家丽;沈怀云;周瑞;孔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sIL-2R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2和sIL-2R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程度有关.CD4+/CD8+与血清IL-12和sIL-2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和sIL-2R水平可作为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作者:李健;顾玮;胡梅洁;孙颖;王吉;张叶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失代偿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总胆汁酸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30.75±28.70)μmol/L,显著高于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4.80±3.87)μmol/L及正常对照组的(4.50±3.60)μmol/L(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简单指标.

    作者:房玉亮;张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严密观察50例重症HFMD患儿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及早快速脱水降颅压并采用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结果:41例抢救成功,9例死亡. 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识别重症患儿并采用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基础;及时治疗,行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丁红美;祖大玲;张祝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39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RA住院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及健康指导、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诊疗和护理给予积极配合.结论:对RA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莉;王静;周薇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改良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vaginal hyterectomy,LAVH)与阴式子宫切除术(through vaginal hysterectomy,TVH)治疗大子宫肌瘤(子宫≥12孕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因大子宫肌瘤(或合并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LAVH 36例,并随机抽取行TVH者36例作为对照,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LAVH组和TV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高体温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中发生肠管损伤1例,开腹修补;发生阴道残端大出血2例,行再次阴道探查止血.改良LAVH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改良LAVH降低了阴式手术的难度,节省手术时间,对于基层医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屈晓洁;席晓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根治腋臭34例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沿腋窝皮纹作2~3个长约3 cm小切口,于真皮下2 mm钝性分离后,翻转皮瓣,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将皮瓣修薄至全厚皮甚至中厚皮程度,冲洗剥离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打包加压包扎.结果:34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瓣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勇;许瑾;吴慧波;余勇;武朱明;章祥洲;杨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对4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状态,并采用自制一般问卷、手术状况调查表调查患者焦虑相关因素.结果:手术前有焦虑症状者31例,手术后有焦虑症状者17例,手术前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手术后(P<0.01);手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状态呈正相关关系;患者的焦虑状态与双髋关节置换与否、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经济状况、对疾病与手术认知程度、亲友支持等因素均存在相关性(P<0.05~P<0.01).结论: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前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手术后高,且术前有焦虑情绪者术后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焦虑状态与手术、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相关性.

    作者:雷婷婷;王丽;年夫春;伍开翠;吴亚男;杨克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患者(41例)与健康对照组(30名)血浆DDR及CRP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DDR及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CRP浓度增高提示肺部感染病理生理过程.DDR反映肺心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肺部微小血栓的诊断.

    作者:孙军;高忠和;刘刚;胡恩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气管导管导引下胃管插管洗胃在农药中毒急救中的应用

    农药中毒患者急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及时洗胃,以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

    作者: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真菌性鼻窦炎4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鼻窦炎46例的临床资料.11例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35例行鼻内镜手术.结果:46例临床症状消失,术腔上皮化良好,引流通畅,随访3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大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CT有明确的特征性,手术彻底清除病窦内病变组织,建立通畅的长期引流通道是治疗关键.

    作者:岳修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方法:对<临床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采用比喻法、对比法、病例讨论法等多种传统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闵宏林;李凤云;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全麻诱导分别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1~1.5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或芬太尼3~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5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并分析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5 min的心血管反应数据.结果:芬太尼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舒芬太尼组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较弱.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血管并发症等情况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12例并发症患者均抢救护理成功,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观察及时,措施得当,护理到位,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危险性,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于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己烯雌酚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己烯雌酚对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促增殖、分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孕16天 SD胎鼠海马NSCs培养,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己烯雌酚1×10-7 mol/L组、1×10-8 mol/L组、1×10-9 mol/L组,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5×10-2 mg/L组;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DNF mRNA的含量.结果:不同剂量己烯雌酚处理各组神经球面积、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突起长度与平均突起数均增加,其中10-8 mol/L组海马NSC增殖与分化明显,BDNF mRNA表达量亦高(P<0.01).结论:己烯雌酚对海马NSCs的增殖分化具有促进作用,且可能与上调BDNF 的表达有关.

    作者:汪洪杰;赵正梅;刘东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甲状腺结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均治愈.术后出现暂时性手足麻木6例;出现声音嘶哑4例,其中暂时性声音嘶哑3例;术后皮下出血1例;术后复发4例.结论:术前应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指征,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并遵循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原则,能有效减少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改善预后.

    作者:范彬;王善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5-脂氧合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诊治涎腺MEC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方法,检测5-LOX 在40例涎腺MEC、20例多形性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结果:5-LOX在涎腺MEC中表达率为67.5%,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0.0%和癌旁正常组织5.0%(P<0.01),5-LOX在高、中、低分化涎腺ME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0%、6/9和100.0%,肿瘤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LOX可能是涎腺MEC诊断和判断分化程度的生物学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廖圣恺;葛淑芬;承泽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利托君防治早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利托君抑制子宫收缩的效果及副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早产(包括先兆早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利托君静脉滴注,以0.05 mg/min逐渐调整滴速至子宫收缩完全停止后再维持12~18 h,然后改为口服维持7天.对照组40例给予硫酸镁4 g于30 min左右静脉滴注完毕,然后改为1~2 g/h静脉滴注至子宫收缩完全抑制.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延长孕周时间、抑制子宫收缩的显效时间、低钾血症发生率、心率变化、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保胎失败率为11.7%,对照组为12.5%;观察组延长孕周(1.00±0.7)周,对照组延长孕周(0.87±0.6)周,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制子宫收缩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抑制早产孕妇的子宫收缩疗效确切,显效快,但需注意防范低血钾等副作用.

    作者:陈红波;黄大雁;吴自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和乳腺癌32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多西他赛70 mg/m2 d1,顺铂40 mg d2~4,3周为1疗程)化疗2个疗程以上评价疗效.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27.9%,乳腺癌为31.3%;主要毒副作用均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发热等,且Ⅳ度少见,未见明显肝肾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叶明明;胡文军;孙翠玲;周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在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的基础上,于访视时及麻醉诱导前还接受手术室护士提供的与留置尿管相关的信息支持,对照组(n=30)只接受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一般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术前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可明显减轻苏醒期躁动.

    作者:蒋新;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