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辉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切断食源性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本地区餐具消毒情况,我站于2003年7、8月份对全区各类饮食单位的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新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动态观察温州地区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变化,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初级单位含量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及线索调查,用精神卫生筛选表,以ICD-10,CCMD-3为诊断标准.结果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4.39‰,终生患病率为7.37‰.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增高的趋势(和七地区调查结果比较).提示今后在制定精神卫生规划时需予重视.
作者:唐伟;温晓炯;柳巧金;张朝朝;严立晓;张宝清;沙彬;叶统明;林长闯;土晓东;陈德沈;陈光东;叶建群;孙宏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菌细胞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CA-ELISA),不用提取抗原,可测定直接作用于宿主体内的菌细胞表面裸露抗原决定簇(蛋白质、脂多糖)激起的抗体,能更确切地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其敏感性较肥达氏等细菌凝集试验测得的这种抗体滴度高10~100倍,已用于检测许多细菌表面(或菌毛)抗原的抗体[1-4].
作者:吴健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在下降而意外死亡已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宁德市为闽东山海交错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为了解该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现状和特点,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意外死亡率,现将2000-2003年宁德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陈少平;宋玮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的疾病之一.探讨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病对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日渐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于2002年8至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城乡社区人群进行了心脑血管病和相关因素的问卷式入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刚;张玉霞;李祖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TOPV免疫强度与甲肝报告发病率变化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方法数据来自西安市1989-2003年疫情年报资料,应用x2、rs、RR等方法处理数据.结果自1993年实施TOPV强化免疫后甲肝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I=10,P<0.01),与TOPV免疫强度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rs=-1.000),但以扫荡式强化下降幅度为显著(x2=322.3736,P<0.001),经分组比较:年龄组下降以接种组(0~47月龄)为显著(x2=1217.6138,P<0.001),职业组下降以散居儿童显著(x2=340.8883,P<0.001);强化服苗后季节发病亦有显著变化(x2=251.5852,P<0.001).结论在西安市未实施甲肝疫苗普种出现发病率明显下降可能与1993年以来TOPV强化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肠道病毒间干扰作用有关.
作者:解顺堂;刘仙;谢红生;杨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与传播因素的广泛性,多年来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率居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前1~2位,成为影响舟山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作者:吴金华;蒲柳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亚硫酸盐是广泛用于干果蔬类食品的添加剂之一,可以达到漂白、防腐、防霉、防虫的目的.据文献报道,人体摄入少量亚硫酸盐(1g/d)时,在体内迅速被氧化成硫酸盐排出,不出现任何反应.但每天摄取量达到4~6g时,则引起胃肠及肝脏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损害作用.长期慢性作用还可引起头痛等症状.
作者:齐兴娟;聂晶;周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3年7月16日,山东省昌邑市一农村的5名居民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动物实验及蕈类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褐鳞小伞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付延琨;戚凤友;韩同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中毒组)分别于住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水平,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毒组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7天cTn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住院第1天、第3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住院第7天,CK和AST降至正常水平,但CK-MB、LDH和α-HBDH仍高于对照组,均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和<0.05).结论急性甲胺磷中毒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cTnT和心肌酶水平测定对判断急性甲胺磷中毒是否有心肌损害有重要价值.
作者:雷后兴;周杰林;雷文芬;吴静;樊慧苏;樊必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通过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以探讨参加者提供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6个月随访中,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进入队列的333名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73.3%(244/333).28.5%(95/333)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联系信息.提供虚假联系信息的参加者6个月回访率(44.2%)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84.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发现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OR,6.99;95% CI 4.05-12.07)和民族(OR,2.15;95%CI,1.24-3.75)对队列保持率有影响.结论需进一步研究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原因,分析其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
作者:周枫;卿烈静;阮玉华;朱玉;刘石柱;何益新;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宾馆与企业中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情况,我们在不同层次的企业与宾馆中随机抽取5家单位,用统一编制的问卷对601名非永康籍的外来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徐晓燕;方新艳;鲍巍巍;徐芬连;楼飞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用疫苗预防疾病是经济有效的手段.湛江市是个老疫区,儿童计划免疫已经进行二十多年,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已告一个段落.为评价其预防效果,找出延续计划免疫到免疫规划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湛江市二十多年计划免疫针对疾病控制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治玲;何琼芬;赖彩平;杨月明;吴传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制鞋业中一般易导致苯中毒发生,但以混合溶剂引发职业中毒致死,尚少报道.2004年元月2日,温岭市卫生监督所接到市卫生局关于江西籍4位民工因在本市一家鞋业加工场务工,发生疑似职业中毒,其中2名因救治无效死亡的报告后,立即开展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沈心钿;陈兆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河源市市直属中小学视力情况,探索其视力低下发展规律,并为做好学生视力保护、预防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家统一的学生视力检测方法和要求,对该市市直属中小学进行了一次视力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伤寒、副伤寒(以下简称伤寒)是汉川市高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其发病水平曾居全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的首位,近19年来,通过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发病得到控制,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将汉川市1985-2003年伤寒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念祥;余德华;余新友;吴祥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4年7月,临海市市区两个游泳池的游泳人员相继出现了较多的持续发热伴咽和/或结膜充血病人,为查明原因,确定流行范围和强度,探索其与游泳的关系,我们在市区展开调查,抽取169名儿童进行队列研究,证实为11型腺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结膜热,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史远;周云娇;尹月英;徐建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慈溪市职业病危害分布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更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我们对2003年度慈溪市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了回顾和整理.结果如下.
作者:余连锋;郑国冲;余迪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居化学性食物中毒之首,如何认定有其实际意义.大同市10 d连续发生3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在认定上存在较大分歧,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王晋;张丽凤;崔少英;马恒有;高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媒生物等进行同步监测.结果年均监测人口370 469人,年均出生率为8.31‰o,死亡率为5.66‰,婴儿死亡率11.90‰,人口自然增长年均率为2.67‰,人群期望寿命为74.89岁.居民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7.64/10万~705.32/10万;地氟病仅见于奉节县,阳性率为33.50%;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年均为11.92%.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鼠密度平均为4.84%,室内为4.60%,室外为4.99%.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1%.人房蚊密度为49.35只/间·人工小时,畜圈为143.81只/间·人工小时.结论三峡库区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传染病不再是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历年的发病率比重庆市常规疫情高,地氟病仅见于奉节监测点,地甲病属中等偏低病区.每年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散在发生.
作者:汪新丽;王伟军;吴国辉;毛德强;苏培学;韩力苏;陈亚林;贾庆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