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细胞化学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骨髓转移癌鉴定中的应用

田万林;宫继勇;邓蓉

关键词:白血病, 免疫细胞化学, 免疫表型, 肿瘤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免疫分型及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鉴定.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使用常规8种CD分子抗体和二种CK分子抗体,测定39例AL免疫表型和10例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免疫表达.结果: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也存在CD抗原在淋系或髓系交叉或反向表达.3例AL应用FAB形态学难以定型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得到了鉴定.10例肿瘤细胞骨髓转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得到了诊断.结论: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可以弥补FAB形态学对白血病分型的不足,尤其是应用FAB形态学难以分型的AL及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鉴定,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与C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与补体3(complement,C3)之间的关系.方法:HIE患儿42例,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33名,于生后第1天无菌抽取静脉血送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g与C3水平.结果:HIE患儿血清IgG、Ig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3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临床分度愈重,变化愈明显.结论:HIE与免疫球蛋白、补体C3有关系,IgG、IgA升高,C3下降可能是缺氧缺血后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所致的一个重要变化.

    作者:李志奇;任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带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索其显微手术技术改进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进行期翼状胬肉30例3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0例10眼,采取显微手术,取同侧眼下方角膜缘带结膜瓣的角膜缘游离移植片进行移植.缝合时强调移植片移植床上角膜缘各自准确对位吻合.术后对角膜上皮及植片生长情况严密追踪观察.结果:经过平均1年9个月观察,无一例胬肉复发,角膜上皮稳定,泪膜正常,供区角膜创面正常愈合.结论:同侧眼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为较佳的方法.

    作者:郭飞;张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肺栓塞19例误诊原因分析

    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国内报道误诊率达70%以上[1].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确诊的肺栓塞患者27例中院内外误诊为其他疾患的19例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单玉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鼠坐骨神经去细胞基膜管异体移植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化学萃取法(CEN)、冻融法(FTN)制备的异种鼠坐骨神经去细胞基膜管移植术后8、13、23天神经再生轴突距离、Schwann细胞迁入、再血管化及炎症反应异同.方法:将36只雌性Wistar鼠随机配对,分为CEN组与FTN组,每组18只,分别桥接移植两种方法制备的Sprague-Dawley鼠坐骨神经去细胞基膜管.观察术后8、13、23天移植物物理性状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8、13、23天,神经轴突再生距离、近和远端Schwann细胞数、再血管化及炎症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5),CEN组优于FTN组.结论:化学萃取法制备的异种周围神经去细胞基膜管较冻融法能更快、更好地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亦应有更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丁海;周建生;胡汝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焦虑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焦虑的影响.方法:用交谈法和观察访问法,对62例子宫切除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评估.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有无焦虑及其程度,并分析导致焦虑的原因.结果:62例经有效的心理干预后,其情绪焦虑程度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01),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史倩;王素侠;郭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常规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998年11月~2000年12月83例60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加三维适形放疗)和对照组(常规放疗).两组常规放疗方法相同,先设前后对穿野,20次(5次/周)共照射DT 40 Gy,治疗组用三维适形放疗每次补充DT 3 Gy,5次/周,共DT 24 Gy,对照组仍用常规放疗避开脊髓共补充DT 20 Gy,5次/周,2周.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为36.6%,优于对照组的14.3%(P<0.05),治疗组无Ⅲ、Ⅳ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为7.3%和39%.结论:常规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老年人NSCLC患者的3年生存率,同时降低急性及晚期放射反应.

    作者:汤华;王建华;陆忠华;许锡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龄食管癌外科治疗29例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术4例,弓上吻合18例,弓下吻合5例.结果:总切除率93.1%,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病死1例,28例痊愈出院.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数明显增高,对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应持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

    作者:王朝敏;杨传平;卢森;丁航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监测及其分析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方法: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测其抑菌环直径.结果:16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菌(P<0.005).而对于头孢类抗生素,总的耐药率虽较低,但产酶菌与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对于细菌的耐药率>50%的抗生素临床已不宜使用这些药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对于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使用此类药时应结合其产酶情况,合理使用.

    作者:郝维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体位护理的意义.方法: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后特定的体位护理.结果:视网膜脱离体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围手术期体位护理能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患者视力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田静;王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语音训练对腭裂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语言训练对腭裂儿童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腭裂术后实行或未实行系统语音训练的儿童的语音清晰度及心理状况进行测定. 结果:未实行语音训练儿童的汉语语音清晰度明显低于实行语音训练的儿童(P<0.001),因而引起显著的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病态心理.结论:系统语音训练不但可提高腭裂儿童语音清晰度,而且可有效地促进腭裂儿童的心理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静;涂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肺癌PTEN、MTA1、p73表达与预后相关性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utative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EN)、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etastasls-associated gene,MTA1)、p73表达状况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使用抗体PTEN、 MTA1、p73对117例肺癌组织进行联合标记.结果:肺癌组织中PTEN表达65例(55.56%),MTA1表达21例(17.95%),p73表达63例(53.85%).PTEN与MTA1之间和MTA1与p73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在高分化型肺癌,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低分化者及有淋巴结转移者.MTA1基因蛋白表达以差分化癌为主,几乎均有淋巴结转移.p73基因的表达对于正常组织来说是一种肿瘤防御或应激基因,一旦组织发生癌变将触发p73基因应激性增强表达,执行其防御功能.

    作者:刘运贤;胡亚翎;刘菊梅;张弦;蔡堃;杨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以双侧乳房发育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

    患者男性,40岁.2005年2月2日因双侧乳房肿痛半月余就诊外科门诊,当时无怕热、多汗,无心悸,伴失眠.查体:右侧乳房可触及黄豆大小肿块,左侧乳房可触及蚕豆大小肿块各一枚,质韧轻度触痛,予以左侧乳房肿块针吸穿刺病理检查后,诊为双侧乳房发育症.

    作者:潘曙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200 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VitB1 20 mg,每天3次.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VitB1 20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部分患者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泗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阴道分娩致右侧阴道壁血肿3例

    例1 28岁,G2P0孕39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于2000年2月20日会阴侧切下分娩. 入院时肝功能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00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80 u/L,胆红素120 mmol/L.产时顺利,产后阴道检查:子宫颈3点处裂伤2 cm,给予肠线缝合修补;会阴切口无延伸,常规缝合.

    作者:邓立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Early T cell depletion occurs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s.Both antigen-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T cells are induced to express early activation markers soon after microbial infections.This is followed by massive depletion of non-specific T cells and extensive proliferation of antigen-specific T cells.Proliferating antigen-specific cells exhibit a broad spectrum of late activation markers while non-specific cells exhibit no sign of further activation before succumbing to apoptosis.These results have cruc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early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robust T cell response.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催眠镇静药中毒疗效观察

    催眠镇静药中毒是较多见的临床急症,近年来似有增多趋势,其中严重中毒增多明显.为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催眠镇静药中毒2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黄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112例前列腺增生症中,选择其中合并尿潴留的48例与前3年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21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术式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程度大致相当,但经尿道电切较开放手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1). 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相同,但汽化电切有着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齐秋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GalNAcT和CK19 mRNA表达与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GalNAcT)mRNA和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初治乳腺癌患者40例,在化疗前抽取骨髓,利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髓中GalNAcT和CK19的基因表达;另选择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10例和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GalNAcT mRNA和CK19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2.5%(17/40)和27.5%(11/40);10例血液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5名正常人骨髓GalNAcT mRNA、CK19 mRNA均不表达.两者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病理类型以及激素状况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GalNAcT mRNA和CK19 mRNA可作为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联合检测可增加骨髓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

    作者:佘明金;秦凤展;吴穷;郑荣生;汪子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免疫细胞化学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及骨髓转移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免疫分型及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鉴定.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使用常规8种CD分子抗体和二种CK分子抗体,测定39例AL免疫表型和10例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免疫表达.结果: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也存在CD抗原在淋系或髓系交叉或反向表达.3例AL应用FAB形态学难以定型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得到了鉴定.10例肿瘤细胞骨髓转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得到了诊断.结论: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可以弥补FAB形态学对白血病分型的不足,尤其是应用FAB形态学难以分型的AL及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的鉴定,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田万林;宫继勇;邓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人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延长,继发性肾脏病的增多,老年透析患者逐年增加,我院血液透析(血透)室治疗老年患者由去年同期40%上升到今年同期48%,现总结护理要点.

    作者:王德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