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熙;靳丽杰;陶蕴芬
目的:评价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有无副作用.方法:对52例颅内压增高患者用甘油氯化钠降低颅内压,与44例用甘油果糖及32例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进行比较,通过颅内压监测仪观察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注射甘油氯化钠后1.05±0.23 h颅内压开始下降,2.32±0.36 h作用达到高峰,持续5.25±1.42 h;无反跳现象,对肾功能影响小,无溶血现象.结论: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亚急性颅内压增高、高龄患者及肾功能有损害者.
作者:于振国;娄飞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白内障及玻璃体混浊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及玻璃体切割术的可行性.方法:10例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混浊,均行一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放及玻璃体切除三联手术.结果:一期手术者,术后随访3~12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可减少某些手术并发症,尤其是减少玻璃体填充物对角膜的直接损害,因而视力不同程度地提高.
作者:秦梅;郭柳峰;李韵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膀胱肿瘤与子宫及卵巢肿瘤虽同位于盆腔,因其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临床上相互误诊较少见.我院于1999年 1月及5月份分别误诊1例,现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徐运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及可塑性较好的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随访0.5~2年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角针可塑性较好,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稳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
作者:司长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9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输液瓶代替搪瓷灌肠筒,用一次性输血器代替橡胶管进行灌肠,操作简便、可行,现予介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用一容量为500 ml的生理盐水的空输液瓶开启瓶塞,用自来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备用,瓶塞用器械液浸泡 30 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备用.
作者:解萍;陈幼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气测定的采血部位.方法:对生后2~10天新生儿桡动脉血、股静脉血、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进行血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血与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除PaO2和SaO2(P<0.01)外,其它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与股静脉血中pH、PaO2、SaO2及HCO-3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静脉血代替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其结果不可靠.
作者:王秀英;王琳;席康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由肛门送入药液,保留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又避免药物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本文着重总结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启芳;何淑燕;徐贵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84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症肝炎加肝硬化及肝癌组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对照组及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赵久法;崔琢;王淑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1981年首先发现于美国,迄今遍布全球.截至1999年12月底,全球仍存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已达3 360万人,分布于2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因AIDS而死亡的人数已达1 630万人.
作者:刘德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点.方法:对98例乳腺癌肿大的淋巴结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其部位、大小、形状、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76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二维声像图以长径≥7 mm、形态似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呈均匀低回声为标准,其准确性90.8%(69/76);彩色多普勒显示淋巴结内部及周边数个点状斑片状血流信号,肿大淋巴结均血流丰富,准确性84.2%(64/76).结论: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结合检查可提高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作者:陈晞;孙医学;尹正银;谢广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肝前间隙在正常情况下因其解剖位置,一般不会存留积液,但特殊情况下则可形成局部包裹性积液,易引起误诊.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此病2例,兹作报道.
作者:王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慢乙肝加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慢乙肝加戊肝(20例)与单纯急性戊肝(20例)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结果:慢乙肝加戊肝后黄疸的发生率、白蛋白/球蛋白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显著下降等均较单纯急性戊肝组显著(P<0.05~P<0.005).结论:慢性乙肝重叠感染急性戊肝后肝功能损害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作者:赵守松;刘雪燕;高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性,49岁,上海人.1999年3月26日因活动后胸闷气急加重伴一过性肢体无力入院.患者7岁时发现有心脏杂音.43岁(1993年)时出现乏力,活动后气急.症状逐年加重,发现室性期前收缩.1994年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长期口服倍它乐克(12.5~25 mg,每天2次)及美西律治疗.患者3个弟妹及女儿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均为肥厚性心肌病.其一妹出现症状后半年死亡,时年35岁.其余弟妹尚无症状.其女儿17岁时在一次登五楼后猝死.
作者:赵建荣;周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96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NCCLS标准分析、质控.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增加,尤以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加明显(P<0.05~P<0.005).医院内感染分离株的耐药性比院外感染分离株高(P<0.01~P<0.005).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存在着多重耐药现象.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对头孢他啶耐药菌株的增加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存在,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穆新林;何礼贤;周春妹;周昭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患者并发的间歇性、汹涌鼻衄,进行性、不可逆性视力下降进行护理分析.掌握颈动脉压迫试验,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防治,熟悉介入栓塞程序,有效配合手术全过程,术后密切注射颅内供血状况及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颅内水肿.结果:有1例介入栓塞患者假性动脉瘤闭塞,无再次鼻衄发生.结论:护理的密切配合是高科技、高难度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夏佩燕;陈利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之日起给予亚硒酸钠,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硒、肝细胞膜流动性、肝细胞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亚硒酸钠抗氧化损伤可显著保护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免受损伤,减轻肝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亚硒酸钠抗肝氧化损伤能够预防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赵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黄疸,采用自制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技术行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结果:38例均顺利置管,操作过程平稳.术后1周患者黄疸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血清胆红素下降60~150 μmol/L,平均下降110 μmol/L.无1例出现内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引流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新型PTCD针是胆管穿刺引流的良好器具,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会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转开腹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LC中转开腹31例.结果:手术野出血12例,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区严重粘连11例,胆囊管未夹闭2例,肝外胆管损伤2例,穿刺套管针损伤肠管、肠系膜2例,合并胃溃疡1例,肝硬化疑有癌变者1例.结论:通过LC医师操作逐渐熟练由主观原因造成的中转开腹可减少,而由客观因素需开腹的病例不可强行LC.
作者:崔培元;刘健;刘付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简便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将红细胞裂解后离心检测,建立PCR法、直接培养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溶血离心涂片法和滴片法.结果:13例肺结核和25例肺癌患者中,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的阳性数为8例中3例和11例中3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直接培养法总阳性率为17.65%,溶血离心涂片法、溶血离心培养法、滴片法的总阳性率分别为9.52%、41.18%和58.82%;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以L型为主,表现为抗酸或非抗酸.结论:肺结核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存在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并以L型为主;溶血离心培养法和滴片法结合免疫酶染色可常规用于检测血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
作者:朱明利;张元和;李明君;黄礼年;王恩举;林特夫;姚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8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腺瘤60例、甲状腺癌22例,进行声像图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以混合性回声为主,占48.3%.恶性肿瘤以实质性低回声为主,占63.6%.肿瘤内伴有砂粒状钙化灶.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学珍;苏兰;朱长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