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英;侯彦强;李柏青
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在人群中数量较多,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一种传播源.为了解我县人群HBsAg携带感染的情况,笔者对部分机关、学校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现作报道.
作者: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方法:40例患儿应用阿米卡星8 mg@kg-1@d-1后5~7天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部分停药后7~10天复查尿β2-MG.结果:24例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停药后17/19例恢复正常.结论: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主要是损害肾小管重吸收,常规剂量的影响是可逆的.
作者:谢同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扩散(SRID)法、酵母花环法检测65例食管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与放疗前相比,总T细胞(CD3+)无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上升(放疔后3个月时)(P<0.05);CD4+/CD8+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一直延续到放疗后6个月(P<0.01);与放疗前比较,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C3bICR)无明显变化.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调节功能紊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宿主对抗肿瘤的功能,放疗的同时就增加免疫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作者:王颖杰;卢杨;吕美荣;王凤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ENA多肽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送检血清304份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IBT)进行ENA多肽抗体检测.结果:各科送检样本均有阳性出现,总检出率34.9%,其中以女性31~60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且风湿病患者检出一项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1.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36.4%、进展期硬皮病(PSS)60%、干燥综合征(SS)94.7%、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00%、类风湿关节炎(RA)21.4%,阳性率较高.结论: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免疫印迹法具有快速特异、重复性强、临床符合率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吴江;时会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26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心功能损害24例;再出血3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颅内感染5例;机体内环境失调22例;其他4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应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26岁.孕40周,因下腹阵痛5 h于1999年9月16日下午4时人院.查体:T36.2℃,P 80次/分,R20次/分,BP 105/60 mmHg.心肺(-),腹膨隆.腹围102 cm,宫高32 cm,胎位ROT,胎心率140次/分.肛诊:子宫口开1指尖,先露棘平.入院诊断:1胎0产,40周孕ROT待产.入院后28 h因枕后位、潜伏期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在局麻下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作者:郑小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掌握乳腺癌前病变病理诊断标准,在日常外检业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分类及诊断标准作一综述.1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病理学上一般把某些在组织形态学上有一定程度异型或增生活跃,经随访有一部分发展成癌的乳腺增生性疾病称为乳腺癌前病变.WHO规定发展成恶性可能超过20%的各种病变属癌前病变[1].不典型增生是确切的癌前病变.
作者:王欣;谢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ng,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逐渐下降,中间型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年3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IMS患者16例,现作一分析.
作者:戴光华;姚海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肌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尿酸与血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380,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识别.
作者:郦忆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硫贲妥钠静脉诱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40例择期全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异丙酚组:诱导时以25 mg/kg异丙酚静脉注射;硫贲妥钠组:以5 mg/kg硫贲妥钠静脉注射,分别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诱导后血压有一过性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硫贲妥钠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增加明显,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诱导插管与硫贲妥钠相比,前者对心血管的反应轻微.
作者:唐怡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对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20项NBNA评分,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第5~7天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0.01和P<0.005);第12~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P<0.005);第24~2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P<0.005).第4周头颅CT检查9例异常者,NBNA均低于35分(P<0.005),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动态NBNA评分有助于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韩旻;袁建强;孔宪珍;郑利华;叶晓琴;李社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性,28岁.反复左上腹部疼痛1年,加剧5天人院.近年来间断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有时伴有黑便.给予口服抗酸及胃黏膜保护剂后缓解.查体:T36℃,BP 105/75mmHg.一般情况尚可.左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饱满,似可扪及肿块,但边界不清,稍有压痛.
作者:周浩;任哲夫;徐根全;葛思群;陈雅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的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用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素(IM)刺激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分子的分泌,37℃、5%CO2培养5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核分枝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活化PBMC,增殖培养10天后获得较高比例的γδT细胞,用PMA和IM活化γδT细胞,检测γδT细胞内的IL-2.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后γδT细胞内IL-2检测获得良好的结果,阳性率可达45.68%.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能很好地检测γδT细胞单个细胞水平上细胞因子的产生,是研究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彦强;吴俊英;胡建国;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先安(葡甲胺cAMP)是环腺苷酸药物的换代产品,具有独特的强心、抗心律失常作用.其药理作用稳定,副作用少,毒性低.本文收集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附属第一医院近3年来4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心先安治疗,效果良好,现作报道.
作者:朱龚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31例患者施行神经血管减压术,采用局麻耳后切口乙状窦后入路行神经血管减压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疼痛完全消失,近期有效率达100%.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面部痛觉、温觉正常.结论: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五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资料,对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按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1例;切口感染8例,并发空肠瘘1例.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术式的选择与明确诊断时间有关.
作者: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探讨血糖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查被检测者472例.采用袖带法测量血压,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比色法测定血糖.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4.62%,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血糖总患病率为9.96%,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总患病率为2.97%,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和血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69例高血压者血压与血糖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47例高血糖者和1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者的血糖与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较高,血糖与血压呈正相关.
作者:严玉兰;荣光生;李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MIP(MMC+IFO+DDP)方案与MVP(MMC+VDS+DD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分别用MI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结果:MIP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47.4%和40.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分别为68.4%和63.6%(P>0.05),无其它严重毒性反应.结论:MIP和MV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
作者:詹必红;陶雄飞;申传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石街形成的方法.方法:口服补液,插管冲洗,双J管引流,应用解痉、止痛、利尿剂,低能量碎石.结果:ESWL配合辅助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08例,仅2例石街形成.结论:辅助技术是预防ESWL石街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后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3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45),术后不用硬膜外镇痛;B组(n=45),用硬膜外镇痛,不用恩丹西酮;C组(n=45),硬膜外镇痛加恩丹西酮.比较B、C两组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较A、B组显著降低(P<0.005),B、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中曲马多硬膜外镇痛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硬膜外镇痛中加入恩丹西酮,可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程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