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孙荣
目的:总结大剂量甲泼尼龙(MPPT) 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1~2个疗程MPPT和IVIG交替冲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整体化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迅速缓解和改善,用药过程中发生心动过缓和ECG改变及精神异常各1例,由于及时处理,并不妨碍临床用药.结论:MPPT和IVIG是一种针对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在用药期间加强责任心、贯彻整体化护理制度可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梅;孙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风疹多见于儿童,成人或青年人发病者较少.2000年4月,安徽财贸学院大学生中发生了一起风疹暴发流行.经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在短时期内疫情得到控制,现作报道.
作者:何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内血肿的经验 .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清除15例脑内血肿,总结手术指征、手术要点和疗效 .选择病例具有以下特点:病因为外伤或高血压;手术时间为发病后5~36 h;无脑疝、深昏迷及脑中线结构移位>1.0 cm者.手术要点:术前精确定位;熟悉镜像特征;手术原则为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和减少出血.结果:治愈14例,1例术前即出现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全组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6例偏瘫有所恢复.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内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其要求是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掌握神经内镜的操作方法及清除脑内血肿的基本原则.
作者:张少军;杨百春;苏贺先;娄飞云;马骏;刘长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性,58岁.弥漫性腹痛18 h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上腹痛病史10余年.本次发病前曾自服阿司匹林及激素类药物.查体:神清、痛苦面容、板状腹, 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腹部X线:双侧膈下大量游离气体.入院诊断: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胆汁样脓性液体约2 500 ml,胃窦部前壁穿孔直径1 cm,十二指肠球部前、侧壁以及与降部交界处共有3处直径1 cm穿孔.遂行十二指肠球部造瘘加胃空肠吻合术,胃管置入输入段、输出段置营养管1根.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胃管每天引流量约300 ml,造瘘管每天引流量约500 ml.术后第4天行营养管流质饮食,第12天经口流质饮食,第3周拔造瘘管,术后20天痊愈出院.随访1年,饮食正常,未再出现上腹部疼痛.
作者:韩孔启;李克付;邢书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改良左进胸颈部吻合术的经验.方法:对61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手术入路、吻合方法进行改良,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早期流质管饲等.结果:术后并发症10例,无死亡.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5例;肺部并发症 2例;喉返神经麻痹7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手术入路改进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操作简单;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早期流质管饲,可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补充营养;该方法是切除食管中上段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以尧;周晓;李亚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急性心律失常的34.6%[1].Af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且男性较女性更常见.50~ 59岁年龄组Af发生率约0.5%,而80~89岁年龄组高达8.8%[2].A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卒中和心脏病病死率.本文就新近对有关Af药物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1 以3P分类确立治疗对策既往Af分类混杂,对指导治疗缺乏针对性,而目前公认3P分类具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3,4].3P即指阵发性(paroxymal)、持续性(persistent)和永久性(permanent),3P 分类可作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确切的对策.
作者:周育夫;王雪胜;王受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摘除术中玻璃体脱出原因.方法:对235例249眼行显微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33眼玻璃体脱出,发生于术中抽吸皮质时占51.5%,发生于娩核时占 27.3%,由于玻璃体腔压力增高占21.2%.结论:玻璃体脱出绝大部分与术者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提高手术技巧,术前准备充分,可以预防和减少此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帮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工作中有时难免出现误诊.1993~1998年,我院误诊5例宫外孕,现作报道. 例1,32岁.因腹痛1天、腹泻2次拟急性胃肠炎于1993年6月收入内科治疗.月经周期正常, 无停经史,现为月经期第4天,量不多,放节育环7年.体检:神清,轻度贫血貌.BP 100/6 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6次/分,律齐,Hb 86 g/L;入院第2天患者主诉腹痛加剧,伴头晕,且有肛门坠胀感.查体:神清,贫血貌,BP 70/50 mmHg,尿妊娠试验阳性,Hb 50 g/L,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2 000 ml,于积血中找到绒毛.病理诊断:右侧输卵管峡部妊娠.
作者:陈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A组(60例)术前腹腔化疗2~3次,静脉化疗2个疗程结束后3周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继续化疗.B组(62例)首先减灭术,术后行腹腔化疗和静脉化疗.每组6~ 8个疗程,药物为环磷酰胺、阿霉素和顺铂.结果:A、B两组总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和43.55%(P<0.05).减灭术理想的A、B组5年生存率为31.58%和57.14%(P<0.05);减灭术不理想的A、B组5 年生存率为13.64%和15.00%(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先手术后化疗比先化疗消除腹水后手术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李燕华;王文福;孙蕊;马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在头颈肿瘤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头颈肿瘤患者采用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2.5%和 50.0%.结论: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易于掌握等优点.
作者:马永业;朱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彩色超声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和肌瘤血流RI.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治疗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6.79±12.78 )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28±14.15)%,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RI明显增高(P<0.001) ,肌瘤内部血流明显减少.结论:米非司酮是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可明显增加子宫动脉血流R I,从而减少肌瘤内血供.
作者:任秀萍;杨岫臣;李松年;徐永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和耐药性测定,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对21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ESBL检测采用双纸片扩散法.结果:211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者25株,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较有效抗菌药物.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几乎全部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也较高,而呋喃妥因耐药率相对较低,亚胺培南则全部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者检出率较高(11.8%),产ESBL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十分严重.
作者:陈安彬;张明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肺叶切除术后6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10例,胸部严重外伤6例.救治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给予呼吸支持及结果:抢救成功18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结论:ARDS确诊后,应尽早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包括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等方法.
作者:徐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慢性肺心病并发持续快速房颤的患者,口服地尔硫 (艹卓)30~60 mg ,每天3次,10天1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心率、症状及心电图等改变.结果: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分别为124.5±8.8次/分和91.4±14.4次/分,心室率下降达-33.2±12.5次/分(P<0.01);有效率为81.8%,9例患者的哮喘及心功能都有一定程度改善.7例伴有ST-T改变的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ST段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地尔硫(艹卓)治疗肺心病并发房颤较为有效.
作者:李志强;陈力生;陆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CO2激光(以下称激光 )、电熨和电熨加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子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205例子宫颈炎患者分激光组、电熨组、电熨加激光联合组三种治疗方法,观察各组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三种方法均能使子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激光组治愈5 4例,好转6例,无效2例;电熨组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1例;联合治疗组治愈93例 ,好转1例,无效0例.三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电熨加激光术联合应用治疗子宫颈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
作者:刘靖;邢惠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 SP)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资料完整的病理切片,部分做粘液、网状纤维特殊染色的形态学观察.结果:病变主要发生在躯干,复发率为25.0%.DFSP-MX型占18.8%,DFSP -FS型占12.5%,并见1例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结论:DFSP各型组织形态多样,需多做切片寻找典型结构,或辅以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明确诊断.
作者:焦福兰;孟宪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新生儿自发性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右半结肠穿孔2 例行修补术,左半结肠穿孔4例行双腔襻式造瘘.结果:2例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另4例存活.结论:手术以双腔造瘘即时开放为宜,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庄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2000年6月因NS住院合并感染的33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59例慢性肾炎相比较.结果:NS合并感染率为51.6%,高于慢性肾炎合并感染率30.5%(P<0. 05).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培养阴性率分别为27.3%和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易并发感染,以多器官、多系统常见,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
作者:张燕;陈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 corona ry angioplasty,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CS),是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点;但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其术前护理及术后严密监护、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于1999年6月以来开展此项技术,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陶治荣;王少芳;卜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笔者对175名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心电图观察并作分析,现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选择本市轧钢厂、玻璃厂高温作业工人175名. 男130名,女45名;年龄25~50岁,工龄2~25年.对照组:同单位不接触高温作业的行政人员,男130名,女45名;其年龄、工龄分布与观察组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剔除既往有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者.
作者:黄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